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天燈文化
元宵節除了逛燈會,最廣為人知的活動就是放天燈了!但其實放天燈原本並不是祈福許願的儀式,那到底為什麼要放天燈,讓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則報導。
萬燈齊放是元宵節的重頭戲,每年吸引二十萬的遊客湧入平溪,希望求得一年的平安順遂,但一開始放天燈並非祈福的儀式,而是早期山間互相傳遞訊息的媒介。
當初他們來這邊開墾的時候常碰到一些土匪,那些老弱婦孺往山區裡跑,那以前沒有像現在有什麼大哥大、無線電沒有,就是用天燈,用放天燈的方式告訴他們說土匪已經走了,那後來的意義就是類似說我們把天燈寫上我們的心願,然後上達天聽這樣子,那變成一種祈福的活動。
在文創理念推行下,民間團體與政府合作,結合「一鄉一特色」的計畫,利用天燈文化來行銷平溪,為當地產業注入新希望。
在蘇貞昌當縣長的時候,他認為這個民俗文化非常有意義,所以說他當初推出一鄉鎮一特色,那這個天燈文化就代表平溪鄉的一個特色。
在觀光業蓬勃發展後,當地店家開始生產各種顏色的天燈,並賦予不同的意義,來凸顯自身特色,更為了一次滿足遊客的各種願望,進而發展出彩色天燈。
我們以前放天燈也是都在元宵節才放,但是因為現在遊客很多,變成說所以平常就是有天燈在放。
因為我看到在香港的朋友都來這裡放天燈,然後我們就過來許願,我選了一個粉紅色、紫色,還有我也選了四個顏色代表不同的意思。
寫滿願望的天燈緩緩升空,遊客們仰望歡呼,期盼上面的心願都能一一實現,這樣的信仰讓天燈有了新價值,更為一個山區小鎮帶來新希望。
淡江新聞 許嘉云 林品宏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