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尋找你的新聞同好-公民記者123第44集

2008/03/21 14:00
9,90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照片

      公民記者新手123,共51集,每集2分鐘的短片,為你的公民新聞製作打下深厚基本功。

      本集教案PDF檔下載(KB)

      44) 尋找你的新聞同好
      在網路平台流通的公民新聞,多了讓瀏覽者留言,發表意見或感想的互動管道,這讓公民新聞作者,能夠得知觀眾的觀感,並透過留言、回應來互相切磋求進步。本單元將和大家分享,如何增加自己與讀者的互動機會,在網路世界找到惺惺相惜的新聞同好。

      ●撇步123
      Q1如何與他人互動?

      A1常常發表回應
      每位公民記者都會希望自己的報導能被眾人關注。因此,若你對某則新聞很有感觸,就可以立刻回應,為報導者加油打氣。

      如果你對其他公民記者的報導,有不同看法,或希望能對這則報導有更深入的瞭解,也可透過留言,與對方做進一步的交流。

      Q2如何回應別人的觀點?

      A2關切自己的報導後續
      同樣地,當你的報導Po上網路後,也應該要追蹤、關切自己報導的後續和迴響。不管別人所留下的意見是「稱讚」、「疑問」、甚至「批評」,都應該要盡快做出適當的回應,這是網路的基本禮儀,也是對發表意見者的尊重。
       

      Q3如何找到新聞同好?

      A3多留言、多互動
      PeoPo新聞平台,是一個可以讓你和其他公民記者共同經營的發聲管道,因此多留言、多互動是拓展人脈的基礎,而保持禮貌、敞開心胸、隨時保
      持願意互相交流的態度,久而久之,定能在這裡找到你的新聞同好!

      ●密技123
      1 成為「共同作者」的一員
      當你發現某些公民記者報導的新聞,跟你關注的議題很相近時,PeoPo有一個「共同作者」的功能,可以讓你們集結在一起,你可以主動邀請他們加入這個網誌,成為共同作者。

      在加入共同作者後,對方雖無法刪除你的文章,但可以修改他人的文章,所以最好慎選共同作者。

      此外,你也可以「解除」別人成為共同作者,讓你的個人網誌更便於管理。

      2 經營「共同網誌」
      在PeoPo的「管理面板」裡,你除了可以管理自己的網誌外,也可以管理「共同網誌」。「共同網誌」是你和其他公民記者一起經營的,你們可以在這裡發展你們有興趣的議題,做各種面向的深入報導。

      ●知識+123
      +1 網誌 (Blog)
      網誌(blog)是人們發表在網際網路上的個人日誌,或者音譯為博客、部落格等。網誌是繼電子郵件(Email)、電子公告牌系統(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模式。

      網誌的定義
      Weblog指的是以網頁作為呈現媒介的個人專欄,也有人把它稱做網頁型態的專欄。1999年Peter Merholz開始把將weblog唸成We Blog,因而有了Blog這個說法。此時的Blog不僅可以拿來當名詞或Weblog的縮寫,更成為一個動詞。而在中文譯名「部落格」則是由「藝立協」所舉辦的「部落格隨便祭」開始,延用至今,同時也傳遞了部落格的精神:記錄、分享、參與,讓快樂美好的事,不斷在生活中發生。

      部落格當名詞使用時,有其嚴謹的定義,它所指文章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彙整(Archive):這些文章必須經由特定方法加以整理存放;可以是單純地按照時間整理,或是任何的分類方式

      靜態鏈結(Permalink):這些文章必須公開於網路上,且能讓其他讀者藉由某個固定的網址鏈結直接讀取

      時間戳印:這些文章必須具有時間戳印,記錄寫成的時間

      日期標頭:這些文章必須要標出日期標頭;這意味它們將會是有時序性的,內容可能與時空背景有一定的關聯

      於是網誌從很概略的「網頁型式的個人札記」,轉變成具有多樣特性的文章集結。作為動詞的時候,根據Meg Hourihan在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一文裡指出此乃是按照各自的規則來整理資訊的方法。根據這個說法,當某個人在Blog的時候,並不只是生產被人們稱之為「網誌(Blog)」的一篇文章;實際上,亦是在實踐個人的信念,以所認同且認可的規則,將感官所接受到的種種資訊整理後加以出版,成為其他讀者所能夠閱讀的文本。

      CNN自2003年三月十日起,開始報導一些關於網誌(Blog)的新聞,使得網路新聞有了新生命。

      +2  WEB 2.0
      Web 2.0是一個新生的術語,它的應用可以讓人了解目前全球資訊網正在進行的一種改變——從一系列網站到一個成熟的為最終用戶提供網路應用的服務平臺。這種概念的支持者期望Web 2.0服務將在很多用途上最終取代桌面電腦應用。Web 2.0並不是一個技術標準,不過它包含了技術架構及應用軟體。它的特點是鼓勵作為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分享,使到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豐盛;相反的,過去的各種網上分享方式則顯得支離破碎。

      Web 2.0是網路運用的新時代,網路成為了新的平臺,內容因為每位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產生,參與所產生的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內容,藉由人與人(P2P)的分享(Share),形成了現在Web 2.0的世界。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像是「維基百科」、「Youtube」,都是web 2.0概念應用下非常成功的例子。而PeoPo更是結合了部落格網站和Web 2.0所發展出的公民新聞平台。

      ●延伸閱讀123
      book
      《架設我的部落格王國-blog建構網誌與相簿》 作者:鑫智數位 出版:博碩

      《網路新聞學:新媒體的應用實務與展望》
       作者:James Glen Stovall University of Alabama 譯者:楊慧娟 出版:五南

      《Web 2.0大引爆─全球商機齊齊FUN》 作者:尹思哲 出版:天窗

      ●練習曲123
      1針對你關切、有興趣的主題,瀏覽最近PeoPo平台上所發表的公民新聞,不管你是認同、反對或有中肯的建議,試著表達你的意見或鼓勵。

      2 如果有人在你所發表的公民新聞中表達意見,試著練習迅速地作出適切的回應。

      3主動邀請你認為氣味相投的公民記者,一起加入共同網誌的行列,並將你們所研擬的主題報導製作出來。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3:25
      ▶︎ 01:55
      ▶︎ 01:3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