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稅人被妖魔化 限制出境侵害人權

文字-A A +A

欠稅人被妖魔化 限制出境侵害人權

【記者周瑞雨/台北報導】據統計台灣有一萬八千多稅災戶遭到限制出境,弱勢欠稅人被妖魔化,稅捐機關不僅將資產凍結,無力償債者還加上限制出境的雙重處罰,被學者批為擄人勒贖,嚴重侵害人權。台灣已經實施國際人權兩公約四年,國際人權專家也認定欠稅限制出境違反兩公約,然財政部原來答應要辦聽證會修法,後來卻於102年12月23日改成沒有實質效力的公聽會,委託學者再做研究,分三階段修法。民間團體痛批財政部的官僚態度及牛步化,無異是欺騙大力推動兩公約的總統與立委,讓他們失信於民,有這些官員扯後腿,難怪總統的民調只剩9%。

  欠稅人一定是有錢不繳、故意逃漏稅,破壞國家財政公平嗎?學者專家指出,因為台灣稅制的不完善,讓財政部可以有自行解釋法令的空間,然而他們卻常為稽徵的方便或有利國庫考量,而做出逾越母法立法精神的解釋。稅捐機關可以自行認定納稅人的所得性質,動輒補稅及加罰數倍,無力繳清欠稅的民眾比例非常的高。東吳大學法律系陳清秀教授就提出一個案例,一個遊民被當成虛設行號的人頭負責人,因此欠稅,遊民死亡時沒有子女,只有兄弟姊妹,稅捐機關連這些兄弟姊妹都給他限制出境。陳清秀說,遊民對公司財產能夠有支配權嗎?他根本只是一個人頭而已,人頭死亡了還不放過他的兄弟姊妹,這感覺就是傷及無辜。陳清秀指出他個人在行政院擔任訴願委員,看了很多案件都很痛心,但是他只有一票,孤掌難鳴,真心希望稅捐機關從源頭改變這種侵害人權的作法。

  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陳志龍教授指出,稅法法條裡找不到人權,找到的只有妖魔,欠稅戶被妖魔化,「也就是說看到你就不順眼,你就是要來證明你沒有欠稅,證明你可以自由。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陳志龍呼籲稅務機關要大破大立,趕快參考先進國家的稅制重新建立建全稅制的骨架,才是真正講賦稅人權。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蘇友辰也主張將欠稅限制出境惡法廢除,他表示,這並不是要保護所謂逃稅的大戶,而是普羅的納稅義務人!他認為弱勢者如果用這兩種保全處分(物的保全與限制出境),物的保全根本提不出來,然後又被限制出境,老實講是雙重處罰;再加上很多案件還在訴訟當中,國家的債權都還沒確定,就用雙重處罰,只是為了國家確保稅收,也是不恰當。

  中正大學黃俊杰教授提出一個研究結果指出,從101年到102年12月25日,人民被限制出境之後,所欠稅款的徵起率只有1.52%,表示欠稅限制出境是一個沒有實益性的法,應該考慮把它刪除。黃俊杰指出,限制出境的對象除了本身就是實際收入者,也有可能是被選定為納稅義務人或法定的納稅義務人,但他本身卻不應該負有這樣的一個債務,卻因而被限制出境,甚至也包括本稅的補稅跟罰鍰。黃俊杰認為這是不對的觀念,基於無責任無處罰(類似刑法無罪推定原則),裁罰的數額也不能夠列入限制出境的稅額的計算。
    
p1:東吳大學法律系陳清秀教授指出欠稅限制出境的作法傷及無辜,許多案例令人痛心,真心希望稅捐機關從源頭改變這種侵害人權的作法。

p2:中正大學黃俊杰教授指出,欠稅限制出境的稅款徵起率只有1.52%,表示欠稅限制出境是一個沒有實益性的法,應該考慮把它刪除。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Pei Wen

為了保護普羅的納稅義務人,我同意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蘇友辰所主張的「將欠稅限制出境惡法廢除」!

0

加入時間: 2010.07.04

沈香grabb

加入時間: 2010.07.04
978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超徵稅收還全民 敗家部長快下台!

2018-04-10
瀏覽:
4,718
推:
32
回應:
0

小志工推動法稅改革 沒有人是局外人

2018-04-10
瀏覽:
3,960
推:
12
回應:
0

600元罰單忘了繳股票慘被賣 科技人被當刁民?

2018-04-09
瀏覽:
4,816
推:
11
回應:
0

好稅——為下一代許個美好未來

2018-04-09
瀏覽:
4,098
推:
5
回應:
1

人權保障是稅捐核心 全民催生良心改革

2018-04-09
瀏覽:
3,383
推:
12
回應:
0

法稅嘜膨風 愛民愛鄉愛國園遊會熱鬧登場

2018-04-08
瀏覽:
3,500
推:
5
回應:
0

蘭嶼吹起稅改風 全鄉村長百分百連署

2018-04-08
瀏覽:
3,774
推:
2
回應:
0

欠稅人被妖魔化 限制出境侵害人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50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50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