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祥 譜出傳統客語歌曲關懷農村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賴佩璇、夏亞凡/台北市報導】在台灣各大社會運動場合,時常遇見一名熟悉的身影,手持一把月琴在舞台上彈唱著客語歌曲,他是來自高雄美濃客家庄的音樂人林生祥。在二○一三年發行的《我庄》專輯中,收錄一首關於農民生活的歌曲〈草〉,「灑給它死,這些雜草全土匪,...越撒越毒,藥廠農會賺飽肚,越撒越嚴,蝦蟆死淨泥肅恬。總斷根!總斷根!就係這號除草劑。」歌詞描述除草劑「總斷根」對於農地以及生物的傷害。
 

林生祥用月琴彈奏電影《廢物》的插曲〈百年追求〉。

觀子音樂坑 客語創作的發端

一九八○年代是「台灣新台語歌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受到此運動影響,林生祥於一九九一年就讀淡江大學時,成立「觀子音樂坑樂團」且擔任主唱兼吉他手,團員有貝斯手陳冠宇、吉他手鍾成虎、鼓手福田毅、鍾成達,林生祥說:「我是一個客家人,想用母語歌唱。」從此便開始以客語創作歌曲。

林生祥表示,觀子音樂坑的名稱是取自「觀音山下的音樂人」,創作主題是人與土地之間的對話,歌詞包括福佬話、北京話以及客語。樂團於一九九七年發表《過庄尋聊》專輯,同名歌曲〈過庄尋聊〉中唱著,「行過一站又一站,決定停下來尋生存下去的理智。撐下去,開田相拚為了生存,面對生死。經過一多個日子以後,涯們踵東踵西,體驗生命過程的昧細,共下見證我們生存土地的變化。」表述出客家農莊居民們,分享生活心情、相互打氣。

交工樂隊 美濃反水庫運動

觀子音樂坑於一九九八年出版《遊蕩美麗島》專輯後,在一九九九年時大部分團員重新組織成「交工樂隊」,並且在美濃反水庫運動時受到注目。當年許多知識青年返鄉發動抗議,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終於促使陳水扁於二○○○年當選總統時宣布其任內絕不興建美濃水庫。

為了支持美濃反水庫運動,交工樂隊發行《我等就來唱山歌》專輯,其中同名歌曲〈我等就來唱山歌〉是為了紀錄在一九九三年時,一場美濃人前往立法院前的示威行動,「鄉親,大路行卑佢正。臂棍警察暗多,毋使驚!就當作自家子弟,立法院暗尷尬,毋怕,就當作自家夥房。」歌詞表述希望山歌能夠變成振奮人心的戰歌。二○○一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菊花夜行軍》是描寫被經濟泡沫化影響的阿成,返鄉當花農後娶了印尼新娘阿芬,此專輯以十首歌曲來詮釋阿成的家庭故事,榮獲二○○二年金曲獎的最佳樂團獎。

林生祥表示,自己和作詞老搭檔鍾永豐,是在一九九二年「美濃反水庫運動」時認識,從鍾永豐一九九八年美國畢業返台後展開合作。林生祥說:「認識鍾永豐之後,歌詞由他一手包辦,幾乎都是他的詞先寫出來,我再譜曲。」

生祥與瓦窯坑3於二○○四年發行的《臨暗》專輯封面

從生祥與瓦窯坑3 到生祥樂隊

在交工樂隊解散之後,林生祥及鍾永豐和口琴手彭家熙、三弦/月琴/琵琶手鍾玉鳳、貝斯手陸家駿一同組成「生祥與瓦窯坑3」。樂團於二○○四年發行的《臨暗》專輯,創作主題依然圍繞關懷台灣農村社會以及勞動者的辛苦,「傍晚,想起阿公講的家族史,我們這房歷代犁耙碌碡,今我都市打拚,要學開基祖。」

生祥與瓦窯坑3於二○一二年更名為「生祥樂隊」, 林生祥於二○一○年《大地書坊》這張專輯時為了能夠增添傳統音色而回歸於月琴的創作方式,而在二○一三年發行首張專輯《我庄》,是為現代農村生活所創作。同名歌曲〈我庄〉中唱起「東有果樹滿山園,西至屻崗眠祖先,北接山高送涼風,南連長圳蔭良田。...思想起,我庄圓滿。起手硬事,收工放懶。滾滾沓沓,像一塊新丁粄。」歌詞表達對於現代農村生活的嚮往。

除了農村權益之外,林生祥也十分關注台灣政治議題,他在二○一三年與柯一正、馮光遠、文魯彬、南方朔、彭明輝等人一同發起「憲法133實踐聯盟」。憲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為公民罷免權,該非政府組織發表「公民罷免運動聲明」,使得「違反民意」的立法委員受到民意的審核。林生祥表示,希望能夠對於不遵循民意的立法委員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

延伸閱讀

林生祥 INDIEVOX

林生祥 Lin Sheng-xiang臉書

地下鄉愁藍調 音樂評論部落格

生祥樂隊 KKBOX

憲法113實踐聯盟部落格

憲政公民團粉絲專頁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90則報導
2,295則影音
71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4

車禍四肢癱瘓 咬筆畫出玉山壯景

2024-06-28
瀏覽:
130
推:
0
回應:
0
3:22

蔡英地用手機養鵝 降低禽流感風險

2024-06-26
瀏覽:
2,170
推:
19
回應:
0
3:11

「小星與空空鳥」 提升幼兒身體自主意識

2024-06-24
瀏覽:
2,389
推:
1
回應:
0
2:37

田曉雯克服身障打桌球 打進帕運奪牌

2024-06-21
瀏覽:
4,897
推:
0
回應:
0
3:16

泡泡龍畫家 徐若鈞以繪畫超越病痛

2024-06-19
瀏覽:
4,341
推:
7
回應:
0
2:21

AI生成圖像 幫長者回溯生命故事

2024-06-17
瀏覽:
4,145
推:
6
回應:
0
2:29

王富美浪浪家園 給受虐傷貓狗一個家

2024-06-16
瀏覽:
3,972
推:
0
回應:
0
1:41

吳長綱創建AI影像辨識app 成為視障者的雙眼

2024-06-14
瀏覽:
5,883
推:
8
回應:
0
1:33

現流冊店 台灣文學與獨立音樂的巧妙交集

2024-06-12
瀏覽:
4,695
推:
0
回應:
0
2:58

從她到他 阿塔男孩Deven走出跨性別之路

2024-06-07
瀏覽:
4,038
推:
0
回應:
0

林生祥 譜出傳統客語歌曲關懷農村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57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57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