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運動傷害」如何自我癒療?六階段走出抗爭創傷症候群 徐 沛然

2014/07/17 16:37
1,797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好奇寶寶在參與廣慈博愛院開發案的時候,經常因為自己對廣慈的願景是保留綠樹作信義綠鑽森林公園,裡面原來院區的房舍空地蓋像是新北投國際知名綠建築圖書館、活動中心、老人日託、托兒所等利益眾生的少量建築物,但是卻是曲高和寡,受到不少的有形無形的衝擊,可能就是這樣,很容易感傷落淚,也許就是一種『運動傷害』而不自知。看到這則報導,特地收藏起來與朋友分享:

分享:「運動傷害」如何自我癒療?六階段走出抗爭創傷症候群

Posted on 三月 28, 2014 by  in 內容分類評論 // 0 Comments

photo credit: Anne Chang

NPOst 編按:先前曾有專業社工師分享,遭遇抗爭創傷該如何進行療癒;這次,曾參與社運經驗的作者,直接從抗爭運動觀點切入,告訴各位參與抗爭之後可能會出現的情緒反應。並提出一個重點──參與運動的過程,必須團體之間的扶持,照護彼此的身心狀況。

2014年3月23日晚間至隔日凌晨,行政院出現上千名沒有抗爭經驗的一般民眾,經歷了近年來台灣警方最為強硬的一次驅離行動。驅離過程之中,許多民眾被毆打、拉扯、推擠,甚至受到鎮暴水車水柱衝擊。在媒體與網路上流傳的畫面,可見警方惡狠狠地揮舞棍棒盾牌,抗議者撫面痛哭或血流滿面。這些不僅震驚了全台灣的民眾,也不斷地勾起參與者當天種種無法忘卻的回憶。

在重大事故或是災難發生的當下以及之後,人們經常會出現一些特別的身心反應。在精神醫學或社會心理領域稱之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PTSD通常包括以下幾種狀況:

1. 再經驗反應
不斷回想痛苦的記憶;或是接觸到相關材料時,重新經歷當下的情緒;反覆夢見創傷事件等等。同時也引發自己強烈的情緒和生理反應。

2. 逃避及退縮反應
努力避免談論或回想創傷經驗與感受,避免與會勾起創傷回憶的人事物接觸。有時會變得情感麻木、逃避社交與人疏離,或對於過去喜愛的活動興趣缺缺。逃避及退縮反應有時是下意識使用來避免或對抗再經驗反應。

3. 警戒反應
精神持續保持高度警戒,對驚嚇反應強烈;焦躁不安、難以入眠、易怒、無法專注等等。

4. 哀悼反應
感受到強烈的憤怒、哀傷、罪惡感、懊悔或遺憾,這些情緒常見於災難的倖存者。如長時間持續處於哀悼反應,可能會導致憂鬱傾向,變得消沈、絕望、疲憊,甚至想自殺。

5. 生理反應
即便沒有明顯受傷或罹患疾病,身體仍感覺不適。這類反應包括:頭痛、頭暈、胃痛、肌肉酸痛、心跳加速、胸悶、呼吸急促、食慾不振、腸胃問題等等。

大部分的人可以在短期內自行回復或調解這些身心反應,但每個人的狀況與程度不一,有可能長期陷入負面的情緒中,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如果評估自己或是身邊親友狀況嚴重,仍須求助精神科醫師。

以上這些因參與社會運動而身心受創的現象,被運動份子通稱為「運動傷害」。許多社會運動社團,或是經驗豐富的行動者,都知道在每一次衝突過後,都需要幫自己以及身邊的人「治療」與「復健」,以凝聚團體動力,同時避免因為運動傷害而折損重要的伙伴。通常,一位負責任的行動者,也會在衝突發生前先為動員來的群眾「打預防針」,讓他們有盡量充足的心理準備和自保手段,以減少身心傷害。在衝突發生後,也會盡量想辦法關照群眾的身心狀況。

如何治療「運動傷害」,可能每個團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撇步。我整理了一些處理身心壓力,緩解PTSD的方法,並融合過往的經驗,列出了以下簡單六個步驟。除供行動者參考之外,也希望捲入此次事件的民眾與青年學子能藉此「自救救人」。

以下這些階段,除了自己來做之外,特別建議可以找有共同經驗或想法的友伴,以集體方式進行。

看見它:主動察覺自己以及身邊同伴的情緒,並注意是否發生上述可能歸屬於PTSD的身心狀況。評估其強度與持續週期,並進行適當處理。

面對它:承認自己的各種負面情緒,錯誤的言行或舉止,以及對他人造成的傷害。並認知到自己、他人和社會的不完美。如刻意轉移注意力以壓抑情緒,可能導致症狀慢性惡化。使用酒精或刺激性藥物有短期的安慰效果,但效果退去之後的感受可能更糟。

理解它:一方面認識這些身心反應出現是正常現象;另一方面可以試著理解自己情緒為何而來?也可以嘗試透過分析找到情緒的源頭,並轉化為後續關切議題的行動力。這部分也可以透過下述與同伴友人的分享中達成。

處理它:自己躲起來療傷未必管用。建議找有共同經驗或想法的朋友一起聊聊,嘗試描述並分享自己的衝突經驗、事件前後的心路歷程,當下及事後的各種情緒。在彼此同理、相互支持的狀況下,通常能有效舒緩身心壓力。當友人向你傾訴時,允許他以包括哭泣、怒吼等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給予適當的同理回饋,例如「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你一定很難過」。有時候,拍肩、握手或擁抱等肢體動作,也能夠傳遞彼此的關心和感受。

放下它:認知到許多讓人憤怒或悲傷的狀況,並非是自己造成。而個人能力有限,社會議題又龐大難解,無法以一己之力扛起所有責任。因此需要適度地放下許多情緒與不愉快的經驗;也要認知到,身心狀況的復原是一件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瞬間改變。

帶著它:轉化自己的創傷經驗,認知自己的成長與收穫,並賦予正面的意義與詮釋,讓這段經驗支持自己未來持續關注社會議題。

我不贊成過度病理化與醫療化地來看這些身心反應,因為在抗爭場合遭遇激烈衝突時,任何人都會感受到極大的心理壓力、緊張、無助、恐懼、悲傷、憤怒等強烈情緒。同時也會體驗到親眼目睹,或是親身經歷後的各種身心副作用。

然而,這些經驗並非全然負面,暴力體驗能讓參與者看見政府統治的本質,進而反思民主的真意。憤怒與悲傷的情緒,亦可能成為人們挖掘事情真相,推動社會改革的內在動力。

看見它、面對它、理解他、處理它、但未必放下,而是帶著這些情緒與傷痕,和伙伴同行,繼續往前邁進。

參考資料>>>

1. 災難與創傷心理資訊網
2.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創傷與復原
3. 〈壓力:復原之本〉《知識通訊評論第121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