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書店 專屬高雄人的書店
【記者盧秔坊、蔡宜蒨/高雄市報導】南台灣熱情的陽光,灑落在三餘書店裡層層的木質書櫃上,櫃上一本名為「雄好呷」的書,介紹的是高雄最在地的美食。除了獨立出版的書籍、雜誌,架上還擺放許多以高雄為主題的書籍,店內顧客或站或坐,皆沉浸在書香中。在「三餘」:冬天、夜晚、陰雨天,這三種適合念書的餘暇時間,可以於此享受文字、結交書友,並品嚐高雄的在地文化。
高雄的三餘書店,店內有許多在地作家的文學作品,提供高雄人閱讀以及交流的空間。 |
五位好友各展所長 打造夢想書店
積極成為高雄地區「文化窗口」的三餘書店,是由五位在不同的工作領域,卻有共同信念的好友所創辦。他們分別是設計師小子、從事建築業的謝天地、從事鋼鐵業的童大哥,高雄「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總幹事謝一麟,和負責打理三餘店內事務的店長鍾尚宏。
一切的開始是在嘉義洪雅書房的一場獨立音樂發表會後,謝天地反思高雄沒有一家擁有在地文化精神的書店,而後又受洪雅書店創辦人余國信影響,因而決定創立一間為地方發聲的書店。於是這五位好友決定各盡自己的一份力,善用各自的專業知識背景與人脈,共同打造他們理想中的書店,一個高雄在地文化交流的場所。
有錢也買不到書 三餘夾縫求生
「書店可以讓讀者思辨、找到一些本來沒有注意到的書或議題。」謝一麟說,希望能為讀者打開一扇窗,秉持著這樣的精神,三餘書店內的選書謹慎且用心,選擇具有社會關懷與公共議題相關書籍,店長鍾尚宏說:「但特別的是我們有許多高雄相關在地特色的書,像是《打狗漁村》或是《高雄空氣》,傳達許多高雄在地的文化。」但這些書得來不易。在台灣出版產業結構制度下,通路須透過經銷商才能進書,但許多經銷商因利潤考量不願與像三餘書店這樣的獨立書店往來。
不只如此,南部開獨立書店更是難上加難,在台北的獨立書店就算無法與經銷商往來,可以直接到出版社倉庫運書進貨,不需太多成本。另外,很多時候是「有錢也拿不到書」。一般而言,新出版的書籍會優先流通到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等通路,在新書檔期結束後,三大通路會退書給出版社,其他通路要等到此時才能拿到書。謝一麟說,像是石橋毅史的《書店不死》如此適合擺放在獨立書店,卻等了兩個月才能進書。
百場活動 吸引高雄人踏入書店
有別於一般書店,三餘書店不只是賣書。謝一麟表示,希望可以吸引各式各樣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能踏入書店,關心各種公共議題,也能匯聚高雄人的社區地方意識與認同感。因此,書店創立三個多月以來,已舉辦了近百場活動,除了許多文學、電影、音樂的講座,還有活潑的讀劇會、話劇、相聲和手工藝工作坊等活動。最特別的是每月舉辦一次的「台語文作品朗讀會」,更提供在地民眾交流機會,並推廣高雄在地的本土文化特色。
「雖然現在人不愛看書了,但我們仍然堅持想做的。」 蔡一麟說,高雄缺乏獨立書店,南台灣似乎沒有ㄧ個平台讓在地的人們交流喜歡的書、音樂、電影。而如今,三餘提供了高雄人對話的空間,大學生在店內播放著自己的電影作品、路過的家庭主婦被音樂講座吸引而駐足,或是爸媽帶著小孩一同朗讀台語文...,三餘書店不只是南台灣最大的獨立書店,更是屬於高雄人的夢想書店。
延伸閱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