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走過歷史足跡 左營海軍老眷村

2008/03/21 08:58
10,186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記者江潔宜/左營報導】

  融合各省種族的眷村文化在台灣是極具代表性的文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早期文化代表的眷村,漸漸地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在曾經擁有高達五十多個眷村的左營,深厚的眷村文化歷史及文物,是當地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國軍接收的日式眷村屋舍。記者江潔宜/攝影

  民國三十七年大陸淪陷,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大舉播遷來台,許多為國家賣命的軍人子弟及眷屬也跟著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依不同兵種來安置軍人,高雄岡山是空軍子弟,前鎮是陸軍子弟,而左營,則是乘風破浪的海軍所分布的地區。(左營眷村風華 老海軍人的回憶)

  抵達左營的海軍,為了安置其眷屬,在接收了從前日人所遺留的房舍給將領及其眷屬外,也建造了許多臨時的簡陋房舍給其餘官兵居住。儘管房舍簡陋,在當時大家都抱持著即將反攻大陸的想法,許多人也不在意房舍的居住品質。豈知,這些房舍卻是陪伴他們走過這半世紀的記憶。

  在1980年的眷村改建計劃實施後,越來越多的眷村面臨改建,舊眷村的特色也漸漸不見。在左營許多老舊眷村已經拆除改建新大樓,從原本的五十多個到目前僅剩七個保持較完整的眷村,但原居民對於老眷村的情感依舊不變。民國三十八年就從山東來台灣的老奶奶,用濃濃的山東口音聊著改建眷村的想法,對她而言,能住在原本就安身立命的老平房裡是最舒適習慣的。而在大陳島撤退戰役中,跟著國軍來台的馮玉林,看著陪伴他生活半世紀的眷村,也感嘆眷村就如同自己的歲月一般,漸漸消失在歷史之中。

  儘管舊時眷村少了許多,但在左營,您還是可以看見自強新村、明德新村這些保存完整的舊式眷村。縱橫的小巷中,座落著許多日本時期的木造房屋,這些房子在當初是只有將領及士官才能入住的屋舍。寧靜的巷弄中,三三兩兩的老爺爺老奶奶在一旁散步,後代的小孫子騎著腳踏車玩耍。從前隸屬於國防部的豫劇團,也在隔幾條巷子的校園中練習,練習著眷村居民愛看的河南梆子戲,不定期在村中表演,娛樂居民們。曾是海軍俱樂部的四海一家,是許多老軍人們年輕時的記憶,更是眷村女孩與情人的定情之地。而播放著二輪片的中正堂,不僅是左營眷村重要的休閒娛樂場所,更是少數能經營到現在的老戲院之一。

  在未來,高雄市文化局第二專員劉秀珍表示,高雄市文化局希望透過規劃中的高雄市眷村文化園區潛力調查,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資源,以永續經營的理念,將軍校路以東,新台十七以西,中海路以南,西陵街以北的區域,引鳳築巢地,使具有海軍特色的左營眷村回復原有的生活機能,讓此地產業轉型成具創意、文化及科技文化深度的區塊,使老舊眷村也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