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你的份一起努力囉。」殞落林彥廷醫師臉書上,眾多留言中的一則。
台灣的醫療系統,在政府和財團的把持下,沒有了好的工作環境,而有志於自然醫學、另類醫學者,也受到打壓,很多人為了不願意惹事,選擇小眾傳播拒絕了好奇寶寶的攝影報導,而民眾大多數被洗腦,不願意接受小眾、沒有驗證的事物。政府儼然掌控了所有的合法通路,否則就會成為違法勾當!醫療體系在夾縫中求生存,我看到有醫師拒絕健保(這絕對不是全民之福,醫療費用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的起的),有健康器材私相販售,有醫界人士提出醫療環境微革命。。。成大家醫科吳妮民醫師2011年底沈痛的寫下一個年輕醫生的殞落,得到榮獲第1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第三名,在文末是這樣結尾的:
新聞報導,補教界竟推出了以十四歲孩子為目標的醫科保證班。在這個邏輯矛盾又錯亂的年代,當媒體前一刻才以負面字詞暗示觀眾醫療糾紛中該被譴責的是誰(罪魁禍首必定是醫療人員)、下一秒(或翻幾個版面)又以大篇幅報導各明星高中的醫科錄取率時,未涉世的孩子啊,你們知道將來,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嗎?
(健保局說他們與人民站在同一邊;衛生署官員什麼也沒看見;有醫德的大老們說年輕醫師很草莓。)
這是一場會成功的革命嗎?什麼時候,他們掀翻一切的身影才能「美麗而喧囂」?
這一切會改變嗎?
……會嗎??
@@@@@@@@@@@@@@@@@@@@@@@@@@@@@@@@@@@@@@@@
昨天帶老媽去看蔡凱宙醫師推薦的楊雅芬醫師,有奇蹟似的結果,老媽在醫師的協助下,寫了很多個字清楚的表達:想回家,很累了想死,但是捨不得我這個女兒,不想治療,陌生人的環境。。。我忍著心中的澎湃拿著手機記錄下這一切。這間醫院是老媽看診第一間沒有健保的診所,我請問為什麼不申請健保呢?醫師說健保給付的金額太低,所以才出來開沒有健保的診所。正好昨天去看一個清便用具,對方知道我是記者(大概搞不清公民記者和記者本質的不同),竟然拒絕展示給我看如何使用,因為擔心惹來衛生署的關切,因為沒有衛生署的審查字號,他的說法是無法依據可以去申請。他提出一個觀點值得深思:牙刷大家習以為常,不屬於醫療級用品,為何清洗肛門腸道的塑膠水管,卻被歸類在醫療級用品,需要政府機關核准,問題是就算是他去申請,國家的法律中沒有規範到這一款!有別的舊款設備,幾十年前國外進口要300多萬,現在通行的是六萬元多,都是為廠商量身訂作的法規,但是他的改良品只要1/20的價錢,沒有管道去申請,因為沒有訂定這款設備的法律規範!想起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去偷看當地女性成群在戶外用水管沖腸道的景況,想必也沒有政府的批准才可以沖腸子。心裡對政府的作為,登時有著無限的感觸。
我上到臉書搜尋到一個團體:
醫療環境微革命-從你我按「讚」支持醫療政策論壇!
https://www.facebook.com/FMSTWhealthpolicyforum
最後一則發帖是2012-04-15,是這樣的貼文:
[醫勞小組,連署開跑] 支持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師)和醫師(包括住院醫師及主治醫師)納入勞基法,受基本勞動規範保護!為了自己的健康,醫學生、醫師、病患和家屬,全民都應加入!請大家連署、轉錄、分享!
──────────────────────────────────────────────────────────
2012-03-25發文:
各位朋友,我們是一群來自台灣各醫療院所的醫師、護理人員、醫學生、及其他醫療從業人員,因著相同的夢想、同樣的使命聚集在一起。
我們即將成立一個名為「社團法人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的人民社會團體,簡稱「醫勞盟〔TMAL〕」,聯盟的宗旨在於聯合台灣醫師、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從業人員,爭取醫療人員的勞動權益和推動病人的就醫安全,以提升台灣之醫療品質,盼各位鼎力支持並廣召同業參加。
TMAL 的目標:改善醫療勞動人權、確保合理健保給付、醫療刑責明確化、減少醫療訴訟、守護病人安全、提升醫療品質。
By 醫勞盟〔TMAL〕發起人團隊 2012/3/26
醫勞盟醫勞盟官方網站:http://TMAL911.org 捐款贊助醫勞盟:http://goo.gl/U2yN0
「如果我們決心要走這一行的話,他身上真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價值。既然一個自小立志當好醫師的朋友先離開了,那麼我們好像應該要偷學一點他的『撇步』,和他一起走完這條路。」
「……連你的份一起努力囉。」彥廷的臉書上,眾多留言中的一則。
四月二十七日之後,許多人帶著一些隱微的創傷繼續生活。當時參與急救的學長姐,在動作告一段落後,躲進辦公室哭泣;有好一陣子,麻醉科的陳醫師半夜睡夢中總會驚醒;任職心臟外科、彼時替彥廷迅速安上葉克膜的胡醫師,在下一台原可順利裝上葉克膜的病人前突然再也無法繼續;彥廷的室友廖達俊醫師,有幾個禮拜的時間,不敢關上浴室的門洗澡。
「我不會再待那麼晚了。」吳品睿醫師說。以往,他常半夜回到醫院寫病歷,處理事情。「我開始會注意自己的身體有沒有什麼狀況。」
多年後,這些人們都會成為更獨立成熟的醫師;他們有了事業、家庭,開始操心起人生中其他的瑣事。他們會不會記得,彼些年,當他們都還年輕、還多少信仰著什麼的時代,有一個熱愛醫學的孩子,在某個早上倒下了。
「好像……好像曾經有這樣的一件事情……」放下手邊正進行的,他們可能會突然想起。
當時因目睹了同類之死,而感到恐懼及憤慨的他們,會不會記起或已因時日久遠,而淡去的悲傷?
夏天,熱空氣沉滯,蟬聲大作,從考場出來的孩子們帶著疲憊後的興高采烈,他們之中分數總領先同儕的幾個,接受榜首特輯採訪時可能彷彿小大人般地說著,「我要當醫生,從小就想要救人。」
新聞報導,補教界竟推出了以十四歲孩子為目標的醫科保證班。在這個邏輯矛盾又錯亂的年代,當媒體前一刻才以負面字詞暗示觀眾醫療糾紛中該被譴責的是誰(罪魁禍首必定是醫療人員)、下一秒(或翻幾個版面)又以大篇幅報導各明星高中的醫科錄取率時,未涉世的孩子啊,你們知道將來,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嗎?
(健保局說他們與人民站在同一邊;衛生署官員什麼也沒看見;有醫德的大老們說年輕醫師很草莓。)
這是一場會成功的革命嗎?什麼時候,他們掀翻一切的身影才能「美麗而喧囂」?
這一切會改變嗎?
……會嗎??
……會嗎??
。。會嗎??
會嗎????
會嗎??????
會嗎???????
會嗎?????????
會嗎?????????????
會嗎????????????? ????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