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讀《恆先》,窺見文化本源(一) 銀髮游藝

2014/01/26 22:47
1,84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好的訊息廣為傳播。以下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以下簡稱上博簡)經考證推斷,其年代約為西元前三百年左右,應屬戰國時期之遺物。內有文章被隸定篇名為《恆先》者,可視為先賢理性思維的作品。

照片

 

透過閱讀、分析,這篇原來以戰國楚文字書寫的文章,讀者會發現,先民們周密的以自身,對所處世界的種種觀察,加上因為身體力行所產生對生命的深刻體悟,構思出解釋身處世界的自然生成概念,並希望這概念能對所有人,提供有用的生活指導原則。

這篇文章所提出的概念,或許不是一蹴而成,但其主體思維,明顯的是建立在對自然世界的精細觀察,與嫻熟運用而產生。因此,必然遠早於儒、道以至於諸子百家的理論生成之前。

以篇名的‘恆’字為例:

文中‘恆’這個字的寫法,與成書時相差三、四百年,許慎(以下簡稱許氏)所著《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中所描述的古文寫法相同。
說文解釋‘恆’字說:

恆(參看圖一,a)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閒上下。心㠯舟施,恆也。  恆(參看圖一,b),古文恆,从月。《詩》曰:“如月之恆。”

該條文將篆文、戰國楚文與今日所用楷書的‘恆’字等同起來。其中有學者認為戰國時期楚文‘恆’字的特殊寫法來源不明。但是,在仍保留有大量古代發音的閩南語的文讀發音中,‘外’字與‘月’及‘越’二字卻僅在發音韻尾有所不同。前者為平聲,後二者為入聲,所以發音相近。筆者因此臆想:‘外’的造字原意可能便是表達古代戶外祭月的事實,所以是以‘月’符和‘卜’符組成,而‘月’符同時作為音符。而這,或許就是楚文‘恆’ 字的由來。也因此,能進一步的將這些字的源頭,連接到了甲骨契文的‘恆’字(參看圖一,c)。

不過,想瞭解說文這條釋文,顯然又需要先知道許氏所說“常”的意思。他解釋説:
下帬也。从巾,尚聲。

比說文晚了約一千八百年,段玉裁(以下簡稱段氏)的《說文解字注》(以下簡稱說文注)對此則進一步加以說明:

下帬也。釋名曰。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皮弁。服素積。玄端。玄裳,黃裳,襍裳可也。禮記深衣。續衽鉤邊。要縫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廢矣。从巾。尙聲。从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爲經常字。市羊切。十部。
看來,段氏認為許氏所用的“常”是一種引伸用法,而作經常解。可是,讀者應該非常清楚的可以察覺到,對大多數的現代人來說,段氏由注解“常”為裳,到認定其為引伸用法之間,有一思路上的模糊過渡。

這個問題,是可以在《禮記》玉藻篇中找到答案:

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袪.縫齊倍要.衽當旁.袂可以回肘.長.中.繼尺.袷二寸.袪尺二寸.緣廣寸半.以帛裡布.非禮也.士不衣織.無君者不貳采.衣正色.裳間色。 .君朱.大夫素.士爵韋.圜.殺.直.天子直.公侯前後方.大夫前方.後挫角.士前後正.

這段文字所說的,是周代對服飾的型制與使用規範。與說文用“常”字來解釋‘恆’字的相關重點有二:一、是任官的人上朝﹙朝玄端﹚與退朝﹙夕深衣﹚所著服飾不同;二、是地位職等不同,形制顏色也各自不同﹙君朱.大夫素.士爵韋﹚。當時,上衣或因特殊需求而會作些許的增添變化,但下裳對同一職等言則是固定不變的。

透過對《禮記》玉藻篇的瞭解,讀者因此可以揣測許氏的說法,是借用為官者每日穿著服裝的往復固定,作為表達了‘恆’字的第一層涵義,就是:生活中一再重複見到的事物(常,裳);以及由此引伸出的第二層涵義:因為心的使用,因此產生生活中反復見到的變化,有其可能的運作法則(心㠯舟施)。經由許氏所稱古文字的存在,讀者由字的構造更可以推知,古人透過觀察並體會月亮定期的固定變化,所以更進一步擴展出第三層涵義的解釋:天、地、日、月、星辰等所存有的器世間的狀態(如月之恆)。

由於甲骨契文‘恆’字(圖一,c)的發現,上述關於‘恆’的第三層涵義與概念的存在時期,便一下子遠推到最少早於許氏一千餘年前。如果考慮現存的歷史文獻資料,並認識到需要透過精密觀察月亮律動法則的陰曆發明及其使用,應更遠早於已知出土甲骨文字的年代,或許更適當的看法應該說,許氏為了解釋遠古以來早已存在的第三層涵義的概念,而創造出上述第一與第二層涵義的解釋。

單就前兩層涵意來看,許氏所處的時代,‘恆’字所表達的就不單純只是時間相關的久遠概念。連帶著的,應該是如:「心以舟施」,對這一隱藏在律動現象背後的原理,企圖所作的解釋。實際上,當讀者檢視已知的甲骨文字時,便會找到可能類似的訊息。甲骨契文有另一與此明顯相關的字(參看圖一,d)。這個字以強化弓絃的形體,很清楚的表示月在天地間的變化,有如弓弦的張而復一般。這個字的產生,可能正是為了強化「圖一,c」字表達不足之處。同時,也暗示著月由盈而復虧間,背後存在不明的自然力量。有趣的事是,「圖一,c」字的使用顯然延續到戰國末期,而「圖一,d」字在金文中已難覓其蹤,其原因不明。但這或許正反應出「圖一,c」字的相對容易刻契、書寫使然。雖然如此,「圖一,d」所要表達的概念仍然是留存了下來。因為段氏在---『如月之恆』---文句後所加注文:

《傳》曰:恆,弦也。按,詩之恆,本亦作(圖一,e),謂張弦也。月上弦而就盈,於是有恆久之義。故,古文從月。

明白指出,或許(圖一,e)正是源自於「圖一,d」的後起之字。
透過上述推測,讀者因此應該可以理解到,至少從商代中期起直到漢代初期,‘恆’字所代表的概念主體,是以人有限的形體生命,來看其所處世界的狀態,而認為天、地、日、月、星辰等是不會消逝而永久存在的。而這些永存物質,並非一成不變的展現在人的眼前。卻是令人眩惑的,各自表現出獨有的律動變化。並且,這些變化,似乎暗示著自然界背後隱藏著令人畏懼的神秘力量,能驅使這些永存物質作出規律行為。

古代的思想家可能懷著上述的理解,構思出《恆先》一文中的思想,來合理化他們所認知的自然世界,及其運作的模式。並希望藉此,指導人們運用其中推構出的自然運作法則到日常生活之中。期望使人的世界能穫得最大的利益。

《恆先》一文,因此以『恆先無有』推想人類生存世界尚未形成前的狀態,開始依序鋪陳展開,主論天道,說明世界生成的道理。

文中稱:『天道既載,惟一以猷一,惟復以猷復。』(第9簡),

明顯的,這是後來道家宣稱「志氣一而神動」,修煉法的要訣;

也是後來分化出儒家,持天理以修、齊、治、平的圭臬。

而文首說:『恆先無有,樸、靜、虛』(第1簡),以及文中『智既而荒思不巔』的論述(第5簡),則明顯更是後來道家著力用功的途徑。

文首論『無有』,而文尾說『用有』(第13簡),
在儒家便是:知機而動,順天應人概念的來源;
在道家則是:待天時而順自然的「無為而有為」想法的總綱目。

《恆先》以靜、虛是萬有的起點,因此,儒、道皆求靜。
但道家,持靜以待 天道入心;
儒家,持靜以待 人的心中有所得。
前者偏於「天之動」,後者求於「人之有以動」。
所以,道家外顯天用,而離世;儒家則彰於仁人愛物,而入世。

《恆先》的論述,讓讀者看到先賢的理性思維,是純然以“人”作為本位,去統一一切自然的現象。因此,文句『濁氣生地,清氣生天。氣信神在』(第4簡),長期就是先人生命觀中「氣論」的主要內涵。甚且,再加上『自厭不自忍』(第1簡)論述自然力自我發動的說法,鬼、神因此也如同天下萬物般,成了自然生成的產物,只不過是具有某些強於人所擁有的能力罷了。也因此,傳統祭神、敬祖,主要是緣於感念父母乃至先祖,開創、發展後人賴以存續基業的恩德;以及族群中那些不畏犧牲,保護我族人民凜然義氣的英雄們。不僅如此,這也為總是被視為玄妙莫測的道家「道法自然」的終極說法找到了理性思維的根源。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