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連續下豪大雨,也不會跟高雄一樣
台北連續下豪大雨,也不會跟高雄一樣
高雄、台南日前連日豪雨,民眾陷入水患之中,苦不堪言。住在台北市的我們,在協助氣爆災區重建之餘,不免聯想到:萬一台北市也連續幾天下豪大雨,會不會跟高雄一樣,陷入水患之中呢?
台北到底會不會淹大水呢?
積水與淹水的差別在哪裡?
所謂的積水是指高強度的雨下在市區內,雨水來不及排至河川,所造成的短暫現象。淹水則是河川的水來不及排至大海,甚至倒灌回來,造成市區水位居高不下的情形。
影響大台北最深的兩條河是:基隆河與淡水河,政府治理他們的方式也因地形而有很大的不同! 針對淡水河以二重疏洪道來因應,基隆河則用員山子分洪道來應對。
二重疏洪道專治淡水河
以前住在三重、社子、台北橋附近的居民,一定都有過淹水的痛苦回憶,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台北大淹水,政府以為問題出在關渡附近的出海口太窄,於是在1964年將最窄的獅子頭隘口炸開,不料適得其反,問題變得更嚴重。
二重疏洪道於1982年開始動工,1984年完成第一期。第2期防洪計劃從1985年至1987年,加高堤防高度,使之達到200年洪水頻率。第3期防洪計劃於1996年完成。
二重疏洪道是條長約7.7公里,寬450~700公尺之間,面積約424公頃的排洪道,採用自動疏洪系統作業,水量達到相對高度,則會自行疏洪,根據統計,二重疏洪道完工後,已經自行疏洪八、九次(水位高過一定的標準,即自行疏洪),大台北地區也免於水災之苦。
員山子分洪道專治基隆河
民國八十幾年,基隆河沿岸陸續發生多次重大水患,造成汐止、五堵地區嚴重淹水。民國八十七年核定(基隆河治理工程初期實施計畫),在八堵橋至南湖大橋之間長22.8公里河段,先行辦理低水護岸與急要段疏濬工程。
民國九十一尼六月五日員山子分洪工程正式開工,民國九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竣工,正式啟用。執行經費60億。
員山子分洪道每秒最大分洪量達1310立方公尺,一個長25公尺寬20公尺的標準(高1.6米)注滿水的泳池約1000立方公尺的量,員山子分洪道一秒鐘的排水量比一個標準池還要多出310立方公尺的水量。
為什麼納莉颱風過境後,大台北地區嚴重淹水?
員山子分洪管理中心主任周俊彬告訴我們:民國九十年的納莉颱風是基隆河的水位過高,越過堤防進入市區造成。當時員山子分洪道尚未開工,二重疏洪道幫不上忙,加上玉成抽水站的抽水機當掉(故障)所造成。
員山子分洪道平日配置四人進駐,負責檢查及維護,並清空隧道與其他管線的阻塞物。遇到豪大雨或颱風來襲時,將由副局長率隊進駐管理中心,並配合淡水河流域水情中心二級開設,監控水情,並依據監測資料決定何時按下排砂道閘門操作之按鈕。
排砂道閘門平時保持開啟,以利排除靜水池內淤沙及減少分洪次數。現場管理中心以電動模式操作閘門,現場以手動作為操作。
疏洪道與分洪道的差別在哪裡?
周主任:疏洪道是在河流的瓶頸段前面,加開一個管道,繞道旁邊,再匯入河流中出海。如此可以舒緩瓶頸處水量激增的困境,對於淡水河下游台北橋附近的瓶頸段,有非常明顯的改善成效。
分洪道是在河流出海處前端,多開一段管道,直接出海。
至於淡水河與基隆河選擇不同的方式,是因為地形的不同,經過勘察與分析後,決定使用最有利的方式,員山子分洪道因為在靠近出海口處,以分洪方式處理基隆河,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選擇。
對於台北市萬一連續多日豪大雨,是否會和高雄一樣的疑慮。周主任打包票告訴我們:如果雨量集中在市區,有可能會積水,但絕對不會淹水,大家可以放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