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冠青鸞 心算老師張漢欽化身珍禽守護天使

文字-A A +A

不記得是誰在問有沒有見過鳳凰?好奇寶寶無意見看到LINE真樂活家族提到鳳凰,好奇寶寶網路繼續追蹤下去,原來這一切又是從國外紅回來的例子,讓我更證實的一件事情:只要有心承擔、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世界,以好奇寶寶的例子,退休不到七年,竟然也寫了近4000篇報導,當然其中不乏這種轉貼文章,但是也有我的用心在,將自己搜尋的結果整理放在網站上,讓別人可以輕易的看到鳳凰的各種面向,或是用這為基礎繼續探索下去。。。譬如蒐集到的文章是新台灣新聞週刊2005/05/19 第478期,也許又有其他更新的報導。好了,好奇寶寶要出門去了,以下是早晨的報導。

碧涵軒帝雉生態館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湖南路12之1號 
■電話:(03)995-4550 
■開放時間:上午9時30分到下午5點(全年無休) 
■購票入場:免費導覽解說,需預約
■位置路線:由蘇澳中山路往西,未過白米橋,右轉永春路與白米溪平行往南,過白米社區木屐館,前行到永樂守望相助亭左轉,依指標而走,即可到達。

@@@@@@@@@@@@@@@@@@@@@@@@@@@@@@@@@@@@

有看過真正的鳳凰嗎??  保證讓你吃一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CMT9RYvjyY&feature=youtu.be

由『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 發佈日期:2013年12月4日

有看過真正的鳳凰嗎??  保證讓你吃一驚
最近頑皮世界鳳凰館裡的青鸞正在發情,偶爾可以看到這種畫面哦。
頑皮世界歡迎您
頑皮官網:http://www.wanpizoo.com.tw/
頑皮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WanpiWorldSafariZoo

@@@@@@@@@@@@@@@@@@@@@@@@@@@@@@@@@@@@@@@@@@@@@@@@@@@@@@@

「鳳凰」這個傳說之鳥的學名為「冠青鸞」,是相當珍奇的稀有鳥類,生長在中國西南與北越,全世界數量剩不多

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1891%E7%A2%A7%E6%B6%B5%E8%BB%92%E5%B8%9D%E9%9B%89%E7%94%9F%E6%85%8B%E9%A4%A8%EF%BC%8C%E6%B4%BB%E7%94%9F%E7%94%9F%E7%9A%84%E3%80%8C%E9%B3%B3%E5%87%B0%E3%80%8D%E5%9C%A8%E5%AE%9C%E8%98%AD%E8%98%87%E6%BE%B3%EF%BC%81#L3_article

@@@@@@@@@@@@@@@@@@@@@@@@@@@@@@@@@@@@@@@@@@@@@@@@@@

我找到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10779.htm

冠青鸾,是一种和孔雀同一科目(雉科)的稀有鸟类,在亚洲一些地区被认为就是凤凰。

中文学名 冠青鸾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目录

 
 

1简介编辑

「凤凰」这个传说之鸟的学名为「冠青鸾」,是相当珍奇的稀有鸟类,生长在中国西南与北越,全世界数量剩不到100只,比熊猫还要珍贵。冠青鸾的身长只有60公分,尾羽却可长达240公分,与传说中凤凰的飘逸模样十分神似,因此也称为凤凰或鸾凤。

冠青鸾是敏感度相当高的凤凰科鸟类,它一年蜕羽一次,为了不让其他类生物发现自己的踪影,冠青鸾会慢慢的吃掉脱落的羽毛,吃不完的还会埋起来消灭行踪,因此要想近距离目睹凤凰风采,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凤凰”这种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是古人根据雉鸡之类的鸟类杜撰出来的(也许古代真的有一种美丽的雉鸡叫做凤凰,不过现在已经灭绝了)。不过现在被人们称作“凤凰”的鸟是确实存在的,它的学名叫大眼斑雉(Argusianus argus),俗名冠青鸾(Great argus)。

2分布编辑

中南半岛的珍稀鸟类「凤凰」,它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踪影,每年换毛都会把尾羽吃掉,要得到完整的凤凰羽毛非常困难。宜兰县碧涵轩鸟园主人张汉钦抢救几只凤凰20多年,日前和凤凰「沟通」,首次得到比人还高的尾羽,陈列在该园的卵羽馆内,气势不凡。
我国历代视龙凤为吉祥物,但没人见过。张汉钦说,中南半岛的「凤凰」学名为冠青鸾,比熊猫还稀少,全世界剩下不到100只,原产地在大陆西南边陲,近越南、马来西亚,但现在已很难找到,20多年前他到越南,从小贩刀下抢救数只濒临绝种的凤凰,带回台湾饲养。

3传说编辑

张汉钦说,他饲养凤凰多年,但从没捡过凤 

凰完整的尾羽,不是被折断,就是被凤凰吞到一半,等从凤凰口中拔出来时已残缺不全。

日前一天晚上,他推算园区内一只凤凰该换尾羽了,他走近凤凰身边,以半威胁口吻说,「我一直捡不到你的尾羽,你这只禽兽,搞不清楚状况啊?再不给我机会,把你送给别人养好了!」他表示,凤凰似乎听得懂,回头拔下尾羽,丢到地上,他赶快取出尾羽,整理清洗,这支尾羽长186公分,比一般成年人身高还长,且色泽明亮。
张汉钦说,公的凤凰有6根尾羽,每年换羽一次,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踪迹,凤凰都会想尽办法把羽毛吃掉,但凤凰的食道约为人的一个手指头大,尾羽的根管既硬又粗,要吃掉尾羽犹如吞剑,对凤凰而言是很痛苦的。
十多年前曾经有只凤凰在吞尾羽时,嗉囊被刺穿,尾羽就卡在嘴里动弹不得,他小心翼翼的把尾羽抽出,帮凤凰动手术缝合才救回它一命,他还看过一根被埋在地底的尾羽,长240公分,羽毛完全不见了,他推测凤凰掉尾羽时,能吃尽量吃,吃不下便破坏,或埋到地下,不让天敌发现。
张汉钦说,这次能得到完整凤凰尾羽,他如获至宝,说什么也不卖。有兴趣民众可前往观赏。
 
 

@@@@@@@@@@@@@@@@@@@@@@@@@@@@@@@@@@@@@@@

用『宜蘭 冠青鸞』搜尋有以下的圖片

好奇寶寶繼續網路繼續追蹤下去,原來這一切又是從國外紅回來的例子,讓我更證實的一件事情:只要有心承擔、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世界,以好奇寶寶的例子,退休不到七年,竟然也寫了近4000篇報導,當然其中不乏這種轉貼文章,但是也有我的用心在,將自己搜尋的結果整理放在網站上,讓別人可以輕易的看到鳳凰的各種面向,或是用這為基礎繼續探索下去。。。譬如蒐集到的文章是新台灣新聞週刊2005/05/19 第478期,也許又有其他更新的報導。

...一九九一年間,張漢欽以帝雉為題發表〈帝雉的型態學之研究〉論文,未獲國內學界重視,反倒是日本長島大學生物學首席教授渡邊守之將他的論文翻譯成日文和英文,在日本與美國發表後,引發國際間對台灣帝雉的研究熱潮,日本學界也要求研究與帝雉相關的人員或碩士、博士班研究生,必須以他這篇論文作為圭臬。

。。。

搶救分布於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鳳凰家族」中的珍貴稀客「棕尾虹雉」,有段不離不棄的感人過程。十歲那年,有位眷村的嬤嬤告訴他,世界上最漂亮的鳥叫做「莫奈爾」(尖尾虹雉的原住民語),從此他的腦海裡就時常想像著「莫奈爾」的樣子。當兵時,請教來自中國貴州的老士官長,他們也是聽過未曾目睹,這讓他更堅定,無論如何都要看上一眼的決心。

 

退伍後,每逢周休假日就到工地挑磚頭打工賺錢,「每挑一塊磚工資是兩毛五,足足挑了三年,存了九萬多元,只為了看『莫奈爾』一眼。」一九八一年,他偕同友人同行。只是,該到哪裡去看這種鳥?畢竟,牠只是個傳說,只知道大概在喜馬拉雅山區一帶。於是,他們在喀什米爾不斷透過獵戶打聽,輾轉經過尼泊爾、東巴基斯坦(孟加拉),最後又回到加德滿都,終於找到一個自稱看過「莫奈爾」的獵戶,願意帶他們進入喜馬拉雅山區。

 

喜馬拉雅山區空氣稀薄且酷寒,月餘的尋覓仍毫無所獲,好幾次萌生放棄的想法。終於有一天,他們來到一片雪地,突然一隻腹部呈現黑色的大鳥飛過,「當時我心裡祈禱著不要是牠,可是,獵戶說那就是『莫奈爾』時,我全身充滿挫折感;挑了三年的磚頭,透過當時不被允許的管道進入喜馬拉雅山區,在冰天雪地中走了近兩個月,結果看到的,居然是隻『烏餿餿』的醜鳥,煞時全身癱軟無力,痛恨起傳說的不可靠。」

 

就在懊悔之際,這隻「莫奈爾」開始迴旋,在陽光折射下,種種夢幻色彩在鳥羽上閃動,翅膀每鼓動一下,顏色就隨著光線角度不斷變幻出綠、翠、藍、赤、火紅、紫、赭、灰、金、黃、黑等十餘種色彩,「在標高五八九六公尺的高山,親眼目睹棕尾虹雉的美麗羽色,讓人宛如親睹鳳凰再現的感覺。」最讓張漢欽感動的是棕尾虹雉的夫妻情深;公鳥覓食時,找到食物會先丟給母鳥吃,母鳥吃飽了,公鳥才會進食。

 

下山時,在山路上遇到幾名原住民,揹著九隻捕獲的棕尾虹雉,花錢買下後,發現幾隻尚有氣息的棕尾虹雉,因高度驟降,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張漢欽趕緊幫牠們做人工心肺復甦術(CPR),灌食電解質水分後,情況才舒緩,「這種生長在五千公尺以上高山的鳥類,貿然帶下山,一定會適應不良死亡,我們決定用時間換取空間,每下降一百公尺就停留十天,讓牠們減壓適應,並隨時幫牠們補充電解質和綜合維他命。」

 

漫長的降低高度過程中,張漢欽一路親自陪伴、照顧,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將牠們從五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帶到印度平地,帶回台灣時,差三十三天就整整兩年。「帶回台灣後,還必須養在房間裡,時時刻刻陪伴牠們。」一路煞費苦心,長達兩年的照顧,終於將這種珍稀鳥類的培育基因保留下來。。。。

 

更多精彩報導請參考原作:

幻羽守護神 張漢欽堪稱鳥界俠客
郭麗娟
新台灣新聞週刊2005/05/19 第478期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21980

心算、珠算老師張漢欽和雉鳥結下不解緣,不但費盡千辛萬苦從世界各地搶救無數珍貴稀有鳥種,連有鳳凰之稱的「冠青鸞」都因他搶救而在台灣繁殖成功。

宜蘭除了好好水的優美景致外,也是賞鳥的好去處,但除了各種常見留鳥與候鳥外,在蘇澳永春山腳下,有座「碧涵軒帝雉生態館」,館長張漢欽從世界各地費盡千辛萬苦搶救下無數珍稀鳥種,在館內親眼目睹傳說中的「鳳凰」,讓人對這位曾是珠算、心算高段位的才藝班老師,如何成為培育珍稀鳥類的專家,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不禁感到好奇。

 

心、珠算老師  繁殖金雞

 

張漢欽,一九五七年生在南方澳,南方澳是個繁榮的熱鬧港市,文化面貌多樣的台灣東北角村鎮,與基隆、東港同列台灣三大漁港。一些遠洋漁船返航,除了載回各種「奇形怪狀」的漁獲,有時也會帶回大蜥蜴、孔雀、巨犀鳥一類非海洋生物。

 

張漢欽每天上下學,都會經過一家鳥店,這些來自宜蘭山區及南半球陌生國度的飛禽走獸,讓他大開眼界。有一天傍晚,夕陽正美,鳥店裡有人送來一隻紅腹頸雉,也就是俗稱的「金雞」;頸部蓬鬆的金色短羽,下頸是黑褐色的半弧羽,腹部的朱紅羽毛,尾部的黑點咖啡長翎,配色大膽又自成風格。「南方澳漁港在颱風來襲前繽紛多彩的艷麗晚霞,也沒金雞的羽毛漂亮!」張漢欽發出驚嘆。

 

法商系畢業後曾是珠算、心算高段位的才藝班教師,然而一九七○年代,開始引進國內的「金雞」,卻促成他一步步走上搶救、培育各種珍稀鳥種的因緣。

 

紅腹錦雉為中國特有種,陜西的「寶雞市」即以盛產紅腹錦雉為名,「紅腹錦雉引進台灣之初,身價是每隻一兩黃金,七○年代,公務人員的薪水才幾百元。」張漢欽表示,由於當時尚未訂定野生動物保育法,因此他和幾名朋友開始研究繁殖技巧,「要繁殖珍稀鳥種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因為每種鳥類都有其適應的溫度、濕度、飲食、蛋孵化所需的溫度、天數等,都必須加以瞭解及克服。」經過多年研究、觀察,一九七五年,張漢欽開始繁殖「金雞」,由於國內繁殖技術成熟,八○年代中期,「金雞」在台灣的數量曾高達十萬隻以上。

 

張漢欽強調:「鳥類的復育,其實包括生態學、分類學、行為學、型態學、飼養學、營養學、繁殖學、孵化技術以及獸醫內外科;內科就是治療鳥類的疾病,外科就是鳥類受傷、骨折時的傷口縫合、接骨,這些都是必修的學問和臨床經驗。」

 

帝雉研究論文  日美驚艷

 

張漢欽在台灣鳥界最被推崇的當屬台灣特有種「帝雉」的培育。一九七二年,無意間在山產店裡,看到待價而沽、面臨宰殺命運的帝雉,心生不忍買下照顧,「原棲地在兩千公尺以上高山的帝雉,被獵人捕捉下山時,會因平地高溫影響生理上的不適,羽色由紫轉黑,因此名稱才會被誤定為『黑尾長雉』,自然生態裡的帝雉雄鳥,羽色在陽光下呈現紫藍光澤,胸前和背部羽毛有倒三角形圖案,在陽光下呈現銀白光澤。」

 

遭獵捕的帝雉,半邊翅膀骨折又斷羽,張漢欽採取「假如有人遭受這樣的傷害,我要怎麼救他?」以及「媽媽對付病雞的方法」;餵食抗生素、五燭光燈泡保溫、柔性哄勸及捆綁、找尋血管打點滴。這隻帝雉在他「無師自通」的搶救下慢慢恢復元氣。

 

照顧帝雉可不輕鬆,帝雉喜歡溫度低於十四度的環境,但平地溫度經常高於十四度,在這樣的高溫下帝雉很容易「中暑」,這時就要扶著牠的頭,拿冰塊冰敷幫牠散熱,整個環境也要灑水控制溼度,為了讓帝雉適應平地環境,必須慢慢調高飼養環境的溫度,還要先處理可能致病的因子,例如蚊蟲。食物也要調整,「除了飲水要用純水外,帝雉喜食玉山懸勾子的漿果,剛開始要儲備一些玉山懸勾子漿果,餵食時,加入少量類似的果實,例如草莓、蛇莓,然後慢慢增加其他食物的比例,直到牠適應人工飼料。」張漢欽整整花了十年,才讓帝雉適應人工改良飼料。

 

一九九一年間,張漢欽以帝雉為題發表〈帝雉的型態學之研究〉論文,未獲國內學界重視,反倒是日本長島大學生物學首席教授渡邊守之將他的論文翻譯成日文和英文,在日本與美國發表後,引發國際間對台灣帝雉的研究熱潮,日本學界也要求研究與帝雉相關的人員或碩士、博士班研究生,必須以他這篇論文作為圭臬。

 

喜瑪拉雅尋蹤 棕尾虹雉

 

全球雉科鳥類由於分類學認定上的困難,約有一百七十八至一百八十八種之間,而其中有五十種歸類為「雉亞科」,也就是所謂的「鳳凰家族」,除了四種耳雉外(耳雉雌雄羽色都相當艷麗),特點是雌雄異色;公鳥羽色炫麗,母鳥樸素,公鳥小腿上方都有「距」(尖銳具殺傷力的硬爪)。

 

搶救分布於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鳳凰家族」中的珍貴稀客「棕尾虹雉」,有段不離不棄的感人過程。十歲那年,有位眷村的嬤嬤告訴他,世界上最漂亮的鳥叫做「莫奈爾」(尖尾虹雉的原住民語),從此他的腦海裡就時常想像著「莫奈爾」的樣子。當兵時,請教來自中國貴州的老士官長,他們也是聽過未曾目睹,這讓他更堅定,無論如何都要看上一眼的決心。

 

退伍後,每逢周休假日就到工地挑磚頭打工賺錢,「每挑一塊磚工資是兩毛五,足足挑了三年,存了九萬多元,只為了看『莫奈爾』一眼。」一九八一年,他偕同友人同行。只是,該到哪裡去看這種鳥?畢竟,牠只是個傳說,只知道大概在喜馬拉雅山區一帶。於是,他們在喀什米爾不斷透過獵戶打聽,輾轉經過尼泊爾、東巴基斯坦(孟加拉),最後又回到加德滿都,終於找到一個自稱看過「莫奈爾」的獵戶,願意帶他們進入喜馬拉雅山區。

 

喜馬拉雅山區空氣稀薄且酷寒,月餘的尋覓仍毫無所獲,好幾次萌生放棄的想法。終於有一天,他們來到一片雪地,突然一隻腹部呈現黑色的大鳥飛過,「當時我心裡祈禱著不要是牠,可是,獵戶說那就是『莫奈爾』時,我全身充滿挫折感;挑了三年的磚頭,透過當時不被允許的管道進入喜馬拉雅山區,在冰天雪地中走了近兩個月,結果看到的,居然是隻『烏餿餿』的醜鳥,煞時全身癱軟無力,痛恨起傳說的不可靠。」

 

就在懊悔之際,這隻「莫奈爾」開始迴旋,在陽光折射下,種種夢幻色彩在鳥羽上閃動,翅膀每鼓動一下,顏色就隨著光線角度不斷變幻出綠、翠、藍、赤、火紅、紫、赭、灰、金、黃、黑等十餘種色彩,「在標高五八九六公尺的高山,親眼目睹棕尾虹雉的美麗羽色,讓人宛如親睹鳳凰再現的感覺。」最讓張漢欽感動的是棕尾虹雉的夫妻情深;公鳥覓食時,找到食物會先丟給母鳥吃,母鳥吃飽了,公鳥才會進食。

 

下山時,在山路上遇到幾名原住民,揹著九隻捕獲的棕尾虹雉,花錢買下後,發現幾隻尚有氣息的棕尾虹雉,因高度驟降,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張漢欽趕緊幫牠們做人工心肺復甦術(CPR),灌食電解質水分後,情況才舒緩,「這種生長在五千公尺以上高山的鳥類,貿然帶下山,一定會適應不良死亡,我們決定用時間換取空間,每下降一百公尺就停留十天,讓牠們減壓適應,並隨時幫牠們補充電解質和綜合維他命。」

 

漫長的降低高度過程中,張漢欽一路親自陪伴、照顧,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將牠們從五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帶到印度平地,帶回台灣時,差三十三天就整整兩年。「帶回台灣後,還必須養在房間裡,時時刻刻陪伴牠們。」一路煞費苦心,長達兩年的照顧,終於將這種珍稀鳥類的培育基因保留下來。

 

借貸搶救鳳凰  開花結果

 

喜馬拉雅山原住民親眼目睹張漢欽以心肺復甦術救活棕尾虹雉,便建議他,越南有種珍稀鳥種相當值得搶救,那就是有「鳳凰」之稱的「冠青鸞」。繼搶救棕尾虹雉回台後,在槍林彈雨中,勉強從西貢救回已瀕臨絕種的冠青鸞。

 

冠青鸞,全世界僅剩越南、馬來西亞有點狀零星族群,目前全球數量不足百隻,知道牠的人不多,見過的人更少。一九八四年,委託在越南做生意的朋友打聽冠青鸞的下落,「當時只是單純的想知道是否真有這種鳥,如果有機會透過轉述知道牠的長相或叫聲就好。」

 

經過越戰的摧殘,越南的原始叢林遭受嚴重破壞,在越南河內打聽鳥蹤的友人,因無法忍受蚊蟲肆虐以及共產國家的不友善對待,計劃返台,但河內、西貢已無班機,只好選擇航運,在西貢同奈河岸旁,友人得知農民將捕獲的冠青鸞用竹籠關著,準備賣做三杯雞料理時,不顧生命危險返回西貢拍電報回台灣,告知冠青鸞的悲慘命運,張漢欽當下決定搶救冠青鸞,但搶救棕尾虹雉時已將積蓄花費殆盡,卻又不忍珍稀鳥種面臨滅種危機,只好請朋友的父親作保,向銀行信用借款,買下二十三隻冠青鸞。

 

漫長的船運,加上因颱風滯留延誤時程,三星期後,這批被搶救回台的冠青鸞只剩幾隻茍延殘喘地活著,「幾隻還活著的冠青鸞,都餓得只剩一層皮,有幾隻可能因船運顛簸,翅膀骨折。」但其中一隻抱蛋的母鳥,讓張漢欽大為振奮卻又束手無策,「當時怕母鳥『護蛋』,會在體內將蛋擠破,排出蛋殼時會傷害產道,影響日後的繁殖能力,就趕緊在港口附近找一棟房子,用稻草舖成鳥巢,但母鳥只是來回踱步不生蛋,後來遍查史籍資料,勉強找到一句『鳳凰者,非梧桐不棲』,梧桐屬高大喬木,我就把牠放到靠近屋簷的高處,總算生下蛋來。」張漢欽表示,這應該是冠青鸞在人類居住處產卵的首次珍貴資料。

 

面對漫長船期已經二十幾天沒吃沒喝的母鳥,由於張漢欽還不瞭解牠們的飲食習性,所提供的食物母鳥都不吃,餓著肚子的母鳥開始孵蛋,經過二十七天,雛鳥終於破殼而出,「雛鳥孵出後,母鳥勉強飛下地面,但瞳孔已經放大,沒有脈搏而且四肢僵硬,根據推論,母鳥在雛鳥孵化前幾小時早已斷氣,但堅韌的母性讓牠『靠意志力活著』,直到雛鳥破殼,才捨棄軀殼。」偉大母愛,令人動容。

 

這批搶救下來的冠青鸞,經過十年,才有了第一枚在台灣交配、孵化的蛋,二十幾年的觀察,張漢欽發現冠青鸞相當喜愛台灣土生土長的花生,「鳥類若吃太多花生,一樣會痛風,症狀跟人類一樣,腳趾關節會腫大。」冠青鸞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有六枚尾羽,其中兩枚長可達兩百四十公分,寬三十公分,這些尾羽每年褪換一次,為了不留下蹤跡,冠青鸞會將掉落的尾羽吃掉,或是破壞後埋起來。「碧涵軒帝雉生態館」內展示幾枚張漢欽在冠青鸞吞食過程中搶下的尾羽,相當珍貴。

 

花三十年逐夢  無怨無悔

 

多年培育珍稀鳥類的經驗,在另一半趙宜女士的鼎力支持下,一九九七年,在宜蘭蘇澳永春山腳下,正式成立「碧涵軒帝雉生態館」,在展示解說中,推廣生態保育觀念,張漢欽強調:「任何物種都是地球的一分子,每種鳥類棲息的地方,都有其特殊性的食物,不論是昆蟲或植物,都是一種平衡的食物鏈,一旦有鳥種消失,原本棲息的環境就有可能產生沒有天敵的物種或細菌,對生態環境都會造成影響和破壞,甚至衍生為難以解決的生態浩劫。」

 

WPA(世界鳥類學會)作為「標誌鳥種」產於中國的褐耳雉;產於印尼婆羅洲,可以靜止大半天一動也不動,綽號「一二三木頭鳥」的黃扇火背鷴;天性「雞婆」,警示啼叫聲,雖讓其他動物免於被獵食,自己卻暴露行蹤慘遭獵人捕殺的灰野雞;尾翼有著美麗「雙眼翎」的灰孔雀雉;左右各八支飛羽有一整排「孔雀翎」,在求偶舞中,雙翅往前彎翹,呈現紫嫣紅又耀眼的百萬孔雀翎圓扇,有「千眼神雞」和「青鳳凰」美稱的青鸞;喉下暗藍色肉裙布滿藍色亮點,形狀像草書的「壽」字,而有壽雞稱號的紅腹角雉......,這些美麗異常的稀有鳥種,都可在館內一窺其幻羽美貌。

 

全力支持他的妻子,罹患癌症的消息,讓張漢欽始終心懷愧疚,「在搶救珍稀鳥種過程中,總能在緊要關頭把鳥兒從鬼門關前救回來,但面對妻子的病情,卻束手無策。」去年底妻子過世,張漢欽強打起精神,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全力經營生態館,盡心照顧館內數量頗豐的鳥隻。

 

長期與鳥兒培養深厚感情的他,為遊客解說「鳳凰鳥」冠青鸞時,只見冠青鸞緊緊跟隨他移動的步伐;「青鳳凰」看到他,更是高興的開始啼叫,連續六十六聲的特殊啼音,讓遊客大飽耳福;夢幻羽色、特殊啼鳴,是張漢欽投注了三十幾年的青春所呈現的心血成果,只因他的心中有夢,且乘著夢想的翅膀,無怨無悔的翱翔。
 

導覽地圖

碧涵軒帝雉生態館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湖南路12之1號 
■電話:(03)995-4550 
■開放時間:上午9時30分到下午5點(全年無休) 
■購票入場:免費導覽解說,需預約
■位置路線:由蘇澳中山路往西,未過白米橋,右轉永春路與白米溪平行往南,過白米社區木屐館,前行到永樂守望相助亭左轉,依指標而走,即可到達。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3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鳳凰/冠青鸞 心算老師張漢欽化身珍禽守護天使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538篇報導,共12,828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538篇報導

12,828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