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在2006年6月8日通過Merck藥廠所研發的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台灣也在同年12月准許上市,此後便不斷有醫師透過各種方式向民眾大力傳播此疫苗的好處、呼籲將子宮頸癌疫苗列入常規接種,甚至有立委出面要求將此疫苗納入公費施打項目。然而,我們對於這個疫苗的認識到底有多少呢?
最近有兩份由默克藥廠(Merck)所贊助的研究發現,子宮頸癌疫苗「嘉喜」(Gardasil),對於尚未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效力是很高的;但是,對曾經感染過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效果並不如預期;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此疫苗的功效和當初的預期是有差距的。這兩份研究,一份發表在五月份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另一份由澳洲墨爾本大學所進行。 第一份研究由華盛頓大學的流行病學家Laura Koutsky所負責,其研究團隊檢視了12,157位15-26歲的女性,其中有93%的女性在研究開始時已經有過性行為;研究人員在六個月內對其中一半的女性施打三劑的子宮頸癌疫苗,另外一半的女性,則給予安慰劑,所有的參與者都被追蹤三年。結果發現對於尚未感染16、18型HPV的女性來說,預防感染的效力可達98%;但是若女性先前曾經感染過16、18型HPV的話,預防效力只有44%;若將女性有可能感染的任何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都納入考量的話,就會只剩下17%。 另外一份澳洲的研究包含5,455位16-24歲的女性,也追蹤了三年的時間,發現若從未感染HPV的話,疫苗可以達到100%的預防效益,但是,若曾感染過任一型的病毒的話,防止的效力只有20%。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以一個疾病的研究來說,僅有三年的追蹤期並不足以達成研究的有效度,因為慢性病的發展大約需要十年的時間;且目前已知的疫苗有效期限是五年,此研究僅追蹤三年,疫苗的效益本來就應該要很高,真正重要的是五年之後,到底疫苗還有沒有效?此外,要特別注意的,除了疫苗預防的病毒類型和台灣常見的類型並不一樣外,有沒有可能因為疫苗預防了16、18型的病毒,而使其他類型病毒的感染數上升?雖然有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其他類型的病毒感染數上升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死亡數,因為其他的病毒類型較不容易致癌,但是,這是尚未經科學證實的說法,因此,應該還是要考量它的風險。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