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集 水圳總體檢
詩人 李承翰寫出道將圳,也說出台灣水圳形成的聚落人文。北回歸線經過的島國,平原本為荒漠。先民鑿渠灌溉終使荒野成為良田。從「魚寮遺址」上溯至道將圳源頭-八掌溪,「匯納西來的移民源流」從明鄭以降一直影響區域的聚落發展,遠及2000~4500年前的「魚寮」、「白鴿厝」、「南新」、「柴頭港」等遺址的平埔住民與「諸羅山社」的出現,到近400年以來,這個區域移民莫不由西登陸,再延著水系形成聚落發展。
2003年以來,持續探討影響此區域最重要水圳-「道將圳」的聚落文明。諸羅古圳開發距今321年,確實存在著各時期豐富多元的語彙。往東襟般綿延至玉山的自然林相裡,點綴著兩顆生命藍寶石-「蘭潭」與「仁義潭」水庫。左、右則有「八掌溪」與「牛稠溪」滋潤養護著這片肥沃平原。這個聚集20多萬人口的城市,更因北回歸線的影響,使人文、環境、生態、產業能夠獨具特色。然高鐵通車後城鄉的解構效應,反而使這個區塊顯現最具多層次的空間特質。面對高鐵聯絡大道西南面的道將圳水系,期以本次水圳論壇活動邀請各領域長期研究的夥伴聚會研討,藉他山之石讓我們能更完整思考古圳的聚落人文與產業發展。
另外藉由本次邀集各區民間社團就推動水圳研究、守護與推廣及教育等課題分別發表經驗與議題的未來行動願景,形成一個民間關懷水圳的交流平台,同時並邀請水圳產、官、學領域等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對話,持續發展與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來對話,台灣的水圳現況與未來的再造願景。期待水圳在台灣未來的發展能更有永續三生的適宜位置與文化再生的展望。期待大家的與會與指教,村民大會播出時間,每禮拜四晚上十點,準時開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