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素農學記No.26】17年,也才17次機會而已

2008/06/22 16:36
2,715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 陳藹文


如果我沒記錯,我的第二位務農老師「美麗」說她投入農耕的時間是
17年,她買很多書來看、去上很多課、也跟很多前輩學習,把別人的經驗、把書上的理論,都拿回自家來「做做看」。

 

但是,為什麼別人就能種得好好的,自己種的時候卻沒有「成功」?

 

這也是我們這群菜鳥學生在第四、第五堂課時,抓著美麗老師一直問的:

為什麼我們的菜種不活??什麼我們的瓜很虛弱?怎麼樣才能「成功」地種出作物來?

 

老師以她自己為例,讓我們知道,種作,要天時地利人和。

同樣的作物,在南部、中部、北部,生長情形就會不一樣;同樣的作物,即使在同樣的地方,方位座向地勢水文不同,也會不同。

 

同樣的作物、同樣的地方、同樣的處境,今年的情況,和前年的、去年的、明年的,都會不同。

 

如果今夏颱風跑來亂,你所研究出的防禦措施,也只能等看看明年此時會不會又剛好有颱風來,讓你可以觀察實驗是否有效,才知道結果。

 

假設今年冬天你遇到超級暖冬,你想出了對付天氣的招數,期待明年此時試試看,但明年冬天,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冷得要命。

 


所以,即使像美麗老師這麼用功、一直一直學習的農人,
17年下來,也只有17次實證的機會,如此而已。


老師在課堂上將「
17次」說出口,聽起來真是少。

 

1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