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陳颽伊 報導
在全民國防教育體系中,大都集中在體制內學校的推動,唯嘉義市社區大學在全國高齡教育領域裡,至今仍是唯一成立「全民國防教育推廣中心」的社區大學,積極投入敬軍與國防教育事務,該校校長張博雅表示:嘉義市社區大學為辦理「全民國防教育」專案,除成立「全民國防教育推廣中心」外,也成立「老幹新枝也讚突擊隊」,積極藉由參訪三軍部隊,瞭解國防建軍現況之外,更曾破天荒邀請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藝宣中心藝工隊蒞校與學員聯歡,張博雅說:這是全國近百所社區大學,唯一一所邀請到國防部藝工隊進入社大校園的特例,張校長特別感謝協助洽商的嘉義縣市軍人服務站團隊,也特別感謝議會蔡議長提供優質的表演場地,使得多場活動得以順利演出。
嘉義縣市軍人服務站站長張和興指出:嘉義社大除了辦理終身學習課程之外,投入全民國防教育領域亦深,去年度一場冒雨行軍參訪憲兵隊,以及森林防毒面具教學演練的活動,都讓人印象深刻,顯見嘉義社大對於國家安全、國防認知、國軍整備等議題都有著墨,張將軍說:嘉義社大在張校長的睿智領導下,辦學方向呈輻射線發展,不但課程多元,公共事務參與界面更廣,軍人服務站有多次與社大合作經驗,希望更能藉由各種舞台動能宣揚軍風,以提升全民國防教育效能。
張博雅一再表示:國防部與教育部共同推動的全民國防教育,旨在提高國人的憂患意識,希望能透過部隊親近民眾的方式,以最親民、易懂的方式拉近彼此距離,也鼓勵各級學校運用活動設計創意及巧思,把嚴肅議題活潑化,當然也希望民眾藉由活動的參與更認知國防、支持國防,她說:縱然兩岸民眾互動頻繁,但是軍事緊張關係並未解除,擁有一支精銳的國軍勁旅以及綿密的後備動員能力,仍然是目前我們所必須堅固的信念,嘉義社大深知唯有全民的國防,民眾才有安定的生活空間,因此;長期以來嘉義社大團隊皆以辦理全民國防教育為職志,迄盼以最具效果的方式,引領社大學員進入國防情境。
張校長指出國防部、教育部共同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在全國機關、學校積極實踐著,但其內容也只定位於國人自我防衛概念、軍購與國防等政策之推行,有關於「軍民關係」互動哲學仍然欠缺。我國教育體系,隨著教育部長的更迭,時常發現政策難以連貫的窘境,如「公民教育」的取消與復活,便是一例,作文應否列為學測,也曾一再爭論。再從教育當局急思將「公民教育」重新納入「學測」觀之,顯然教育部門已經發現,縱然時代與資訊不斷進步,人民對於傳統禮教似乎愈形淡薄,華人世界自豪的「禮儀之邦」,則淪為夢幻,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教育量尺的刻度,被不同檢視。「軍民關係」的互動看似簡單,但卻是國軍戰備整備不可或缺的一環,倘若,我們重新思考把「軍愛民民敬軍」的內涵,納入基礎教育的章節,勢將更穩定軍民之間的情誼。
具醫學博士學位,並曾任嘉義市長、衛生署長、內政部長的張校長對於國防事務,非但極具前瞻,對軍民互動關係平台的建立更為用心,她說:「治軍嚴謹始為勁旅,愛民如己始得漢心,敬軍如師始贏眾志!」,古今中外,多少歷史故事、多少鋼鐵雄師,鮮明的記載著軍民互動氛圍良窳,足以憾動「國之存亡」,我中華民國國軍,自退守台、澎、金、馬後,即以「鐵的紀律,愛的教育」為練兵準則,更以「軍愛民民敬軍」為軍民間情感交融之庚續,黃埔建軍尹始,扛著槍馳騁沙場的將士,深刻體會殺敵靠勇氣、靠戰技、靠智慧,各級指揮官也很清楚,部隊除了將克敵致勝列為首要外,更需要民氣的鼓舞與支援,民意的凝聚牽扯著部隊轉動的軸線,因此;「軍愛民民敬軍」的內涵,必需深植在日常教育訓練之中,其價值觀之建立,更有賴於平日之宣導與實踐。
當我國全面檢討兵役制度,改變戰術與戰法、修改攻守策略的同時,其所象徵的意義是「全民國防」大環境的更迭,換句話說;維護台海安全已經是國軍與國人所必需共同承擔的責任,就現實環境言,台灣這塊島嶼的生命力是必需2、300人一起維護與灌溉的,這樣的概念必需是全民認同的。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