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隊在甘比亞---陳義松團長「潮汐灌溉法」
農耕隊在甘比亞---陳義松團長「潮汐灌溉法」
2013.11
2014.2.2 增修
非洲甘比亞宣布與我國「終止(terminate)」外交關係
陳義松團長和農耕隊在甘比亞做很多事,很了不起!!
不論外交情況如何
我相信那兒的人民一輩子感恩陳義松團長和台灣農耕隊
希望大家瞭解外交不只金錢來往
還有其它如農耕隊的努力和甘比亞人民肯定
或許那一天外交有轉寰餘地,樂見兩國復合
********
甘比亞灌不到河水的高地,婦女在看天田上種植旱稻,在河水太多的水深及胸部的深水地種植「深水稻」,男人只種花生的傳統,在台灣農耕隊的協助種植水稻屢獲佳積,生活得到改善。
一九六六年我國首次派遣栗達隊長所帶領的農耕隊(當時農耕隊人數曾高達45人),前往甘比亞協助該國的稻米生產。栗達隊長選擇距英國殖民地開發公司(CDC)所開發的佳哈里/帕恰兩個稻區十公里外的桑克來昆達地區另外開墾了635公頃的土地,分給農民作為小農制的稻生產示範區。
我國農耕隊在新墾區內建設了引水水道,以便引進豐富的甘比亞河水於稻田內,因為可以隨稻生長生理的需要,任意操作灌溉及排水時間,加上新引進的耐肥品種給與有效的施肥管理,因此產量從原來當地的2公噸/公頃增加為5-6公噸/公頃。
栗達隊長因積勞成疾在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九日在當地過世時,當地的農民為紀念他的奉獻,而自動建立他的銅像紀念碑的緣故。此紀念碑建立在MID省喬治鎮(George Town) 之甘比亞河南岸到北岸之渡船處,目前成為甘國觀光重點之一,在觀光地圖上標示為「Frank Lee’s Monument」相當有名。栗達隊長是筆者的大學同學,筆者在一九九五年九月在栗達隊長的紀念碑前向他獻花致敬,在台灣別離後四十年,竟以面對銅像之方式見面而頗為傷感。
一九九六年台灣農耕隊陳義松團長注意到在北岸省甘比亞河岸沒有利用的廣大土地。該地區在甘比亞河漲潮的時候一片汪洋,但退潮的時候又成了一片乾地,因此多年來這一片土地一直沒有利用。陳義松團長乃思考如何變魔術使這一片廣大土地轉變為豐收在望的稻田。
甘比亞人習慣分散的秧苗田,不用挑秧,就近插秧比較方便。
經過思考及當地農業研究人員共同研究後,研發出來一個很特別的種稻方法;這就是他的「潮汐灌溉法」。他在河岸築堤並在幾處作引水閘門。水閘門平時是關閉的,水稻生長需要水的時候打開水閘門,把河水引流在稻田來,灌溉水夠用的時候把水閘門關起來,以免引流進來的水在退潮的時候,回流到甘比亞河去。用了這樣簡單的方法,那375公頃一大片荒郊野外成為良田。(因潮汐灌溉,不得已稻田常處於深水位)
我方原承諾開墾潮汐灌溉水稻田650公頃,惟因經費不足,僅完成沙波(Sapu)、斯克達(Sukuta)、肚巴克多(Tubakoto)、卡亞伊(Kayai)、酷瓦列(Kuwareh) 等墾區目前在中游省甘比亞河南北岸推廣水稻1,000公頃(包括新開墾潮汐灌溉區、改善更新及輔導舊墾區),改善灌排水系統,提供優良稻種肥料、整地、收穫與農機之協調,並組織農民,開辦推廣及農民訓練。以一年種兩次,年生產10公噸/公頃計算,在中游省甘比亞河南北岸推廣水稻1,000公頃(包括新開墾潮汐灌溉區一年就可以增產10.000公噸的稻米,陳義松團長因此而由賈梅(YahYa a.j.j..Jammeh) 總統獲頒勳章,實至名歸。
~以上摘自”深入你所不知道的非洲大地”,謝順景老師著,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出版
~感謝陳義松團長提供照片
陳義松團長
學歷:泰國卡西沙大學 農學院植物病理碩士
經歷:印尼技術團團長、甘比亞農技團團長、馬拉威農技團團長、馬來西亞沙勞越農也及社區發展部稻做推廣部經理、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彰化農田水利會/農復會附設附設旱作灌溉站
獲獎:民國94年8月3日上午11時在總統府3樓總統會客室頒授駐印尼技術團前團長陳義松先生「三等景星勳章」,以表彰陳團長自民國65年起即參與我國政府農技援外計畫,主動積極,犧牲奉獻之精神及渠學驗俱豐,長於協調,提升國民外交等卓越貢獻。
右:陳義松老師、左:學生陳春正
2013年已經70多歲的陳義松團長仍多次到非州指導,並在明道大學兼課,教原住民有機農業班,下午自己仍下田耕種,有8年沒有放農藥除草劑、自然形狀、膠質含量很高的山藥,還有日曬有機米。
熱心推廣新農法,希望繼續幫助更多農民,陳義松團長親自上3次「泰國米之神」Dacha 老師的課程, 並帶著一群老農和陳瑞芳小姐學習「自然農法」製作微生物菌,2013年向彰化縣政府申請經費,由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安排陳瑞芳老師至彰化監獄上課、 羅厝天主堂以及彰化3個蔬菜產銷班共5個點, 並將KKF自然農法帶入菲律賓、 馬來西亞、 甘比亞, 教導農民自行培養微生物菌來改良土壤,他指導學生陳春正, 製作9種微生物菌液及液肥。
右:陳義松團長、左:台大農化系林乃君老師
陳義松團長將製作好的微生物菌水委託台大農化系林乃君老師分析,討論時不斷地認真寫筆記,他發現阿里山製作的微生物菌在平地使用時,冬天表現的比較好,林乃君老師鼓勵大家「運用微生物改善土壤是長期潛移默化的工作,不要因一時沒有成效就放棄。」
謙稱自己是「農民義工」,2013年1月陳義松團長第三次到菲律賓明源專科學校邀請,介紹有機水稻、蔬菜、果樹和養魚及液肥的製作。
2013年8月陳義松團長在國際合作展基金會安排赴甘比亞討論農業課題
Agriculture Extension Concept in Taiwan
Seeking natural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for promoting crop production based on farmer’s practices
Rice cultivation in Taiwan
Rice Seeds Selection in Tailand
Introduction of Taiwan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group
The member’s duties of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group
Practic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systems increasing competition power
Interview of the outstanding ric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group. Shan-suei Rice in Taiwan
甘比亞為提高作物生產,國合會積極協助發展農業,特別舉辦農業推廣官員訓練,介紹台灣農業推廣業務及運作方法,提供產銷履歷及有機規範,有益微生物及液肥製作等。當地肥料昂貴且不易買到,因此對有機液肥深感興趣。甘比亞施用化學肥料及農藥很少,推動有機較為容易,可以加以引導。
陳義松團長與Dr. & Mrs. Norman Uphoff 在第三屆世界農業大合照
2013年9月外交部提供2萬元、禾藤旅行社謝臥龍總經理贊助1萬元,陳義松團長再自己籌款約4萬元,到中國杭州參加第三屆世界農業大會報告「尋找自然界有益微生物提高作物產量之運用農民實際操作方法」(共同作者有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陳俊位及蔡宜峰),並和國際學者交流SRI(水稻強化栽培體系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KKF(泰國米之神)等新農法。
康乃爾大學Dr. Norman Uphoff 重視農業生態、提高作物生產力、減少用水量降低氣候變遷所產生的衝擊,他介紹水稻強化栽培體系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SRI) :1.採用8-12天稚齡秧苗 2.單株插秧、小心勿傷根系3.田間保持濕潤,不湛水,特別是初期生長 4.利用人力及中耕除草機翻動土壤,增加土壤氧氣及有益微生物活動5.多施有機堆肥助長微生物活動,提供植物多種營養。助長水稻根群更深入往下及四周伸展,抗病、抗蟲及颱風或淹水等逆境,植株更強壯,單位產量面積提高40~100%,全世界已有53個國家在推動,只要做好除草工作,均有良好結果。Dr. Norman Uphoff 很希望透過陳義松團長台灣也能推動,陳義松團長在2014年在自己的田開始作SRI栽種實驗,如果台灣至少有三個點同步實驗就更好。
2013年11月在馬來西亞指導農作,數十年來虔誠天主教信仰帶領陳義松團長以 「平靜的心」超越農業推廣時遇到的人事等等困境,好學不倦、研究推廣的精神,不斷地幫助世界農民,是一個讓人看到會立正想站好跟著學習的好團長。
水稻強化栽培體系
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 (SRI)
袁隆平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410125)
摘要:水稻強化栽培體系(SRI)是一種新的高產栽培方法,首先在馬達加斯加提出和應用,取得了成倍的增產效果。近年來,在印尼、菲律賓等國以及我國都在進行試驗,初步顯示了較大的增產潛力。對SRI這一新的栽培體系的主要方面作了簡要介紹。
關鍵字:水稻;強化栽培體系;高產
水稻強化栽培體系(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SRI)系80年代由Henri de Laulanie 神父在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提出的一種新的栽培方法。在馬達加斯加應用多年獲得了很好的增產效果,近年在其他國家的試驗結果也顯示其具有較大的增產潛力。為使我國農業科技人員瞭解和應用這一新的方法,現對SRI的基本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1.採用SRI方法能獲得多高的產量?
在馬達加斯加積極提倡SRI的非政府組織——Tefy Saina發現,採用SRI方法,任何品種的產量至少可增加1倍,而且通常比這高得多。在Ranomafana國家公園附近,傳統栽培法的灌溉水稻產量為2 t/hm2左右,而採用SRI法,過去5 a的平均產量是8 t/hm2以上。在這段時期,運用SRI的農民從38戶增加到396戶,面積超過50 hm2。根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田間工作人員報導,在Zahamena國家公園北部附近,有些農民獲得類似的增產幅度,從每公頃2 t增至8~9 t。上述地區屬熱帶雨林邊緣地帶。
馬達加斯加的其他地方也具有類似的增產紀錄。在中央高原(1 000 m以上)因為精耕細作和較多的現代化投入,那裏的水稻產量比Ranomafana和Zahamena地區的高。1995~1996年對108戶首次採用SRI的農民進行調查發現,在首都Antananarivo附近,每公頃平均產量從3.2 t增至6.3 t,在Antsirabe附近,為3.9 t增至8 t,在北部的Andapa,一家私營公司(SOAMA)報導,農民採用高產品種和“最佳”施肥的產量為6.2 t/hm2,27戶農民採用SRI的產量達10.2 t/hm2。另一家公司(FITABE)報導,在西北部Marovoay附近,農民應用“現代化”栽培法的產量為4.8 t/hm2,SRI法為7.1 t/hm2。
在Ranomafana附近,有些農民能很有效地運用SRI技術,他們的產量每公頃是14~16 t;在Fianarantsoa地區一些農民獲得的產量更高。1999年5月,N. Uphoff與馬達加斯加農業研究和推廣局的一位研究員B.Andrianaivo(曾在國際水稻研究所培訓過的農藝師)訪問了在Soatanana附近的一位農民,他在0.125 hm2的土地上收穫了2740 kg稻穀,折合每公頃21 t,這是該國平均單產的10倍。這位農民是第6年運用SRI,已非常熟練地掌握了該項技術。由於施用了大量配製良好的堆肥(40 t/hm2),達到如此的超高產是可能的。從近乎海平面到海拔1 200 m以上以及在多種土壤類型中都取得了上述的增產,儘管以排水良好的土壤產量最高,但這並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在馬達加斯加大多數土壤都很貧瘠。
在其他國家有類似產量結果的證據。1999年中國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用不同的株行距(20 cm20 cm到30 cm30 cm)進行SRI試驗,產量為9.2~10.5 t/hm2,後者是稀植的產量。印尼農業研究和發展署在Sukamandi水稻試驗站首次試驗的產量為6.2~6.8 t/hm2(1999年旱季),第2次試驗達9.5 t/hm2(1999~2000年雨季)。
菲律賓和柬甫寨的非政府組織報導,他們與小農合作,採用SRI方法,第1年就增產1倍以上(分別達5~6 t/hm2),由於植株的這種生長方式和抗蟲抗病,農民非常渴望繼續應用SRI,因此對SRI的評價正在高漲。2000年,國際水稻研究所和世界農業研究和發展署在進行SRI試驗,斯里蘭卡許多農民在其農業部的鼓勵下亦在採用SRI。
2.基本觀點
SRI發現並證明能幫助水稻實現其真正產量潛力的一些重要栽培方法,而這種潛力被以前的栽培措施掩蓋了。SRI所立論的基本觀點是:
a)農民首先應瞭解這些觀點,然後選用和評估適合他們自己條件最有利的具體措施。
b)SRI通過改變對土壤和水分的管理措施,改變稻株的結構——根和分蘖的密度和數量,使它們變得更高產。
c)為使稻株更高產,它們必須每株有更多的分蘖、更多的有效穗、每穗粒數更多、籽粒更大。
d)如果水稻是稀植而不是密植,它們就有較大的生長空間,能獲得較多的陽光和空氣,從而能產生更多的分蘖,這些分蘖大多數會成為有效穗。同時,生長空間大,其根系發達,能更好地從土壤中吸取養分。
少株稀植,每個植株都能茁壯成長,從而就可能生產出更多的稻穀,雖然這有點出人意料。為了使地上部分生長良好,地下部就必須要有強健的根系。SRI的“訣竅”是每個植株地下部分要有強大的根系和地上部分要有較多的分蘖、葉片和穀粒。
e)密植叢栽,不僅浪費種子,而且個體變小和生產力低。栽較多的植株並不比栽較少但生產力高的植株有利,栽植老秧也消耗其潛力。
採用SRI方法,每個單株很容易獲得50個分蘖,有些農民用此法得到了多達100個以上的分蘖。農民在每個有效蘖上能得到200粒穀,最好的農民多達400粒。這不是奇跡。這是來自於對植株、土壤、水份的良好的管理,使其生長和產量潛力得以充分發揮的結果。
3.怎樣才能產生更多的分蘖?
應用SRI成功的關鍵是幼苗早插,通常秧齡不到15 d,甚至短到8-10 d,當秧苗只長出2片小葉時就移栽。如果插3、4、5或6周的老秧,就會大大喪失它們大量分蘖的潛力。
秧苗自苗床取出後,如果延遲移栽就會受到損傷,而應在拔秧後半小時內,最好15 min內即移栽。如果把秧苗插入本田而不是輕輕的擺放,秧苗就要消耗很多的能量來恢復根的生長,干擾其發育。早而仔細地移栽秧苗有助於在大田恢復生長且不會降低其高產的潛力,尤其要重視促進根系的強健生長。
4.怎樣促進根系生長強健?
4.1 首先是要栽單苗而不是象通常那樣,3—4苗或更多的苗叢栽
當幾根苗叢栽在一起時,它們的根必然互相競爭,這正如稻株與雜草長在一起一樣,為了爭奪養分、水份和陽光而相互競爭。稀植非常重要,至少間隔25cm以上,最好是正方形,以利除草,同時有利於接受更多的陽光和空氣。水稻稀植,如果土壤狀況良好,根系就有大量伸展的空間,特別是當它們沒有相互競爭的時候。單苗稀植,每平方米可以只栽10或16苗而不是50或100苗。獲得最高產量的是每平方米僅栽4苗即50 cm50 cm,水稻植株長得象灌木叢一樣。稀植每公頃可節約多達100 kg的種子,同時又能大大提高產量,因為稻株能產生更多的分蘖和籽粒。
4.2 影響稻根粗細和健壯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如何移栽很幼嫩秧苗的方法
秧苗直插,根尖會朝上,移栽後的秧象J字形。稻根為頂端生長,如果根尖朝上,在恢復生長之前,根必須改其在土壤中的位置,使之向下。這樣,幼弱的根就要消耗很多能量。SIR不直插秧苗而是輕輕地斜擺,使根平臥在濕潤的土壤表層,移栽後的秧象L形而不象J形。這種L形狀的秧苗,根尖易往下紮,且耗能少,有利長出更多的新根和促進分蘖。
4.3 另一個與水稻常規栽培措施不同的主要特點是稻田不連續不間斷地建立水層
這種革新與移栽幼小苗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水稻在生長階段僅需濕潤而且水份不飽和的土壤,稻田應間斷地幹到開坼,這一點與多數人對水稻的觀點大相徑庭,但這是正確的。SRI的一個重要發現是水稻並非水生植物。雖然水稻能在淹水條件下生存但難以茁壯。水稻在淹水條件下不如根能直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時生長良好。有水層時水稻會對這種環境進行調節,根中形成小氣囊(通氣組織)使氧氣能從地上部分運抵根部。但這不是植物生長的理想條件,它干擾根所吸收的養分運送到分蘖和葉片。
SRI還發現,水稻抽穗、結實前,在分蘖和長葉期間,土壤僅需保持濕潤,但在生殖生長階段則要建立1—2cm的薄水層。很奇怪,間歇地排幹稻田,甚至每週一次,對水稻的生長很有利。這可使更多的氧氣進入土壤而達到根部。土壤水份不飽和時,稻根就需深紮以尋求水分。當稻根周圍充滿大量水份時,根就會變“懶”而不需要大量生長,因而限制了它們從土壤中吸取養分的能力。
當水稻進入抽穗開花期,稻田須保持1—2cm的水層,以支持谷粒形成。收穫前25 d左右要徹底排幹。(對這個問題,本人與N. Uphoff教授面談交換意見時,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在成熟前7 d左右斷水為宜,他同意我的觀點。)
稻田不長期建立水層,會滋生雜草,因此應盡力消滅雜草使它們不與水稻爭奪養料和水份。農民可使用一種很簡便的手推除草器(狼牙棒)進行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應在移栽後10—12 d進行,兩周後至少要再中耕一次。這樣一方面可消滅雜草,另一方面可使更多的空氣進入土壤為稻根利用。在始穗前再中耕除草1—2次(總共3—4次)能給土壤增加更多的氧氣,這一點比消除殘餘的雜草更重要。增加中耕除草次數能大大提高產量。
4.4 由於化肥價格昂貴,農民買不起,而且有時供應不及時,因此SRI建議用堆肥或廄肥
由於採用SRI法的產量非常之高,就必須增加和補充土壤中的養分。施用堆肥和廄肥來肥沃土壤,可改良土壤結構,因而能促進根的生長。堆肥釋放養分比化肥慢得多,因此這種肥源對植物生長更加有利。
製作堆肥和施入稻田很費工夫,但經驗表明,這對農民是有利的投入,因為質地好的土壤有利於根系生長和最終表現良好。增施化肥通常能提高產量,但化肥並非有機肥的良好代替品。
以上是改革水稻生產的基本觀點,一旦你瞭解到怎樣能促進水稻長出強大的根系以及產生更多的分蘖,其自然的結果就是你的稻田能產出更多的稻穀。
5.需要——逼迫型對N的吸收
現在已知水稻對N的吸收效率很低而且在多量施化學N肥時會有極顯著的報酬遞減效應,施入稻田的N只有30%-40%為稻株所吸收。Kirk 和Bouldin的研究指出,N的吸收率與根表面周圍N的濃度無關。稻株對N的吸收具有很複雜(意即尚不知道)的機制,當稻株內部的N充足時,它會下調對N 的吸收能力,而當它很需要時就會上調這種能力。
由需要來推動N的吸收比由供給來推動更加重要, 這種模式可以解釋施N 的低效率和報酬遞減效應。我們一直過高估計了植物對N 的需要,很可能是由於我們太致力於對N(低效)的供應。看來,當需要時水稻能從根際得到足夠的N,植株的生長主要不是受制於N肥的施用。採用SRI措施,植株的分蘖和根系呈指數的方式快速增長,這種生長模式可造成對N相當大的需求,從而使根系上調吸N的能力以滿足其需要。
6.SRI的栽培措施
SRI在以下幾點改變傳統的植物——土壤——水份——營養管理方式:
a) 不栽3—4周或更長秧齡的壯秧,而是栽8—12 d秧齡,僅長出2片小葉,單根且種子還附在其上的極幼嫩的小苗。如果移栽非常仔細,很快就會返青。此法能保持水稻極大的分蘖潛力,每株30—80個分蘖,如果和其他SRI措施配套的話,甚至可多達100個以上。
b) 不是每穴3—4苗或更多的苗叢栽,而是每穴栽1苗。這意味著沒有多苗根系之間的競爭。種內競爭對植物的生長並不比種間競爭(例如雜草)更有利。這樣做的結果是根系十分發達。
c) 不密植而是稀植。這會使根系的發育加強,產量提高,因為稀植使分蘖大大增加和籽粒充實度大大提高。但應注意合理稀植而不是越稀越好,因為追求是單位面積上的產量而不是單株的產量。
SRI採用正方形而不是條形栽植。最適的距離視土壤和其他條件而定,但最好是從25 cm25 cm開始,根據試驗,或加大或縮小。最高的產量是插50 cm50 cm(每平方米4株)。
d) 在整個生長期,稻田不建立水層(有水層一直認為是獲得高產所必需的條件),而是在營養生長期保持濕潤但不淹水,實行間歇地“輕度”灌溉,土壤水分決不飽和。據N. Uphoff等觀察,如果讓稻田不時地乾燥幾天,達到表面開坼,有助於根際通氣,從而使水稻生長良好。
SRI水分管理制度很難使人接受,因為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水稻是一種水生植物”。但是,根據N. phoff等的觀察,水稻雖能在淹水條件下生存但卻不能茁壯成長。淹水使土壤不通氣,稻根易缺氧。眾所周知,在淹水條件下水稻的根在抽穗開花期會早衰。但是,這一直被視為是“自然的”,這種條件是否對水稻有利從不提出疑問和評價。
印度的科學家在水份飽和與不飽和的土壤種植同一高產品種(台中本地1號)發現,在稻穗分化後和谷粒形成及灌漿開始時,在淹水條件下78%的根退化了,而在排水良好土壤中,根不退化。很難想像在開始生產谷粒時如此大量的喪失根的能力不會對產量有負作用。
N.Uphoff等的研究表明,用SRI方法在通氣條件下種植水稻,根系發育特好。從土壤中拔出稻株所需的力,常規法栽培一叢為3株的是28 kg,SRI法一株為53 kg,幾乎是前者的6倍。
e)SRI須進行幾次中耕除草。在孕穗前至少2次,最好是4次。對76戶農民的調查資料分析發現,在中耕2次以上的基礎上,每增加一次中耕除草每公頃可增產1—2.5 t。
f)施用堆肥。 每公頃產21 t稻穀的施用量為40 t/hm2,在種前作(旱作)時施下。
7.產21 t/hm2的有關資料
a) 面積:0.125 hm2。
b) 品種:台中16選系,生育期120 d。
c) 插植規格:50 cm50 cm,幼嫩單苗淺栽。
d) 產量結構:每株80個分蘖,70個有效蘖,每平方米280有效穗,每穗實粒數260粒,千粒重29 g,每穗穀重7.54 g。
(本文摘譯自美國康奈爾大學N.Uphoff教授的有關文章)
陳義松團長提供訓練下田腰腿力的簡易運動(當然也是促進消化很好的腹肌運動)
躺在床上,手上向伸直,手順時針、逆時針各旋轉100下,腳也是如此,早晚做效果更好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