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文館館長李瑞騰四年有成-台文館下一個十年出發

2014/01/17 08:44
2,121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台文館館長李瑞騰四年有成-台文館下一個十年出發

新聞稿

從92年10月17日開館至今,國立台灣文學館10年有成,累積了10餘萬件館藏,舉辦過200多檔展覽,500多種出版品,在新的一年並研擬第二個10年發展目標。以研究領域而言,終極目標是成為全球的台灣文學研究重心、文學資源整合中心、文學出版開拓核心。展覽部分的業務重點為,推動建置台北分館、籌劃兩檔常設展、4檔國際交流展。公共服務的重點將放在成立創意服務推動小組,發展分眾分齡之服務設計,提供令人感動的服務。

照片

台文館館長李瑞騰四年任內,共寫了一百二十多篇的序。(台文館提供)

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從中央大學借調來館屆滿四年,完成階段性任務,將於2月1日返回學校。他在台文館成立十週年之際,帶動全館擬訂第二個十年發展計畫,盼能為台灣文學館的永續發展打造可大可久的人文偉業,依照研究、典藏、教育、推廣及服務等面向,擬訂未來的發展方針。

李館長指出,由於國內外情勢不斷轉變,且政府預算逐年減少,這項計畫評估未來環境變化,內部資源情況,並呼應政府文化政策的泥土化、國際化、雲端化、產值化等四大核心目標,從而描繪發展願景、使命、目標、藉以導入組織的重要策略計畫。在優先發展課題方面,在考量各種環境因素下,未來10年將優先於文創商品推動與行銷、文學推廣教育往下紮根、國際交流、文學業務推展合作國際化、文學史料、文學專題、文學出版、第三期文學常設展、空間利用持續發展、開拓財源、人力運用機制轉型等領域。

就研究領域而言,自2014年到2023年10年間,預定以文學史料、文學資源、文學出版三大區塊進行。文學史料為人文基礎工程的延續拓展,包括古典文學資料考掘整理,如戰後古典文學文獻考察、民間文學大全;類型資料如區域文學史書寫等,以此作為在地化的根基。文學資源的重點是人文思想雲端化、國際化。由「台灣文學網」作為共享平台,串聯各資料庫,由台文館作為核心,向外部連結。

在展覽部分,為了增設新的館舍據點,擬於台北尋求交通便捷,又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築空間,結合臺北既有藝文資源,建立一軟硬體兼備的文學空間,並結合文化部相關附屬單位之資源,提供民眾一處多元參與文學、親近文學的場域。

台文館開館迄今10年共推出3個常設展,第一期常設展為「舊建築新生命」暨「台灣文學的發展」常設展,展期自2005年2月20日至2011年8月7日止;第二期常設展為「舊建築新生命」常設展與「台

灣文學的內在世界」複合式常設展,展期自2011年10月22日起至2016年10月21日,,其中展覽室B則為常設展中的動態特展,每年展出2檔與常設展相關之主題特展。有鑑於過去在有限的展覽空間下,設置了2個常設展,大大影響展覽檔次的豐富性與多元性,故邁進第2個10年後,台文館將回歸單一常設展的設置模式,並在未來的10年,迎接2017年第三期、2022年第四期常設展的到來。

 

在國際交流展部分,台文館10年間共展出4檔國際交流展覽,包括:2006年「走向人民—俄羅斯文學三巨人特展」、2007年在日本神奈川展出「台灣文學館の魅力」、2010年「文學拿破崙—巴爾札克特展」,以及2012年的「鼓動的世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鈞特‧葛拉斯特展」。第2個10年,原則上為2年一檔國際交流展,「引進」國外文學作家與主題展以及「輸出」台灣文學與作家展輪替辦理,期待可以採用兩館互展的模式;另外,也儘可能放眼全球,使國人得以擴大國際視野。

 

在公共服務的部分,將發展分眾分齡之服務設計,提供令人「感動」之服務,舉例來說,數位世代可以APP導覽系統建置;樂齡族群注重的是無障礙、科技親近性、展版字體放大等等,另外為落實文化平權,應重視身心障礙者、原住民、新移民等特殊觀眾服務方案,使台灣文學館成為可親近、可探索的博物館文化空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