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山服團 義診關心原住民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Img_0112 【記者馮牧群報導】「我們就像朋友一樣。」台北醫學大學山地社會醫療服務團團長莊鴻宇說。他認為,北醫山服團並不只是去服務的,而是相互交流。

北醫山服團成立於一九九二年,以南投縣仁愛鄉做為長期耕耘的定點。醫療隊是以「義診」的方式,請醫師上山為當地原住民診療,也替兒童做健康檢查,每位原住民都有自己的病歷,由山服團員製作建檔,以便建立病史。義診所需的藥品,是平時山服團員跟藥廠募來的,其中以原住民較常使用的高血壓、痛風方面的藥品居多。而原本每年暑假出隊一次的醫療隊,在九二一大地震後,也增加了寒假的出隊。

在醫療隊替原住民舉辦義診的同時,原住民的長老們也會給山服團員們「母語教學」,彼此就像朋友一樣的相處。目前北醫山服團規定大一團員只能參與舉辦當地國小的育樂營,大二才能加入醫療隊服務。莊鴻宇說,這樣團員才能先與當地民眾培養感情,到了第二年,對他們的了解夠深入,自然就會知道他們需要哪方面的幫助。對於行動不便、坐輪椅的病患,醫療隊會進行「家訪」,以方便病患;在夜晚,醫療隊就挨家挨戶的替老人量血壓並紀錄。

回憶起去年醫療隊曾接觸過的一位小朋友,莊鴻宇相當難過,當醫療隊抵達仁愛鄉時,那位小朋友已經蛀牙到發膿,無法說話,醫療隊只好趕緊與家長溝通,希望盡快帶他下山接受根管治療。

為了帶給當地小朋友歡樂和正確的文教、衛教知識,山服團也舉辦育樂營,以北醫學生的專業知識教導小朋友一些衛生觀念。與平地不同的是,部落小朋友活潑好動,因此山服團的教學活動並不是將小朋友由室內帶到戶外做活動,而是在教室內進行相關課程。

北醫山服團團長莊鴻宇說,部落裡的大人白天都外出工作,把小孩留在村裡,而且家長普遍都不重視教育,認為孩子「一直玩也會長大」,因此,與其讓小朋友四處遊蕩,山服團希望把他們集合起來一起照顧,於是舉辦了育樂營,將小朋友集中上課。

仁愛鄉有不少孩子的成長環境都令莊鴻宇感傷,他提到,某次有個叫「阿梅」的女孩,詢問山服團未何遲遲未到他們家家訪,經了解之後,才知道她的不幸際遇。阿梅的家境清寒,姊姊與媽媽都離家出走,爸爸因此失志,每天藉酒消愁。但是山服團能做的很有限,只能多與阿梅聯繫,聽她訴苦。

「像這樣的故事在當地實在是很多,但這也是驅使我們出隊的動力。」莊鴻宇感嘆的說,每次出隊之後,都會為當地一些情形感到難過,像是少數以前照顧過的小朋友,現在都成了不良少年,而山服團的工作之一,就是避免讓這種事情發生。他還說,雖然每次上山都累到不行,但在一次次的出隊當中,漸漸建立了團員間的夥伴情感,也和當地培養了深厚的感情,最後反而無法自拔,不想離開部落。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88則報導
2,293則影音
71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11

「小星與空空鳥」 提升幼兒身體自主意識

2024-06-24
瀏覽:
1,669
推:
0
回應:
0
2:37

田曉雯克服身障打桌球 打進帕運奪牌

2024-06-21
瀏覽:
3,962
推:
0
回應:
0
3:16

泡泡龍畫家 徐若鈞以繪畫超越病痛

2024-06-19
瀏覽:
3,885
推:
7
回應:
0
2:21

AI生成圖像 幫長者回溯生命故事

2024-06-17
瀏覽:
3,875
推:
6
回應:
0
2:29

王富美浪浪家園 給受虐傷貓狗一個家

2024-06-16
瀏覽:
3,746
推:
0
回應:
0
1:41

吳長綱創建AI影像辨識app 成為視障者的雙眼

2024-06-14
瀏覽:
5,715
推:
8
回應:
0
1:33

現流冊店 台灣文學與獨立音樂的巧妙交集

2024-06-12
瀏覽:
4,566
推:
0
回應:
0
2:58

從她到他 阿塔男孩Deven走出跨性別之路

2024-06-07
瀏覽:
3,839
推:
0
回應:
0
2:11

林芝創造林下經濟 瑪吉姆姆的藥草之路

2024-06-03
瀏覽:
4,960
推:
1
回應:
0
3:17

美人魚兒歌 啟發兒童尊重多元性別

2024-05-31
瀏覽:
4,104
推:
0
回應:
0

北醫山服團 義診關心原住民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62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