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縣府搶救計畫 老店展現新風貌

2008/05/21 21:24
2,61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呂思函/嘉義報導】
  
  柑仔店是很多人心中不可抹滅的童年回憶,但由於社會變遷、居民生活型態改變、新式商店出現等,影響了柑仔店的經營。嘉義縣政府為了搶救柑仔店,構想了相關計畫,希望柑仔店重新改造之後可以在社區永續生存。

  在以前的農業社會,雜貨店對於社區的居民而言,不單純只是購物的場所,還是一個聯絡感情的地方。村長在雜貨店外的樹下聚集村民,公布大小事情;農閒的時候,一家大小坐在店外泡茶下棋,聊天乘涼。由於社會變遷,農業社會逐漸轉型成工商業社會,鄉鎮人口外流,農民的比例越來越少,生活型態也開始改變。雜貨店的生意也因為便利商店、大賣場的出現而受到影響。但那些新式商店所比不上的,是柑仔店專屬的人情味。東石鄉的登山商店從清朝至今,代代傳承經營已超過百年,老闆林登山說:「有社區就有柑仔店,有柑仔店就有社區,兩者關係緊密。」社區居民彼此之間熟識,互助互信,形成一個生活圈。農民有時收成不好,生活有困難,來雜貨店買東西可以先賒帳,之後有收入再還,店家和顧客之間擁有是比主顧更深厚的人情味。

  人情味是這個搶救柑仔店計畫一開始的起源,由於柑仔店的存在對於社區有著不可抹滅的人文情感和歷史痕跡,希望能夠永久保留,於是才構想了這個計畫。搶救柑仔店計畫開始執行之後,嘉義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工商課委託顧問團隊,進行全縣十八個鄉鎮各家柑仔店的基本資料調查與分析。針對各店家四周地理環境及位置、營業情況等條件,進行整體規劃並改造,第一期計畫的四家示範店舖於九十五年改造完成。今年第二期計畫陸續進行,目前已有十家柑仔店完成改造。

改造過後店裡整體空間較整齊明亮。

圖片來源/張洪基提供

  在改造計畫中,硬體的部分主要是針對店內空間做調整。原本的柑仔店可能有房屋老舊、店內不夠明亮、物品放置雜亂、空間利用不當等問題,在專業設計團隊的勘查與規劃之後,部分重新裝潢、擺設,再加入一些新的展示櫃、平台、布告區等,增添與人互動的氣息,讓店內整體空間煥然一新。

  經過硬體改造之後,原有的懷舊風情,再加入新的設計,融合復古和新潮,讓老店呈現不同的樣貌。水上鄉大集商店的老闆娘黃秀蓉表示,由於歷史悠久,原本的店面整體感覺較老舊。但改造之後,店裡面氣氛變得明亮活潑,除了看起來舒適,也能吸引更多新的客源。登山商店的林登山也說:「100個人來店裡,100個人都說讚!」顧客喜歡這樣的改變,而生意獲得改善,老闆認為參與改造有實際效果。(登山商店老板林登山:改造成效滿意)

  而改造計畫軟體的部分則結合了觀光、政府行政,讓柑仔店有更多元的價值。由於雜貨店是在地特色之一,希望改造之後將它塑造成一個地方生活博物館,裡面展示一些農業器具、老商店的古早玩意,也販售一些農產品、當地特產等,吸引觀光客前往。店裡面也設置公布欄,提共政府單位放置一些宣導手冊、公告或藝文訊息,增加雜貨店與社區居民的互動性。目前計畫在硬體的部分已經告一段落,而軟體方面還會繼續進行。計畫執行負責人縣政府城鄉處張洪基先生表示,這些店家後續的發展縣政府會持續調查與關切,希望能達到實際的成效。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