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哭著來 笑著走

2013/07/16 09:18
4,109次瀏覽 ・ 3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哭著來 笑著走

記得在哪裡,好像是榮總大德病房,看過一段文字,大概是這麼說的:


哭著來到人間,讓許多人笑。
笑者離開人間,讓更多人哭。

能夠如此哭著來笑著走的,最是幸福。這是對那位活來死去的人而言。
人死了不可怕,可怕的是那折磨的過程,以及死後的氣氛。這是針對死著的家屬而言。

陳秀丹醫師的演講,聽過很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想法被激盪出來。

快死的人,都會希望回家,而還活著的家人,卻很怕長輩死在家裡。

這不是不孝,是社會現實結構的問題,不像農業社會有足夠的生活空間。這是個社會問題,是個觀念問題,是個非領悟不可的問題。既然是問題就必須解決,應該思索解決之道。

生活空間和環境的改變不可逆轉,想都不必想,所以解決之道不會是在這個方向上。關鍵必須回歸到社會習俗,就像阿丹醫師努力介紹的『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的觀念一樣,社會習俗非改不可。

照片

第一) 既然死亡的日子不是你能挑選的,何必計較死後的日子?除非你有萬貫家財或三妻四妾五個家需要擺平,就像很多大富人家那樣,死了很久都無法達成協議順利安葬。日本法律規定死亡三日內必須火化,很多國家也是如此,既然嘴巴說死者為大,那麼最大的死者,既然已經不留在人世間,強留只是讓他的靈魂走不了。如果是為了找個好日子,依賴死者的庇蔭讓子孫升官發財,哪也未免太沒出息了。

第二) 阿丹醫師說以前人不說死亡而說『過身』,換個身子而已,鋪張奢華的葬禮儀式,除了國葬,或悼念偉大事蹟,大多不是在禮敬死者而是在炫耀生者的實力,黑道也多是如此。一堆和死者不熟識的人,到禮堂行禮如儀,俗不可耐,完全偏離了慎終追遠的本意。

第三) 如果前述兩個因素都不存在,則政府單位必需要有足夠的硬體設施提供火化的服務,目前設施不足也是因為大家全都擠在『好日子』所致。生前討厭塞車,死後依然脫離不了塞車之苦。

第四) 三日內火化,應該納入健保服務的範圍,既然健保是虧本的,少一個客戶就可以少一些虧損,最後一次的服務成本,不會高於讓他在加護病房多呆一天對健保財務造成的損失,值得。就像精簡人事費用,鼓勵公務員提前優退一樣的邏輯。火化成為健保服務的最後一環,火化後把骨灰由政府交給家屬,將是嚴肅溫馨平和的,致於如何追思,就由每個人依據需要日後自行辦理,錢多,要借用巨蛋或表演兩場夢想家,都行。

第五) 讓長輩在家裡『過身』,死亡就像睡覺一樣,只是沒有醒來,平常在哪張床上睡覺,就在哪張床上死亡,對長輩來說一定最為安寧。偏偏台灣有奇怪的習俗,斷氣前必須移到客廳,簡單鋪個草蓆睡在地上『等死』,真是大不孝啊,大不孝。

第六) 藉由現代醫療技術,讓病人回家後才斷氣,技術上大致可以辦到,就像阿丹醫師說的例子,病人離開醫院的同時,就可以通知至親好友到家裡溫馨陪伴,用真情替他送行,這應該是最文明的慎終追遠儀式。其他都是多餘。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3-07-16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