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二十年 劇場人回味談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記者盧一伶報導】「無論如何,這二十年來,兩廳院建立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幕前幕後制度,這點是功不可沒的。」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志民表示,舉例來說,二十年前,演出當中觀眾走來走去、遲到、拍照、中途離席等,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現在大家都習慣了兩廳院嚴謹的作法,所以現在大家看戲都會遵守秩序,忘了過去曾有過的失序舉動。

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在一九八七年正式啟用,至今已走過二十個年頭,為了慶祝兩廳院二十周年生日,兩廳院在今年舉辦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除了邀請當代表演藝術大師來台的「經典二十系列」、回顧台灣表演藝術的「藝術膠囊系列」之外,也辦了五場表演藝術論壇,探討台灣表演藝術的歷史,以及兩廳院在台灣表演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在第四場戲劇大師論壇中,果陀劇場的梁志民、牯嶺街小劇場藝術總監王墨林及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李立亨暢談在國家劇院所經歷過的美好體驗以及對兩廳院未來的期許。

李立亨提到:「我相信許多戲劇工作者,之所以走上戲劇之路,那一定是他的記憶中有好幾個美好的夜晚。而我個人在兩廳院,就度過四個美好的夜晚。」他說,一九九五年綠光劇團的《都是當兵惹的禍》在實驗劇場演出,讓他印象深刻,導演羅北安不但在音樂上加了許多京劇的元素,劇情中也有許多幽默的片段,例如:才剛當了一日夫妻的秋胡與梅英,在隔天秋胡就被征召入伍,戰火綿延十年,梅英日思夜盼郎君早歸,但秋胡回來後因為當兵之後的改變,而讓梅英不知該如何是好。從古至今,當兵讓許多男女膽顫心驚,《都是當兵惹的禍》用另一種觀點來看待兵變,時間也可能是讓愛情變成「礙情」的因素,雖然當中有些表演是差強人意的,但當中所看到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

九六年屏風表演班的《京戲啟示錄》當中,李國修將現代劇場和傳統劇場的舞台演出與後台生活相互交錯,並將自己對父親的深沉追憶加入劇中,以劇中劇的手法,李國修在劇中角色扮演自己父親的同時,逐漸體會父親對他的影響,因為真情實意貫穿了整個劇作,李立亨說:「一九九六年《京戲啟示錄》的那個演員、版本、那個組合…哇!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才叫做『看戲』,我承認那是看戲,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經驗。」另外王墨林與法國劇團合作的《如果六不是九》以及歡喜扮戲團的《台灣告白》也都是讓李立亨印象非常深刻的演出。

王墨林則表示:「看過白虎社表演的我們那一代年輕人,記憶是不可抹滅的,那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白虎社的舞者全身塗白,穿著奇異的服裝以及扭曲的肢體動作帶給當時的觀眾非常強烈的視覺撼動。而對王墨林來說,國家劇院最重要的劇場是新點子劇場,因為它提供了劇場人一個初試啼聲的機會。而且由於它的經費最低,所以它所遇到的考驗就越艱難,而這些困難更能激發出戲劇中的能量。王墨林認為:「戲劇的意涵不是在經費的多少,能量才是藝術創作重要的枝幹。」他也覺得,戲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戲劇是一個文化發展的軌跡,而美好的戲劇體驗是能夠影響到觀眾,並和他的生活做結合的。

論壇中,會中的劇場人也對國家劇院提出了一些未來的建議。梁志民肯定國家劇院二十年為台灣的演出建立了嚴謹的制度,但在節目內容規劃上,他看不出來有什麼系統,梁志民說:「兩廳院到底要做個房東、製作公司還是公家官僚?這是必須要做出清楚的定位的。因為身為台灣表演藝術的龍頭,應該要具備一些影響力,若沒有清楚的地位,影響力是出不來的。」 李立亨則認為國家劇院應該要做燈塔,讓旁邊的人都想要跟仿效它,他舉例說:「好的製作給予足夠的預算,這樣作戲的人就會有目標,期許自己以後如果做到這種地步,那國家劇院就會照顧我。」另外台灣的市場很小,所以也可以考慮國際推廣,把好的製作推到國外。王墨林則希望國家劇院在票房與藝術的考量上應該要做一個平衡,不應該為了票房而犧牲了藝術。

國家劇院的定位也許不清楚,但它的眾多演出也陪伴台灣觀眾二十年了,而無庸置疑的,台灣的觀眾永遠在期待好的製作出現,好的製作讓人終生難忘,那美好的夜晚也會在觀眾心中一再重播。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7則報導
2,272則影音
708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575
推:
0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509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764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569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297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3,130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347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907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28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031
推:
0
回應:
0

兩廳院二十年 劇場人回味談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