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堤溼地」也有「黑臉鵐、黃小鷺」
【榕樹學堂訊】人與自然對話,環境權才能實現;而對話的開始,就是從近處,開始生態調查及記錄,瞭解它們後,再來談週遭生態保育,或許才是根本之道。
所以,榕樹學堂以這個原則為中心,開始了「內湖四期帶狀公園」、「汐止明峰街」、「秀峰之肺」、「內湖高工」、「三民國中」、「八里左岸」、「紅樹林捷運站紅樹林步道」、「高雄燕巢義大醫院」、「高雄燕巢兒二公園」、「建國北路榮星花園」、「寶湖樹木銀行(位於內湖四期帶狀公園前、民權東路6段210巷與206巷間)」、「湖聖公園(位於民權東路6段123巷20弄底)」、「游美公園(位於民權東路6段210巷143弄)」、「北投公園(含附近的兒童公園、新北投捷運站後方公園)」、「淡水捷運站」、「大湖公園」、「碧湖公園」、「汐止圖書館」、「大安森林公園」、「五股溼地」、「蘆堤溼地」、「關渡自行車道」、「觀山公園」、「桃園八德思源公園(含附近農田)」、「圓山公園」、「長壽公園(位於圓山大飯店後方)」、「金龍湖(汐止區)」、「台大醉月湖」、「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北植物園」、「新北市政府廣場」等地區的生態調查及記錄。
102年1月20日,我們來到「八里左岸0.6k-4.1k」、「五股溼地」及「蘆堤溼地」;在「八里左岸0.6k-4.1k」、「五股溼地」及「蘆堤溼地」發現了,之前所發現的紅尾伯勞、喜鵲、灰鶺鴒、八哥、珠頸斑鳩、大白鷺、小白鷺、磯鷸(http://www.peopo.org/news/106516)、環頸鴴、(http://www.peopo.org/news/106919)、青足鷸(http://www.peopo.org/news/106786)等動物外,另外在「八里左岸0.6k-4.1k」發現了「兩隻可愛的螃蟹」,「蘆堤溼地」則有「黃小鷺」(原來「蘆堤溼地」,還有「黃小鷺」),至於「黑臉鵐」,則在12月份發現,於1月24日始確認,爰一併介紹給大家。
圖/胡綺萱、楊春吉
一、黃小鷺
二、黑臉鵐
三、兩隻可愛的螃蟹
四、蝶與花
(以下文/出自於廖本興著/台灣野鳥圖鑑-陸鳥篇 /晨星出版)
黑臉鵐
屬名: 鵐屬 英名:Black-faced Bunting 別名:灰頭鵐
生息狀況:冬、普
特徵
*虹膜暗紅色。上嘴近黑,下嘴粉紅,先端深色。腳粉褐色。
*指名亞種E.s.spodocephala(灰頭黑臉鵐)雄鳥繁殖羽頭至頸、上胸暗灰色,眼先及頦黑色。背面灰褐色,有黑色縱斑及二條淡色翼帶,外側尾羽白色。腹以下白色,脇略沾黃,有黑色縱紋。雄鳥非繁殖羽,頭上、耳羽有褐色斑紋,眉線淡色。雌鳥頭上、耳羽灰褐或褐色,頭上有黑褐色縱紋,有些個體具灰色頭央線,耳羽外緣黑褐色,眉線、頰線巫白色,顎線黑褐色。腹面白色,喉至胸有灰褐色細縱紋,胸側、脇黃褐色,有黑褐色縱紋。
*E.s.personata(黑臉鵐)雄鳥繁殖羽頭、臉灰綠色,眼先及頦黑色,眼後有黃色細眉線,頰線黃色。背面灰褐色,有黑色縱斑及二條淡色翼帶,外側尾羽白色。喉、胸、腹黃色,喉、胸、脇有黑色縱紋,下腹中央至尾下尾下覆羽白色。雄鳥非繁殖羽眉線淺黃色,眼先及頦不黑,顎線下緣黑色。雌鳥似雄鳥非繁殖羽,但頭上、臉部略帶黃色,有黃白色眉線及黑色顎線,腹面羽色略淡。
*E.s.sordida似指名亞種,但雄鳥頭、頸、胸灰綠色,腹至尾下覆羽黃色較鮮明。雌鳥眉線、頰線及喉偏黃色。
生態
繁殖於西伯利亞、朝鮮半島、日本、中國東北及中西部,越冬至中國華東及華南、海南島、台灣、印度東北、尼泊爾及中南半島北部。出現於海岸至中拔山區之草叢、灌叢、蘆葦地及農耕地,於地面或草叢中攝取草籽、種子等為食,亦食昆蟲。性機警,遇干擾即飛進草叢或灌叢中隱藏,活動或飛行時常露出外側白色尾羽。
黃小鷺/黃葦鷺
屬名:葦鷺屬 英名:YellowBittern 別名:黃葦鳽
生息狀況:留、普/夏、普
特徵
*虹膜黃色,瞳孔圓形,眼先黃綠色,嘴黃褐色,上緣黑色。腳黃綠色。
*雄鳥額至頭上鉛黑色,額有灰色縱紋;後頸、背黃褐色,翼覆羽土黃色,飛羽、尾羽黑色。腹面黃白色,有黃褐色縱紋。
*雌鳥似雄鳥,但額褐色有縱紋,肩及背暗褐色,有淡色條紋,翼覆羽灰褐色。
*飛行時腳伸出尾端,黑色飛羽與黃褐色體背對比明顯。
*幼鳥似雌鳥,頭上、背面有白色及黑褐色縱紋。
生態
分布於東亞、東南亞、南亞、印度等地,單獨或成對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草叢、池塘、水田、湖畔等水域草叢中,性隱密,常利用體色擬態,伸頸佇立於蘆葦叢中,也常漫步於水生植物上覓食小魚、蛙、甲殼類及水生昆蟲。,飛行緩慢呈直線。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