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公/私協力建立河川社群網絡

2013/09/10 02:55
2,430次瀏覽 ・ 7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NGOs串聯合作保護水資源是不太困難的結果,也常常團結與水利單位進行抗爭、陳情或協商,在對立的位置上進行說服的攻防。

然而近幾年來,水利署長楊偉甫開始思索民間團體提出的「公民參與水資源政策」的機制要求,也認同政府的決策資訊應公開透明,並能與民眾對話與分享。民間團體也進一步思索運用10多年來台灣建構的社區營造經驗,希望除了公共政策能對話與分享,是否能建立共同行動的「公/私協力」合作網絡。

日本的三島市民間團體,運用英國的Ground Work工作方法,嘗試建立這樣的行動網絡,使公部門、民間團體、產業界、社區民眾,以具體的行動方案相互串連,交換人力與物力,並形成具體的點點滴滴成果。這樣的模式,讓台灣許多水資源保護團體,開始嘗試與水利署共同推動「具行動力」的行動方案,導引公民能進場參與水資源政策的決策流程。

由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主辦的共同想像公私協力座談會,南台灣場由高雄市綠色協會/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美濃田野學會規劃於南水局燕巢辦公區執行,運用高雄市綠色協會目前與南區水資源局合作的「高屏堰穩定供水公民參與計畫」作為藥引,由執行的民間團體以及承辦的南水局人員,分別以不同的視野敘述參與計畫中,發掘的問題與自我的成長。並邀請台南至屏東的護水夥伴以及相關水利機關,以各縣市分組的方式,相互討論是否可以誕生具體合作的計畫。

經過分組互動後,包括認養堤防、推動伏流取水、建立地下湧泉保護網等構思,成為民間團體與水利單位認為相當可行的嘗試方案,希望能從2014年具體成型推動。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