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西門町 紅包場
台北的紅包場大部份都集中在西門町的漢中街一帶:曾經有白金西餐廳,金銀財寶歌廳,金宮大歌廳,漢聲大歌廳,群星會歌劇院則在武昌街。
紅包場起源於1960年代,當時針對由中國大陸來臺的軍官、軍眷,模仿上海歌廳形式設立。一開始並無「紅包場」的稱呼,因為後來有聽眾為了鼓勵自己喜愛的歌手,會直接將金錢包在紅包袋中,上前獻給演出中的歌手;漸漸的,這類型的歌廳,被稱為紅包場。
紅包場是一種臺灣的歌廳形式,紅包場的消費不高,歌手多穿著華麗的禮服,舞臺上下交流互動熱絡是紅包場的特色之一。
那個時代,紅包場非常貼切呈現著離散社群與國家寓言的因果關係,它可是近代台灣社會、中國移民歷史相互介入後的生活縮樣。
隨著時代的演變和聽眾的轉變,曲目也由上海時期轉為1950-1970年代在臺灣、香港等地的流行歌曲,現在也有唱台語歌曲的。
紅包場、老人卡拉OK、老人舞廳都是老人消費休閒之一,但以紅包場的形式最為多元滿足各類心裡需求,它滿足了聽眾想與歌手拉近距離的慾望以及提供聽眾情感幻想的對象。不管是台上、台下歌手舉止都隱隱約約地挑動聽眾,聽眾藉此得到雙重的愉悅。
現在消費是按人頭300元,歌手僅能靠紅包收入。這樣的消費形式錯綜結合不同時空的消費方式,使它成為了具有時空流動緩慢的消費系統,它徙置緩慢的軌跡中更能流露出其深層的情感結構。
台北的紅包場,也是鄉愁記憶的釋放與情感匱缺的召喚 。這種相似的部分其實潛藏對母國,歸返不得深感不安的欲望,訪談中不斷地反覆看見呢喃的話語回溯當年的記憶裡,不斷尋找自己眷戀的時代,反覆思索自己「為何而來?
如今紅包場不再具有「離散鄉愁」,紅包場文化中的聲、色、藝都將重新組構嗎?的聲光刺激,將更為符合社會價值系統?或者是再衍生出更多的小異質空間,紅包場的可能性會是什麼呢?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