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COP18】未來的工作形態:綠色工作Green Job

2012/12/06 15:05
4,29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世界面對氣候變遷等環境問題時,會採用調適Adaptation及減緩Mitigation為因應之道,而綠色工作正是Adaptation調適性策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透過綠色經濟三大元素:「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經濟Economic」塑造出經濟和環境的可行性Viable;環境和社會的可接受性Bearable; 社會和經濟的可行性Equitable進而創造出永續發展之理想,而綠色工作成為了理想中的工作形式甚至可能是未來的工作基本訴求。

綠色工作曾被定義為:工作內容乃是為了解決氣候變遷,環境問題而存在,因此在環保署,能源局等公家機關任職或是進行環境教育相關的教職才是綠色工作。但是在氣候變遷這樣的議題中,問題範圍廣泛到無法僅由小眾解決,而是需要所有人共同解決,故這樣的定義就窄化了綠色工作。另一套說法是,如果能夠從所有工作之中找到綠色的本質 – 自然環境永續發展,則符合這樣條件的工作都能夠被定義成綠色工作,簡單來說也就是「在工作中導入綠色思維」。

*綠色工作的可行性,這不只是在「做好事!」

從私部門的角度來看,由超環境影響總體環境,自然的經濟環境甚至是產業環境便大受影響。若此時私部門在經營方針上能夠對環境變化作出改變,並準確地解決超環境帶來的問題,回應到環境需求就能夠創造出經濟利潤,何樂而不為? 例如:資訊服務供應商,可能很多人會想說資訊系統與環境有什麼關係?透過資訊系統可以整理分析出許多數據,應用在城市系統中,就能夠有效改善塞車情況,或城市汙染程度,甚至是企業在水資源的使用效率上,皆能有顯著效益。若能夠與當地政府進行合作,是否可能整個當地或國家都會依賴該資訊服務商進而創造出巨額經濟利潤也解決社會和環境需求?

*綠色工作者需要什麼?

如果有這種能夠做好事又能夠賺錢的工作誰不想做?話雖如此,在找到巨大的綠色經濟機會之前,從事的綠色工作熱情能夠持續多久?如果很多人同時都在進行綠色工作的話,那誘因是否就消失了呢? 在工作特徵模型(JCM, Job Characteristic Model:工作重要性Task Significance,技能多樣性Job Variety,任務完整性Task Identity,自主性Autonomy,回饋性Feedback)中,我們可以知道員工對於工作的心理狀態與成果績效關係。

透過綠色工作重要性(解決環境問題),技能多樣性(多重專業跨界結合),任務完整性(完整投入解決氣候變遷問題過程)能夠使綠色工作者感受到工作意義,並經由自主性高和回饋性強的綠色工作強化責任感及內在工作激勵。也就是說在乎環境議題的綠色工作者主要的激勵來源是:透過著手進行改善,見證自己能力的成長,和發現更多志同道合夥伴的加入合作,使群體意識提升。

2013年的北半球Focal Point當選人Jamie Peters曾在英國政府機關對青年進行環境教育的工作。談起過去的經驗他說道,一開始也是什麼都不懂氣候變遷,直到接觸到環境工程課程的時候才發現這是多麼的重要,而且多麼的急迫。最根本的就是從基礎教育做起,而且要將綠色經驗技能導入在所有不同層級的教育系統中,透過啓發使學齡兒童瞭解環境保護,之後發展環境保護的技能。藉由教育步步引導青年成為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之一。

圖job:台灣青年氣候聯盟與英國青年氣候聯盟(UKYCC)針對綠色工作的分享,舉行mini-side event。由左至右分別為:2012年Focal Point MJ、台青年賴柏宏,張良伊、英國青年Sarah)

從事氣候變遷,永續環境工作者其實並非高道德標準的表現,表面上看似在救環境救地球,實際上其實是自救!隨者環保意識的高漲,國際規範標準嚴格,企業CSR競爭策略…等,使企業對於綠色技能的需求提高,使綠色工作有可能隨著時間變化而成為未來的基本工作形態,屆時還會有綠色工作一詞嗎?

更多COP18資訊,請鎖定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COP18專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