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悲歌
【記者杜長耘、莊曉萍、黃曉琪採訪報導】
承載台灣歷史的古建築不斷消失,令人不禁想問,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開發與保存 各方立場不一
當文資保存遇上都市開發,經常引起各方爭議。位於新竹市忠貞新村的寡婦樓,是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燃料廠僅剩的幾處廠房之一,國共內戰時用來安置失聯國軍的眷屬,因而俗稱「寡婦樓」。中原大學趙家麟教授談及寡婦樓的價值。趙家麟:「它(煉油廠房)見證新竹兩段戰爭的歷史,二戰、國共內戰,眷村時期的歷史不應該被塗抹。它凸顯新竹作為高科技產業的根源,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根源追、追、追,就追到這裡來。」
寡婦樓位於國防部所規畫的都更範圍內,它的保存涉及國防部、文史工作者、新竹市政府以及開發者四方。身為地主的國防部,希望進行土地更新,翻新土地價值,而為了節省拆除違建物的經費與人力,國防部發放自拆獎金鼓勵居民自行拆除違建居所;當地居民並非地主,只能遷出寡婦樓,為了領取自拆獎金,部分居民在4月4日雇用怪手拆除自家違建部分,卻誤拆了寡婦樓的兩面紅磚牆;文史工作者對此感到惋惜,為了保存剩下的建物,他們在28日向市政府申請將寡婦樓列為暫定古蹟,並提出「開發」兼具「保存」的雙贏方案;如果新竹市政府將寡婦樓列為古蹟,將影響建商原有的開發計畫。而對於建商來說,土地上如果有不能拆除的建築物,將提高開發的經費與困難。
各方僵持不下,難有共識,但因為寡婦樓位處國有地,問題尚為單純,如果涉及私有建築的保存,想列為古蹟還需要徵求土地所有人的同意。以近日民間團體積極保存的雲林虎尾糖廠宿舍為例,地主是台糖,但國營企業的土地究竟屬於「公有」還是「私有」呢?
林會承:「我們國營事業後來不是民營化嗎?那所有的這些資產就跟著民營化過去對不對,變成他的資產,所以請問你,這些資產到底是國有資產還是民有資產?就變成灰色地帶你知道。所以我們常常去面對這些國有財產公司的時候呢,就一直游移不定囉,他們就一直在這個地方,灰色地帶這邊打混,你跟他講說,不對不對你這個財產以前都是國有財產,這是國家的東西,國家的東西你就要保護它,他說不是,我們現在是營利事業單位,我們要為我們的股東負責,這是私有財產。」
文資法權力有限 永續經營未逮
我們來到雲林縣虎尾鎮民主路,在響徹雲霄的蟬聲中,虎尾糖廠宿舍群就靜靜佇立在公路旁的綠地上。日式長廊、郵筒、桌椅、門牌以及牆上高掛的日曆,完整呈現百年來的歷史風貌。台糖員工遷出後,宿舍荒廢疏於管理,火災事件頻仍,今年5月8日,位於都更範圍內的一棟宿舍在半夜被燒毀,但台糖並未深入調查失火原因。
葛皇濱:「它這個是(宿舍群)外面,外面這區唯一剩下這棟。其實說起來,他就等我們處理完外面這區,嚴格說起來,如果我們沒有給它設定為古蹟,我們現在是整片申請為暫定古蹟。不然,接下來一兩個月後,等風聲過去,它外面這片就可以賣了。」
因此,當地公民團體在5月10日發起「路過虎尾糖廠」抗議行動,20日雲林縣文化處進行剩餘13棟建物的暫定古蹟探勘,當地文史工作者葛皇濱認為台糖漠視文資保存,只想販賣土地獲利。葛皇濱:「對於文化資產這樣的處理,嚴格說起來是文化處,事實上他們難辭其咎。那些老房子就是文化資產,有價值的就是那些老屋,你如果就讓它自焚了,你等於是把文化資產燒掉。你不就是公然的摧毀,或是允許這些老屋自焚嗎?這個怎麼可以不處理呢?」
其實,文資法早在民國九四年實施,以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為宗旨。但仔細審視條文,文資法對古蹟保存的規範只限於增加抗震、防災等硬體機能(21條)。但文史工作者認為,文資保存應該考量到永續經營的部分。
法令的制定與中央政策息息相關,檢視一百零二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社會福利最高,國防列居第三,其中佔18.9%的教育科學文化支出看似列居第二,但實際上「文化」類只佔總預算的1.4%。文化經費短少,造成文化資產的保存與修復,難以被妥善的執行。徐裕健:「古蹟修復根本不能列入預算制度,預算制度是甚麼意思?預算制度是說,它叫年度預算,在今年公務員編一個預估修這個古蹟要多少錢,列入年度預算,然後執行期是多久,那就告訴議會,議會核准以後,譬如你說兩年,你只能編年度就一年嘛,如果說沒有執行完畢的話,或者你可以編一個連續的年也可以,比如說三年執行多少,對不對,那如果你超出時間的話,就要到議會報到,然後就被議員盯:為什麼行率這麼低?執行不利,以後再編,不給你編了,就刪掉。文化可以這樣嗎?當然不行。」
政府下放權力 民間自發保存文化資產
修補老屋並不容易,除了充足的人力,更需要龐大的資金。英國豐富的古蹟和歷史建築每年吸引各國遊客造訪,每三十公里就有一棟歷史建築。維護、修繕、管理的費用全來自國民信託。
王俊秀:「它(國民信託)的意思就是,用國民的力量來把財產信託給下一代,所以他是永遠的公共財。他的理念是一萬個人每個人拿出一塊錢來 他的力量比一個人單獨拿出一萬塊來 大一萬倍所以他是要人多,錢少沒有關係。」
其實,人民除了仰賴政府出資、修繕法令等消極作為,其實也能更直接的參與保存文化古蹟的工作。沿著茶香走進捌拾八茶團隊接手管理的萬華輪番所。台北市文化局去年發起「老房子文化運動」,政府化身「媒人」,將荒廢的古蹟與文創工作者配對,文創單位提出企劃書競標,得標者進行古蹟修復,完工後就可以進駐古蹟營業。此舉解決了古蹟修復的資金與人力問題,政府從文資保存的「執行者」退身為「監督者」。
紅欣佑:「這個做法可以,他等於是加速活化的速度,像我們第一個梯次已經媒合了十一棟標的,那十一棟,通常如果用以前的做法,他可能了不起,政府以前可能一年只修一兩棟,就很了不起了,那我們大概run這一兩年下來已經媒合了十一棟,所以他其實在效率上面是提高很多的。」
雲林糖廠宿舍見證虎尾地區的興榮繁盛,承載老員工的回憶;基隆舊漁會搭載基隆港的興衰歷史;新竹寡婦樓歷經政治的變動與戰爭的洗禮,仍屹立不搖地守護新竹市民。林會承:「當你的社會風氣形成的時候,就不必透過法律的約束,因為大家都有這個共識。」
建築與人類歷史息息相關,除了政府上而下的推動、文史工作者的努力,更須仰賴公共意識的建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