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大廢物利用 學生操刀做鼠條

2008/11/04 16:37
4,365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第一屆鼠條節十八日於台灣大學展開。本次活動由台大動物博物館主辦,本著廢物利用的環保概念,將台大學生實驗課所剩餘的老鼠作為製作標本的材料,讓老鼠屍體發揮剩餘價值。

政大新聞系三年級的尹慧中,因台大醫學系的同學介紹,所以來參與這次標本製作的活動。

圖片來源 : 謝文瑄攝


 【記者呂冠璇報導】第一屆鼠條節十八日於台灣大學展開。本次活動由台大動物博物館主辦,本著廢物利用的環保概念,將台大學生實驗課所剩餘的老鼠作為製作標本的材料,讓老鼠屍體發揮剩餘價值。

 

 鼠條是指老鼠棍棒標本,因為成品是條狀,故以此命名。製造鼠條時,需先用硼砂或鹽巴進行剝皮的動作,為避免標本完成之後腐壞,必須再將皮上剩餘的脂肪去除,且浸泡在防腐的藥水中。接著再以長條竹籤作支撐骨架,將兩旁空隙中填塞棉花,最後予以縫合,就能完成。 

 

 製作過程中,有參加者把皮劃破,或是把老鼠的四肢剪斷。此外也有人為避免異味,而戴著口罩與手套,全副武裝地進行剝皮步驟,但現場也有人毫無畏懼的徒手製作。

 

 講師林青峰表示,製作標本的步驟並不難,需要的是細心。台大博物館助理郭偉望表示,這些老鼠處理得相當乾淨,就連他自己製作標本時也未戴手套。

 

 另外,也有學員在課後帶著家中意外死亡的五色鳥請講師現場製作成標本。

 

 參加者多半是因為自身興趣或朋友介紹而報名,台大歷史系學生賴詩婷表示,先前上過校內的普通生物學,對解剖有初步認識,加上平日沒什麼機會接觸這種課程,才鼓起勇氣參加。

 

 目前就讀台大生態與演化生物學所的學生林葭瑀則是慕講師之名而來。她表示,林青峰講師在做標本方面很有名,這次能親自看他操刀很值回票價。

 

 現場除了學生之外,也有在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任職的社會人士參與,擔任檢察事務官的羅國榮說:「本身從事跟處理屍體有關的工作,從網路上得知開課消息之後,覺得很好玩,一方面跟工作性質相近,另一方面也能進一步獲得知識,便拉著同事報名。」他也在活動後表示,如果有進階班,一定還要來參加。

 第一梯次的鼠條節順利落幕,參加者於活動結束後紛紛和自己製作的老鼠標本拍照。因為是第一屆,參加者製作的標本不能帶走,需要留在動物博物館收藏。

 第二梯次的活動將在廿五、廿六日舉辦,報名人數已經額滿。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