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危機"視"轉機
毒奶事件從9月11日發展至今,三聚氰胺的毒害越演越烈,俗稱”蛋白精”的三聚氰胺是提高奶製品蛋白質含量數據,因此成了各類與奶相關食品的新寵,也正因為它不是成品而僅是眾多原料之一(而且是非食品添加劑),因此當三鹿毒奶事件爆發不但撼動全球的食品業,牽連受累的企業和產品更是不計其數,從奶粉奶茶一直延燒到麵包、餅乾幾乎所有奶製品都無一倖免,幾乎所有台灣人都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間接的食用到三聚氰胺,可怕的是中國大陸奶製品佔台灣市場75%,難怪消費者目前是聞奶色變,但三聚氰胺真的只是三聚氰胺嗎?我們現在吃的食品還有什麼潛在的危機?
毒奶事件業者政府都可以相互推諉責任,政府有權降低檢驗標準,唯有消費者無法推卸責任,因為身體是自己的,食物是吃進肚子裡去,攸關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吃下去之後怪誰都沒用,現在是消費者該重新省思自己的消費原則和邏輯,毒奶事件消費者應有的省思?不管法令為何其實消費者握有最大的權利,你有最大的自主權決定你要買什麼?你要吃什麼?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