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帚社區新創意,設計起步推觀光
【記者柯伶穎、林昱均/彰化縣報導】 微煦的陽光,灑在小鎮的午後,黃澄澄的陽光輕輕地落在金黃的枯枝上。紅色磚頭倉庫內堆滿了一堆又一堆偌大把的掃帚草,白色毛皮帶點褐色的小貓在旁邊悠閒地巡視這個小莊園。「喀啦、喀啦」老婦人將一把掃帚草枯枝慢慢細心地捆住、一圈又一圈,綁好後再梳整、修剪,成為一枝竹掃帚。
雜草變掃帚 加工出口點成金 位在彰化縣福興鄉的這座小村落以前叫西勢村,現在又稱西勢里。因為當地先天氣候乾燥、土壤又因為靠海而有鹽化的現象,導致一般糧食作物根本無法種植。但居民無意間發現當地少有的一種雜草,學名是藜科地膚屬植物(Bassia scoparia),又稱掃帚栽。這種掃帚草,經陽光曝曬後,非常堅固耐用。於是當地居民就想到用紮線帶將曬乾的掃帚栽綁成竹掃帚,拿到市集販賣以求溫飽。
據當社區的執行祕書黃晟豐及居民林俊民表示,當地特有的掃帚文化,是因為村民仰賴糊口而隨之衍生,例如新居落成時,該戶一定要買一對新掃帚擺在家中,以顧新居;道路剛興建好時,居民會拿掃帚掃那條路,象徵把厄運掃走迎接幸運;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村莊會有拜掃帚神的活動,居民會演一齣掃帚神驅趕惡靈的戲碼祭天,代表祈求今年村裡的平安與富貴。
當地製作手工掃帚的民宅 |
一九五〇年代,台灣加工出口業急遽成長,各種民生用品包括掃帚、雨傘,都成為當時台灣的出口大宗。西勢村是受惠的其中一員,當時全村家家戶戶都在做掃帚,再經由台糖的小火車送去台北大稻埕出口。由於西勢製作掃帚的技術悠久,所以產品也較有品質,當時日銷量可達到一千多把。但是到了一九九〇年代後,更多便宜的加工出口國如中國、越南等崛起,台灣原本的加工出口在國際貿易上慘遭滑鐵盧,西勢村的掃帚業也因此紛紛倒閉。
青年志工協助 打造掃帚社區
圖為製作竹掃帚的當地耆老。 |
二〇〇八年,政府鼓勵補助社區發展各自特色,社區理事長陳琬美便想到,以居民以前賴以維生的掃帚作為社區文化。然而,一來當地社區只剩下兩戶老太太還從事製作掃帚;二來當地人口又外流的很嚴重,家裡能從事勞力工作者不多;再者,當地村民大多沒有社區文化的概念。所以在剛推行時,理事長及社區幹事運用村莊文化濃厚的村民情誼,親自去挨家挨戶的介紹社區文化、及後續的文化設計理念。在社區活動時,也盡量將社區文化融入其中,例如跨年晚會或一般廟會繞境。
從二〇〇九年開始,每年八月,西勢社區跟弘道老人基金會、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合作,一起在西勢當地舉辦國際福興微笑志工營隊。每年都會有約莫二三十位不等的國內國外志工,包括韓國、香港、日本、英國、匈牙利、台灣等各國,前來西勢社區一同進行社區營造,當地的彩繪掃帚文化牆、環保綠地公園、厘語堂等社區的公共建設,皆由這些青少年志工協力完成。
手工掃帚漸漸走入歷史
圖為每年國際志工前往西勢社區的彩繪掃帚文化牆。 |
西勢社區理事長陳琬美說:「以前家家戶戶都在做掃帚,但是現在因為利潤太低了,沒有人要做,只剩下兩戶老太太還在做而已。」她解釋,在這個什麼都要求快速便宜的時代,手工掃帚跟工廠製造的價格無法拉開,導致利益過低而沒人想做。西勢里居民周雅芳語重心長的說:「如果你五年後帶著兒子或家人來,這裡大概沒人在做手工掃帚了。」
社區協會為了避免這項技藝失傳,目前大力推廣社區體驗課程讓一般居民來學習做竹掃帚的技術。雖然來參與的居民不在少數,但是都不會以此為生計,所以可能未來社區的情形是無人在做掃帚,只剩體驗課程。
圖為彩繪文化牆的掃帚標誌。 |
延伸閱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