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霧峰區原住民生活教育協進會於6日,在霧峰花東新村舉辦「101年度臺中市都市原住民阿美族傳統美食實務研習活動」,本活動由臺中市原民會推展原住民經濟活動補助計畫推動執行。目的在於大眾除了關注原鄉,在都市原住民的傳統美食經濟產業之開發,也能夠影響都會區飲食風格。
臺中市霧峰區原住民生活教育協進會於6日,在霧峰花東新村舉辦「101年度臺中市都市原住民阿美族傳統美食實務研習活動」,本活動由臺中市原民會推展原住民經濟活動補助計畫推動執行。目的在於大眾除了關注原鄉,在都市原住民的傳統美食經濟產業之開發,也能夠影響都會區飲食風格。
本次活動聘請兩位原住民美食老師,由本次辦理活動的協會理事長陳玉蘭女士,及花東新村居民孫秋美大姐,兩位都有合格的餐飲證照,對於阿美族的傳統美食駕輕就熟。陳理事長提到,本次活動主要是加強原漢飲食文化之交流,促進都市部落居民與族人的情感,培養原住民族人對傳統飲食文化的興趣與學習,更希望能夠鼓勵原住民族人參加政府有關餐飲、烹調等培訓課程,取得證照有利於自力更生,投入原住民傳統美食經濟產業之創新,帶動都市原住民風味餐飲產業的契機。
本次活動有別於以往的美食研習,為了配合原住民的生活習慣,學員們從教室移到廣場上進行研習,很多野菜對於原住民長者都是耳熟能詳的,主要是讓更多的年輕人,多多認識一些阿美族的傳統菜類,因為在原住民族的風味料理中,阿美族是擅長料理海鮮和野菜的民族,阿美族人能夠將多樣化的食材,料理成各種不同的美味。傳統阿美族人以小米、芋頭等穀物及根莖作物為主食,佐食則包含了野菜及魚肉,野菜的採集尤其廣泛,舉凡山蘇、過貓、山茼蒿、龍葵、刺莧、林投、樹豆、藤心等,都是阿美族人津津有味的佳肴。
原住民傳統的烹調技術簡單實用,阿美族除了生食外,多半以水煮及火烤食用,而採集或收成的食物,尤其是剩餘的肉類,運用日曬、薰燒或淹漬等方法加以儲藏。另外,小米等穀類則可釀成酒,供祭典等特殊場合飲用。隨著時代變遷,阿美族已普遍接受以稻米為主食,但嗜食野菜的風尚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廣被其他族群接受。此次參與研究的原住民族人,已經在都會區生活十多年,也早已將漢民族的飲食料理,融入在阿美族的菜餚之中,每到菜色都可以看見原漢的交融,亦是對於原住民美食的料理增加新意。
在臺中市的原住民朋友,離開原鄉部落來到都會區打拼生存,以阿美族人為最大群體,一併將傳統風味美食帶到都市,不只以慰鄉愁,更將原住民從自然界隨手可取得的食物來源,也適應都市的地理環境就地取材,成為都市阿美族主要食物的來源之一。這次的活動共有近百位人員共襄盛舉,多是族人的親朋好友,以及長期關心都市原住民的社會大眾,也期望下次亦能夠再品嚐原住民美食,令人垂涎三尺,回味無窮。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