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巴拿馬運河計畫
一天八元,薪資調漲意義不大,但是薪資不調漲意義很大。
馬英九的巴拿馬運河計畫
真不敢相信,台灣真的是骨灰罈治國。
以前以為農業是落後的、科技才是進步的,所以有了重工輕農的錯誤政策。馬英九上任後,不但不改正錯誤還將尊科滅農當成統一大業的劇本,
台灣失去農業之後,主要糧食全靠中國,就像香港和中國的關係一樣,台灣將成為一個沒有品牌的『高科技低階加工廠』。國民黨的本質就是財團的蛔蟲,內外大家一起肥,從中國大陸至今都是不變的,否則哪來那麼多黨產。如今也證實被財團綁架,連一個月267元的月薪都不敢漲(一天八元)。綠黨前秘書長黃詠梅就說,一天八元,薪資調漲意義不大,但是薪資不調漲意義很大。
馬政府到處為財團強徵農地,開發科技園區、興建所謂的高科技工廠,所以勞動工資當然不能漲,還要將本勞外勞脫勾,廉價勞力不足之時,沒有語言障礙的中國勞工將順理成章進入台灣。 必須將台灣的一切壓低之後,兩岸差異減小,對中國的依存度提升,台灣民不聊生的情況下就會乖乖的用『以迎王師』的態度接受中國的救贖。陳揆在立法院表示,可以援引新加坡的例子研究廢除基本工資,這比基本工資不漲更可怕。偉大的人民祖國萬歲!
中國人經過文革洗禮,民情標悍,生存是唯一指導原則,台灣人哪是對手。中國十一長假,到處人山人海,遊樂區等得不耐煩就將售票亭給砸了。只要有二十萬中國勞工在台灣,他們以一當百,台灣就拱手淪陷了。
總統府大搬風那天,我就在臉書表示:有人說,『親中的路線顯然讓美國很擔心,所以需要金小刀來穩住美國』,很多政論節目和中時也當作親美表態,我不作如是觀。
馬英九的親中路線從現在開始才要公開的正步走,和中國的政治實質談判不可能不讓美國介入,所以整個交易是在美國進行。姓金的主導美中談判,當然不是談中美而是談台灣,然後將兩大國的決議訊息傳回給馬英九,在台灣執行。如此一來,賴幸媛雖然綠骨投靠,但仍是個有意見的人,這樣的的陸委會主委當然必須換掉,王郁琦只是個聽話的幌子,實質上陸委會連影子都沒有,他充其量不過是個信差。」。近日立法院的質詢更讓王郁琦露出馬腳,連中國政協主席、主導對台工作的賈慶林都不認得。就像派個不認識馬英九的小兵,到總統府去當警衛一樣荒唐。
這是我所判斷的『馬英九的巴拿馬運河計畫』,日後便見分曉。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2-10-05
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6%8B%BF%E9%A9%AC%E8%BF%90%E6%B2%B3
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á)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總長82公里,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該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
在太平洋一側有兩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有一座船閘。在大西洋一側的船閘有三層,高達21米,每扇有745噸重,但平衡相當好,只要30千瓦功率的電機即可驅動開合。船室長305米,寬33.5米,船隻在船閘中被提升26米,進入人工築壩攔截查格里河形成的嘎頓湖(加通湖或嘉頓湖),通過運河再經過一座單層船閘降到海拔16.5米,進入米拉弗洛湖,再經過一座雙層船閘降到海平面高度進入太平洋。每座船閘都是成對的,所以可以雙行,船隻在船閘中由軌道牽引機牽引行動。大西洋海面比太平洋海面高24釐米,並且潮汐較高。
因為查格里河在雨季有很大的洪水,都會流入運河。他的朋友艾菲爾建議他利用閘道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斯蒂文最後選擇了用船閘建造梯級運河的方案。郭達斯上校執行了這個方案,用一座大壩攔住查格里河,形成人工的嘎頓湖,大壩發電還可以為船閘提供必須的動力,湖水還為運河提供了一個幾乎達運河總長三分之一的「水橋」。
巴拿馬級最大規格
允許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舶的最大尺寸是:
長度:
總長(包括突起部):950英尺(289.56米)
例外:
o 集裝箱船和客船:965英尺(294.13米)
o 拖船駁船組合,硬性連接:總長900英尺(274.32米)
o 其他非自推進的船隻-拖船的組合:總長850英尺(259.08米)
寬度(船幅):
船殼板的外表面寬度:106英尺(32.31米)
一般例外:當在熱帶淡水中吃水小於37英尺(11.3米)時,107英尺(32.61米)。
深度(吃水):
在熱帶淡水中:39.5英尺(12.04米)
運河管理局用Gatun湖的淡水作為參考。水的鹽度和溫度的影響它的密度,從而影響船舶的吃水深度。在異常乾燥的季節,Gatun湖的水位低的時候,允許的最大吃水可能會減少。
高限:
從水線到船的最高點:190英尺(57.91米)
該限制也適用於運河南口的巴爾博亞港。例外:在巴爾博亞低水位通過時,205英尺(62.5米)也可通過。
通常所有的例外都必須在特別申請和調查後批准,並且受到限制。
載重:
巴拿馬級的貨輪通常可以載重65,000-80,000噸,但由於運河的吃水限度,其最大載貨量將限制在約52,500噸,其餘貨物將轉運。.[1]
最早提出開鑿中美洲地峽的運河可追溯到152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建議及早制定巴拿馬運河,可減少船舶往來的路徑。
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極大地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比繞合恩角縮短了1萬4千8百公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利用運河將航空母艦送去補充幾乎被毀滅的太平洋艦隊。航空母艦雖然能夠通過運河,但有需要先拆除航標,騰出航道。
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認為運河對美國的軍事和經濟意義都很重大,決定接過這個項目,在1903年和當時巴拿馬地區的主權國家哥倫比亞政府簽定了「海-艾蘭條約」,取得在巴拿馬開鑿運河的權力,但哥倫比亞議會不批准此條約。羅斯福派人和哥倫比亞反政府軍隊接觸,答應會幫助他們取得獨立,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宣佈獨立,美國軍艦在巴拿馬海域舉行「軍事演習」,哥倫比亞只得承認其獨立。為了報答美國,根據1903年11月18日和美國簽定的「海-布諾-瓦里拉條約」,美國以1千萬美元的代價,從1904年2月23日起對寬16.1公里的運河區取得了永久租借權。1904年美國以4000萬美元收購了法國的運河開發權,首要工作即是派遣昆蟲學家前往巴拿馬撲滅當地的蚊子。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