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設工程對環境的衝擊---─攔砂壩與河川水泥化

文字-A A +A

演講/黃雍熙(荒野鄉土關懷小組召集人)‧整理/粘碧鳳

前言
91年12月30日至92年2月17日,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舉辦了七場生態工法高級主管訓練班,荒野鄉土關懷小組召集人黃雍熙受邀演講,就環保團體之觀點以東部實例配合幻燈片,說明公共建設工程對環境資源的衝擊。有此機會與公部門溝通交流,荒野備感珍惜,也表示荒野多年來的努力得到肯定,謹將演講內容摘要與會員們分享。

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發展過程中消耗了很多環境資源,現在的生活富裕,但是生活品質並沒有提升到與經濟發展相對的程度。台灣西部的產業發展較為發達,東部相對落後,看到西部有錢了,東部便仿效西部的模式,開始興建大量的基礎公共建設,結果產業還沒發展,就已經帶來環境上的衝擊。

台灣的環境是山多平地少,過去台灣的森林非常的茂密,而森林是台灣山林的命脈,在北迴歸線到30度之間,大多為乾燥的沙漠地區,台灣因為有高山擋住東北季風,所以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而台灣乾、旱季分明,需要靠森林涵養水資源,使雨季時不致大雨成災,乾季時又有足夠的水源可供使用。但經過這一、兩百年,過去穩定的河流系統開始慢慢地改變。島上居住的人們建造了大量的產業道路到山上開發,進行大面積的開墾,種植水土保持性較差的高山作物,這些利用土地、過度濫墾及闢建產業道路,使得台灣的森林保水系統無法發揮效益,嚴重的崩塌、土石流、水旱災發生的頻率漸漸增加,變成台灣目前嚴重的環境問題。

攔砂壩迷思

以往在探討環境問題時,常圍繞著空氣污染、水污染等議題,但這些只是表象而已,背後更嚴重的問題是「人口」、「森林覆蓋減少」、「泥土流失」等,這些問題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在過去,很多人覺得只要人類能生存就好,對其他生物的生存並不關心,但隨著對生物體系間互動的認知增加,我們逐漸瞭解,生態系間的循環是構成人類生活的依據,倘若這個系統崩潰,我們的生活也會失去依靠。政府為了挽救環境、改善這個現象,而開始「治山防洪」計畫。結果在計畫中做得最多是攔砂壩工程。據統計,自1996年至今,全台灣總共建置了幾千個攔砂壩,花費數百億元,但那攔砂壩有沒有解決我們憂心的問題呢?

攔砂壩的現象是完成後,同時也把河流截斷,也切斷了迴游性生物的迴游系統,影響其繁殖,導致族群數量減少。第二個現象是攔砂壩常常在一場豪雨過後即被填滿,導致河床提高,河川面變寬,這些提高的河床開始侵蝕原本穩定的邊坡,反而造成新的災害,災害面擴大了,造成土石沖刷量更大,因此可以說攔砂壩的工程並沒有完全解決問題。

以花蓮北邊的三棧溪為例,河床上有大量的大型大理石,本身就有天然消波的功能,其系統本身蠻穩定的,但前幾年開始的治山防洪計畫,蓋了新堤防,並在溪中建造了4道攔砂壩(跌水,用來預防河水向下侵蝕。) 1996年8月中工程結束,8月底颱風來,挾帶的大量泥沙馬上把攔砂壩填滿,因為攔砂壩高兩、三公尺,就把整個河床提升了兩、三公尺,而提高的水位正好足以沖垮堤防,而淹到附近的村莊,颱風結束後,攔砂壩已經在河床底下了。接著連續4年,每年都修新堤防,堤防一直加高,淹水問題卻沒解決。一直到2002年,颱風強大的威力把壩體沖垮,才把河床掏回原來的深度。這說明河床提高是連續幾年水災發生的主要原因,證實建構攔砂壩反而使災害擴大。壩體的建置,預留了大自然的力量,因為土石流要有水與鬆散的泥砂,而攔砂壩正好提供造成土石流的必要條件。

花蓮溪上游的加農溪,原住民稱為「嗄啷啷(ga-lung-lung)」,意思是「像野火一般猛烈燃燒的河流」,由此可知嗄啷啷在發威時的力量之大。堤防完成後,學者估計該河道的土石涵容量可高達兩百萬立方公尺,但上游的土石沖刷量卻超過一千萬立方米,所以這些壩體正在累積能量,加上山上開發及淺根作物種植,使災害擴大。真正要解決土石流威脅問題,應該是復育山上的森林,恢復森林系統,讓健全的森林系統來涵養水資源,並讓開汎洪區,將行水區還給河流。

哪裡有天然河川

由於台灣人口增加快速,既有的已開發面積不敷使用,遂而開始有「新生地開發政策」,在這有限的土地面積上,哪裏來的「新生地」呢?原來新生地是指原本未被先人開發利用的土地。這些土地之所以沒有被開發利用,很多是因為該地是天然災害容易發生的地點,而人們仰仗科技的發展、科學的發達,以技術克服天然災害,利用原本危險的土地開發利用,人們居住在這些高危險之處,與老天爺爭地的結果,是把災害的影響擴大。

另外一個值得討論的是「野溪整治政策」。天然的溪流原是彎彎曲曲,蘊含豐富生態,有自淨循環的功能且河流能吸收滲透,蓄洪量大。但「野溪整治政策」將河流截彎取直,把河床與兩岸用水泥覆蓋起來,變成水溝,即所謂的河川水溝化,工程做完後,河川自然的原貌消失,水質開始惡化,生態平衡破壞後,原本豐富的生物一一死去,蓄洪量也降低。在人口密度高的都會區,這些措施也許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在偏遠、人煙罕至的地方進行河川水溝化工程,真的有必要嗎?

由於對生活品質要求提升,很多人開始檢討河川整治工程,發現過去的水泥工程過度使用,不僅破壞生態亦不美觀,「綠美化」的口號出現,開始在灰色的水泥上塗綠色油漆;後來逐漸引入「生態工法」的概念,以更生態的方式來做工程,但實際上很多只是假生態工法之名。花蓮縣壽豊鄉樹湖溪「生態工法水土保持教室」,在石砌護岸的後面仍是水泥灌漿的模版,留下水泥階梯讓遊客親水,這一類「仿」生態工法,實質上與過去的傳統作法並無兩樣。

最近宜蘭有更進步的作法,宜蘭河將原來水泥造的護岸敲掉,改用椰子纖維包覆泥土固定,並插上萌芽樁、扦插濕地植物,可說是回復河川生態景觀的先驅實驗。幾個月過後,植物開始生長,河床逐漸恢復原來的面貌,這是目前台灣最進步的、最接近生態發展的做法。是不是只要用石頭、用泥土作材料,就是生態、就是好的?使用天然的、甚至是當地的材料的確較為生態沒有錯,但更重要的是這項工程的本質是否生態。以中國大陸廣東省北江(廣州附近)施工為例,其仿造古代人治水的手法,以泥土為護岸,看似生態,但仔細探究,這樣的做法將既有的河岸縮小;另外,由於泥土構成的護岸很怕河川沖蝕,因此在河道上設置許多土石堆置的土堤,藉以降低流速,這種種的工程看似生態,但將河川的斷面減小,大雨來時仍然會發生水患。這就是技術上生態,但本質並不生態的案例。如果真的要以生態工法施工,就要保留足夠的緩衝空間,讓大自然的威力有地方宣洩,並認知到:我們要和大自然的力量有所妥協。

(本文刊載於荒野快報137期)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liaopp

真的是處處皆學問
原來我們喊了很久的生態工法,有時並不是真正生態,
不過站在政府的角度,要多花錢就是夠不符合經濟了,怎還會去管生態

1

加入時間: 2007.06.20

荒野保護協會

加入時間: 2007.06.20
320則報導
4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20

在台灣看見熱帶雨林-婆羅洲野生動植物巡迴展

2023-12-05
瀏覽:
3,690
推:
0
回應:
0

賞燕熱潮,即將襲捲今年夏天!

2023-06-28
瀏覽:
4,882
推:
0
回應:
0

荒野循環零廢棄志工講師培訓開跑了

2023-06-15
瀏覽:
3,581
推:
2
回應:
0

蟹天蟹地.護蟹有你──淡水河口守護陸蟹行動

2022-11-04
瀏覽:
2,179
推:
0
回應:
0

畫出一篇綠色大地――綠色生活地圖

2022-08-24
瀏覽:
3,954
推:
0
回應:
0

五股賞燕季|我與燕的距離

2022-07-20
瀏覽:
2,440
推:
0
回應:
0

護蟹行動─找尋謝蟹的方法

2022-01-06
瀏覽:
2,429
推:
12
回應:
0

2012地球一小時

2012-03-21
瀏覽:
6,006
推:
5
回應:
6

公共建設工程對環境的衝擊---─攔砂壩與河川水泥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57篇報導,共12,81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57篇報導

12,81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