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糧食恐慌

嵌入:
文字-A A +A

【現代糧食恐慌】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志昌

一個偉大文明的毀滅,
不是因為戰火,
而是饑荒。
《大崩潰》--Jared Diamond

台灣會有糧荒嗎?糧食缺乏造成恐慌的情形,會不會在台灣發生?現代糧食恐慌,從早期糧食缺乏的「沒得吃」,轉變成為食物污染的「不敢吃」,它以雙重面貌現身社會,形成的原因交錯複雜,一些充滿危機的訊息,已經在我們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忽略,不知潛藏的隱憂。

 

我們的島 節目

首播:2008-10-20(一)  22:00
重播:2008-10-25(六)  10:
00

內容:

研究人類歷史的學者賈德‧戴蒙指出,許多偉大的文明,饑荒導致文明崩潰,甚至種族滅絕,人類世紀如同一部挑戰饑荒的歷史。在台灣,一個富裕的國度,總覺得離饑荒相當遙遠,甚至有些危言聳聽,但是一些統計數據,說明一些事實。

 

從糧食消費的統計圖表中,可以看見世界糧食的多元化,其中穀類只佔需求的一小部分,台灣更是遠低於其他國家,現代社會的糧荒危機,已經不能只建立在稻米、小麥等穀類的供應上。國內研究糧食生產的申雍教授,分析台灣糧食的自給率時指出,依照糧食熱量來計算自給率,政府只以稻米一項計算,宣稱糧食自給率高達九成,但是加入其他糧食綜合計算,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其實不到三成,多數的糧食必須向外購賣。台灣高度依賴國際糧食供應,憑藉著貿易順差來購賣糧食,一旦國內經濟衰退,或是國際糧食缺乏,台灣將陷入糧食恐慌的危機。所以現代糧食恐慌的危機,在台灣依然存在,面對糧荒世紀的來臨,台灣的真實景況?值得大家關心。

 

台灣以農立國,總覺得食物不缺,但城市裡的居民,總是不知農村的實景,特別是在一場颱風之後,造成損害的嚴重。颱風的侵襲,成為糧食供應的隱憂,哈格比颱風過後,霧峰的菜農,看著泡過水的蔬菜,抱怨無菜可收的困境。颱風帶來雨量,但是防洪的機制失靈,加大了災情,讓洪水無情肆虐。短期作物的蔬菜,可以迅速恢復,提供城市居民的需求,但是長期耕耘的稻作,無法恢復耕種,只能等待明年。

辛樂克颱風來襲,造成台灣中部嚴重的水患,許多稻田遭到損害。風災後,前來查看的農民大嘆,還剩一個月就可以收成。遭到水患侵襲的稻田,結出的稻穗被農民笑稱是空包彈,產量劇減,可以收成的稻穀,只有原來的三成。

 

但是,更驚人的事實卻是,台灣每年八、九月的風災水患,正是二期稻作收成的季節,災害讓稻作無法收成,或是品質太差無法銷售,許多農民手上,還放著去年的穀物。2008年的二期稻作欠收,創下24年來最嚴重的紀錄,二期稻作的欠收,造成米價高漲,農委會必須釋出公糧來平穩米價,連帶讓年年受災的農民,計畫放棄二期稻作,如此一來,台灣稻米將會大量減產。面對颱風的一來再來,稻作嚴重受損,農民無奈,大家群聚著討論災情,也不管成群的麻雀啄食稻作,農村的蕭條,無異雪上加霜。

 

颱風的災害,每年造成損害,讓糧食供應吃緊,但是在農業專家的眼中,長期的氣候變遷,才是影響台灣糧食供應的最大危機。台中農改場的廖君達研究員,在颱風過後,查看台中地區稻米染病的情形。在病菌之外,蟲害的發生,也隨著氣溫升高,有擴大和加速的跡象。氣候的暖化,加大作物病蟲害的問題,但長期氣候變遷的趨勢,更成為台灣農業生產的潛在危機。在台灣氣溫分布的模擬圖中,因為氣溫升高,帶來的氣候與降雨將會產生變化,連帶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與產量。

 

氣候變遷的問題,不僅發生在農業層面,2008年二月的澎湖魚群大量死亡事件,造成漁業資源的重大損失。大量死魚浮現海灘,重創近海漁業經濟,專家學者研判,應該是氣候變遷下,中國寒潮侵襲所造成。氣候的異常變化,重創生態環境,連帶影響人類的食物來源,但在人類歷史上,糧食恐慌的發生,很多並非自然災變所導致,而是人為因素所造成。

 

在國際貿易的觀念下,地球像是一個大農場,每個國家可以透過交易,購得所需食物、原料,但是這樣的貿易邏輯,通行在平穩時期,一旦經濟衰退、農作欠收,地球大農場就會產生供需危機。台灣每年進口五百萬公噸的玉米,其中大部分,是做為畜牧用的飼料玉米,提供牛、豬、雞食用,再轉成肉類食物的來源。台灣高度仰賴國外進口玉米,讓許多畜牧農民隨時繃緊神經,注意國際玉米的價格波動,因為這攸關養豬的成本。最近幾年,美國等玉米輸出大國,將玉米大量轉做生質能源,造成國際玉米缺乏、價格飆升,在搶購囤積下,品質開始下滑,連帶影響畜牧動物的生長。

 

國內飼料玉米需求度高,為何沒有大量耕種?深入田間調查,台灣飼料玉米生產量極小,一年僅有五千公噸,由於獲利不多,多數農民不願種植飼料玉米。農民為了提升競爭力,寧可多花一些心力,轉作有機的食用玉米,確保玉米價格。 面對飼料玉米危機,國內開始推動休耕農地種植玉米的調整措施,然而多數農民寧可領休耕補貼,也不願多花心力去種玉米,造成農地閒置,糧食仰賴進口的怪異現象。

 

生產成本高,一直讓台灣的農作物無法在國際競爭,最後只好選擇放棄,全數仰賴進口。在台灣,許多農業生產者,透過技術改良,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加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力,讓農業不必受到外國的操控。一間碾米廠,出產品質優良的香米,巨大的廠房中,完全依賴電腦化控制的自動生產,如同歐美先進國家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23

我們的島

加入時間: 2007.04.23
403則報導
377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0:31

雲端探險-紐西蘭步道解密

2013-12-08
瀏覽:
5,827
推:
30
回應:
0
0:31

污染農地的希望

2013-12-02
瀏覽:
5,209
推:
34
回應:
0
0:32

地熱之島

2013-11-24
瀏覽:
3,799
推:
0
回應:
0
0:34

能源時代-德國節能向錢衝

2013-10-27
瀏覽:
3,959
推:
21
回應:
0
0:32

能源時代-德國廢核之路

2013-10-20
瀏覽:
4,122
推:
2
回應:
0
0:35

丹麥的承諾與挑戰

2013-10-13
瀏覽:
3,759
推:
13
回應:
4
0:30

保住一片林

2013-10-06
瀏覽:
3,328
推:
27
回應:
0

核燃料的進退兩難

2013-10-06
瀏覽:
2,853
推:
1
回應:
0
0:32

小島‧大媽祖

2013-09-29
瀏覽:
3,167
推:
88
回應:
0

梨農怨

2013-09-21
瀏覽:
3,522
推:
1
回應:
0

現代糧食恐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5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5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