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當木礱遇上土礱 烏來鄉野故事II

2014/02/18 15:52
8,097次瀏覽 ・ 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照片

木礱、 土礱、 石礱等都是早期以人力、獸力、水力或其他動力將稻穀去殼的器具,但被機械動力的機器取代後快速消失罕見,懂得製作的長者也同時逐漸凋零。

烏來泰雅爺爺約在十年前,砍取一段山上自己種植的烏心石,憑藉以往所見的印象製作出一副木礱,可惜這段時間以來沒有機會試用,也不清楚到底這副木礱能不能順利運作?

苗栗南庄年輕一輩的賴咏華自認本身具備掌握土礱材料的「天份」,拜師學藝積極著手製作出傳統器具,並且四處探訪相關成品和製作者進行田野調查,這一天,他特地帶著縮小版而且也能操作的土礱模型和自種的二十斤有機稻穀來向泰雅爺爺討教。

也許這些器具目前並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但在資源愈顯匱乏即將到來的年代,完全以天然材料製作、不需石化動力操作的木礱土礱等,是不是應該受到相當的重視而設法將這些技藝保存下來?

照片

 

照片

 

土礱運作在彎腰市集(2012.10.7 台北中山堂)
大南埔農村工作室製作

照片

我是誰?(摘自大南埔農村工作室)
我叫賴咏華,生長在台中、母語講閩南話的都市小孩。09年從交大光電系畢業,在澳洲當過一年台勞,2011年秋拜師成為土礱師的學徒,把自己種在中港溪谷群山環繞的客家農村;2012年春,為了讓自己做親手的土礱有稻穀可磨,開始種起自己的水稻。

延伸閱讀:
大南埔農村工作室
交大高材生手工製米 古老土礱唯一傳人(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