交通安全探討:將「車種分流」改成「車向分流」會更安全嗎?

文字-A A +A

將「車種分流」改成「車向分流」會更安全嗎?
車向分流,路口確實更安全,但為了靠左靠右,車輛都提前在車道交錯,導致車道更亂、衝突驟增。

「左轉靠左,右轉靠右」,似乎只提到「路口轉彎」問題,因為左側或右側車道,不可能只提供給左轉或右轉車專用,因此更具體的執行方案或主張為何?需要一併提出,否則恐顧此失彼!
針對「車向分流」表面字義,我的理解與疑義如下,希望大家一起集思廣益,到底如何根本改善整體的交通安全~

 

一、「車向分流」真的能改善問題嗎?

1.不論怎麼走,都有衝突點:
車種分流:當採取現行的規則(車種分流),其衝突點主要發生在「路口」,原因是「汽車駕駛搶先右轉」,或未依規定先進入機慢車道,再行右轉。
車向分流:當採行車向分流(左轉靠左、右轉靠右),路口看起來沒有衝突點,但實際上,車輛要左轉或右轉,都必須經過「提前切換車道」,意思就是「整個車道都是衝突點」(因為衝突點更多、想轉就轉的人也多,同時車道充滿機車時,其安全間隔更小,危險更大,車禍就會更多)。

2.快車道若全面開放機車行駛,死傷將更加慘重:
原本汽車行駛快車道就有大小碰撞,但大多只有車損,不會造成受傷。
機車同樣也會有碰撞發生在機慢車道(當然得究責不當規劃與占用違停問題),但因為車速較慢、機車之間的碰撞,因此受傷程度比較輕微。
但機車若行駛快車道,只要輕微擦撞就會摔車,一旦摔車,加上快車道行駛車速快、大型車視野死角、車體龐大,致使摔倒機車騎士傷亡更加嚴重。
其中特別是大部分駕駛人缺乏「安全駕駛能力」、「違規亂竄」等普遍存在問題,全面開放機車行駛內側快車道,將讓死傷攀升是必然結果。
PS.部分的騎士確實可以掌握騎車技巧、熟知路況,所以可以預見危險而加以避開,但絕大部分的汽機車駕駛,並沒有這樣的認知與能力,所以若不先改善「駕駛交通素養」,提升「安全駕駛」能力,將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3.當今「交通亂象」才是問題:
車向分流,路口確實更安全,但為了靠左靠右,車輛都提前在車道交錯,導致車道更亂、衝突驟增。
不論是過去政府不斷累積不同的政策或見解,以致更多新的觀點作為規劃設置了新的交通設施,結果讓交通變得更加複雜,難以遵行,因此「交通亂象」問題的根本解決是「重整交通亂象」,而非「擴增某族群路權」,一旦「程序錯誤」(先試辦單一族群路權,忽略整體影響,恐怕在實施後發覺交通亂象仍在,同時又引發其他族群抗爭,結果是否更加失控?)

4.應整體考量,避免顧此失彼:
未來「大小車」勢必造成反彈,然後必定提出新的主張,加上客運、貨運及汽車都分別有龐大的族群,是否到時又得再重新更改政策與設施,結果又得浪費財政預算與社會資源,再將政策重新調整制定?所以問題必須「整體考量」而非只重視某些族群,忽略尚未提出意見族群或弱勢族群。

5.改革輕重緩急,避免程序錯誤:
當今問題是舊體制、就規劃與設施,加上人民缺乏「交通素養」所致,因此最關鍵要改善的是這些根本,而不是單純考量部分缺失(恐導致頭痛醫頭的惡性循環),若只處理表面問題,導致先實施或試辦,結果將導致人民交通認知仍不足情況下,將面臨新舊政策一起更加混亂的環境,最終新舊衝突在所難免,而這樣「程序錯誤」將導致難以挽回的狀況。按理應先把根基紮穩,確保全民熟悉「交通安全規則」(交通基本法,駕駛人應遵守的交通法規,確保交通安全的規定),加上「安全駕駛/防禦駕駛」也就是教導駕駛人應預防危險與違規行為發生,同時遵守並禮讓優先路權。之後針對特定交通缺失(交通陷阱)作為首要先行改善,然後再逐步落實其他交通缺失改善。

6.不該亂扣帽子、或錯誤歸咎原因:
大多車禍主因是「交通違規」,不去改善違規,提升交通素養,卻怪罪「車種分流」,不但沒有根本解決問題,若貿然實施「車向分流」,恐怕徒增交通亂象,造成更多嚴重死傷。
當錯誤歸咎原因,車禍並不會減少,甚至可能增加!若錯誤媒體報導,影響政府與大眾認知,最終車禍不但難以降低,恐怕因為掩蓋事實,導致錯誤政策,進而造成更多無辜生命被犧牲。
新聞錯誤報導為例:待轉變待撞!取消兩段左轉後 事故少4成 (2020/06/22)
交通局澄清:開放內側車道機車行駛 僅限單向二車道路段 (2020/08/28)
PS.不去教育與導正人民的「交通素養」,如同「愚民政策」,人民將一直對交通法規一知半解,一個對交通不了解的人,怎可能遵守交通,又怎能禮讓他人,所以交通只會更亂~也就是「交通素養」就像「交通語言」,不懂語言又怎能理解交通規則?如何辨識交通規範?而且交通規範還不只幾條,而是超過上百條規定,連簡單幾條都講不清、學不會、做不好,如何期待人民了解交通規範,又如何遵守規範?其中問題在交通法規太多雜,加上交通環境與狀況複雜,所以首先要先釐清整理,才能提出一個更容易被理解與學習的交通政策,也才能讓大部分的人對交通有更深層的認知,否則交通只能是學者或特定人士的研究,而難以廣泛作為人民參與的交通。

 

二、建立交通智庫、專責推展平台與改善行動:
2023.10.18 在立法院舉辦「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 公聽會」,從公聽會紀錄影片可以聽到,過去鮮少聽過的「深度探討與建議」,感謝這些關心交通界的學者、政府相關單位、民間熱心人士,因為他們熱心公益,真正用心關懷改善台灣交通安全,同時有深度與廣度,接下來就看後續如何整合,落實,別再停滯傳統思維運作,流於形式~
因此,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觀察,能夠更進一步、更多次探討,並持續下去,需要政府提供經費與資源,而不只是口號或口頭說支持而已。然後再將這些經驗與內容,化為行動,並透過網路與實體平台呈現,讓相關單位與大眾開始對「交通安全」有感,真正做好「全民交通」,而不只是政府交通部門的交通。

 

PS.相關探討與媒體報導參考(不代表作者立場)

立法院: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 公聽會 2023.10.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ezQMGP0zE

TVBS地球黃金線:一場死亡車禍引發論戰 車種分流.車向分流你怎看? 地球黃金線 201804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6gHD4veSro

華視新聞:「車種分流」全球獨有須打掉重練? 立委怒點台灣製造車禍主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Txtn_19tI

 

以上內容由公民記者 陳站長 高雄報導 2023/10/29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陳站長

回應陳品文:首先感謝您的回應,在有共識的部分,希望有關單位能積極改善,至於其他爭議點,我想需要釐清,以下是我長期觀察並想到的問題與改善意見(當然還有更多陳述或內容,還需更多補充與研究....)

一、關於大車右轉與直行車事故:
關於右轉車,特別是「大型車」有視線死角,因此發生事故機率倍增,所以大型車不只右轉是肇事關鍵,「看不到」才是最大關鍵。
大型車(轉彎車)跟機車(直行車),到哪裡都需要匯車、交錯,因此即使不在路口,也會在「道路之間」交互行駛,因此不能只看「路口」,而使「整條路」都將會是「衝突點」(事故點)。
更何況「大型車盲駛」才是大部分「車禍關鍵」,過去不斷呼籲,但大眾被洗腦,誤認為都是旁邊車輛未注意「內輪差」與「視野死角」,卻未改善「大型車盲駛」,以及「各種危險駕駛行為」(包含:超載、超速、起步不讓、右轉不讓.....)。
PS.大車也常會在車道上撞死或輾斃機車(與其他車輛),但只是因為發生地點不同而已。所以有關「肇事因素」,我只能說「調查形式化」,根本沒有「側錄駕駛人平常的駕駛行為」,因此該調查最後也沒辦法根本改善「大車盲駛」的問題,所以可以預期,將來仍會持續有大車肇事。(盲駛的大車,怎麼可能「看得到死角」?除非安裝視野輔助器,並確實訓練查看與使用,否則裝了也是白裝。)

如何驗證以上論點:
1.請追溯「砂石車」肇事前的駕駛行為(一個人會「危險駕駛」,通常不會只在肇事時才如此,而是長久以來都如此,只是肇事當時,另一方當事人無法閃避....)。
2.找出「有安裝視野輔助系統」之同型砂石車,在同樣情況下,比較「兩者安全差異」(很容易找出「肇事因素,且能根本改善未來再次肇事因素」,然而幾乎看不到,有哪個單位?道安會?交通部?交通學術研究所?從沒看過哪個單位,能提出並改善這點?至少發生砂石車肇事數十年來,沒有改善這點)
3.把砂石車「有裝與沒裝 視野輔助系統」用側錄與全景,從各角度「錄影紀錄」,就能輕易分析,視野輔助系統對「大型車行駛安全的重要性」。沒開過砂石車的那些交通官員,怎麼能體會砂石車的狀況,又怎能提出根本的解決對策?所以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停留在「大車視野死角」、「遠離大車」、「遠離內輪差」的宣導,然後就不管了,才會導致大車不斷發生事故.....。

二、機慢車道與外側右轉車道問題:
確實存在「嚴重缺失」,致使機慢車在外側車道直行,很容易與右轉車衝突,當然還包括其他違規或佔據機慢車道的問題。
目前仍需要相關單位研究,如何改善此一問題。

三、解禁機車行駛中間或其他車道:
特別提醒:大車視線死角,將造成駕駛「看不到機車」,因此車道間穿梭的機車,恐大量進入「視線死角」,所以要解禁機車行駛內側車道,務必先改善「大車視線死角」。
另外,不論是否解禁機車行駛內側車道,也應先確保「機車騎士安全駕駛、防禦駕駛、遵守法規」,因為這樣在內側車道時,才能確保自身安全,也能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當然也同樣要求汽車與大車駕駛改善)。
還有,也許先找特定路段或區域試辦,且試辦務必全程多角度錄影,並且請各界代表(包含汽車、大車等各界代表),共同參與及監督,讓改善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或「偏頗的族群觀點」,而是「整體考量」(其實許多政策與側施規劃,長久以來就沒有納入「各界代表」,以致規劃或問題層出不窮、不符實際需求。)
若未確保各族群參與、未考量整體,那麼將來推展「機車解禁行駛內側車道」,勢必引發其他汽車與大車衝突,日後必然再調整路權,最終只會更亂。

(影片)大車視野輔助系統安裝率已達99.6%,為何事故仍頻傳?|國會質詢|林俊憲 ( 2020.10.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W9UOSChoE

(影片)大車視野輔助系統裝設2年多,事故反而暴增近千件|林俊憲 (2021.03.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NAKUFG57s

(影片)撒3.3億開發「大車輔助系統」 今竟1輛都沒裝 (2023.10.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VLXNt_R10

2

加入時間: 2010.01.15

陳站長

加入時間: 2010.01.15
30則報導
15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成立「交通疫情指揮中心」提議,需要您附議

2021-11-24
瀏覽:
2,437
推:
6
回應:
0
6:50

台灣最大飛行場聚落(屏東勝利新村等導覽)

2018-03-29
瀏覽:
6,438
推:
45
回應:
0

高師大創校50周年回顧展

2017-11-03
瀏覽:
4,229
推:
53
回應:
0
2:24

銀髮族的開心農場參訪

2017-10-24
瀏覽:
6,013
推:
36
回應:
0

旅美回鄉~拍攝有故事的照片

2017-02-07
瀏覽:
3,499
推:
18
回應:
0

台灣最大鐵道模型館&出版簽書會分享

2016-12-05
瀏覽:
3,363
推:
63
回應:
0

顏逢郎用藝術表現對社會環境的關懷

2016-10-17
瀏覽:
3,581
推:
10
回應:
0
2:47

屏東縣「蘭花展」採訪報導

2016-05-19
瀏覽:
2,973
推:
16
回應:
0
3:16

阿忠再造甲仙願景~芋頭四兄弟

2015-07-14
瀏覽:
3,311
推:
14
回應:
0
2:32

阿忠再造甲仙的願景~漾廚房篇

2015-07-09
瀏覽:
8,028
推:
791
回應:
0

交通安全探討:將「車種分流」改成「車向分流」會更安全嗎?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553篇報導,共12,82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553篇報導

12,82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