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寮靶場翻新 提升嘉義射擊風氣

文字-A A +A

【記者胡芝瑋/嘉義報導】

  想體驗拿槍的感覺嗎?嘉義市體育會射擊委員會為提升射擊運動<註一>的風氣,將田寮靶重新整頓外,也將透過學校的射擊社團,指導學生射擊運動,使射擊運動更普及。

  嘉義田寮靶場興建至今將近20年的時間,靶場在建設與管理上已不如其他縣市完善,為提升嘉義的射擊運動的風氣,嘉義市體育會射擊委員會便向會員及大眾募款三千萬,將田寮靶場重新翻修,使靶場的規格與設備符合國際賽事的標準。嘉義市射擊委員會會長許宏斌說:「田寮靶場改建後,將可爭取到大型全國性的賽事在嘉義舉辦,有助於射擊運動風氣的提升。」藉由靶場的翻修,委員會也是希望可以吸引年輕族群加入,使射擊運動更普及。許宏斌表示,若學校有射擊運動的社團,委員會將會派人指導,使田寮靶場成為基層訓練站。射擊委員會將會提供靶場與教練,使加入射擊社團的學生有足夠的資源使用,透過此方式,降低從事射擊遊戲的年齡層,推廣射擊運動。

  射擊運動在台灣因為牽涉到槍砲彈藥之問題,因此幾乎只有特定的射擊相關委員會會員、軍警界或是射擊選手,才能真槍實彈的從事射擊活動,所以射擊運動在台灣屬於較小眾的運動。但是在解嚴之前,台灣人民是可以合法擁有槍枝,因此不只特定人士才能夠接觸槍枝,嘉義市射擊委員會的老會員簡茂源表示,當時七歲就會拿槍。然而解嚴後,政府便回收人民的槍枝,為了繼續從事射擊運動,對射擊仍深感興趣的同好,便組成嘉義市射擊委員會,向政府申請興建田寮靶場,田寮靶場因而誕生。由於現今槍枝的使用限於特定場所,因此射擊運動成為少數人從事的運動,嘉義市射擊委員會會員盧信榮說:「當初也不知道嘉義有靶場,是朋友介紹的。」射擊運動除了少部分人從事外,其消費也較高,因此從事射擊運動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但是許宏斌表示,學生的反應身體反應較佳,學習也較快,很適合射擊運動。所以委員會希望藉由對射擊社團的支援,減少學生從事射擊運動的開銷,讓更多人擁有參與的機會。

圖為定向飛靶射擊,紅色圈圈即為泥盤,瞄準目標物時,眼睛、槍管上準星頭與目標物為一直線。記者胡芝瑋/製圖

  玩家參與的飛靶射擊運動<註二>,以從事不定向飛靶射擊<註三>的人數居多,雙不定向飛靶射擊<註四>最少,居中的則是定向飛靶射擊<註五>。從事不定向飛靶射擊的玩家盧信榮說:「不定向飛靶射擊的靶機,其發射的泥盤飛靶方向是隨機的,因此較具挑戰性。」除了較具挑戰性外,不定向飛靶射擊的玩家居多的另一個原因,是玩家可以先把槍枝舉在預備射擊的位置,等靶機射出泥盤,便可以馬上瞄準,不需要再有舉槍的動作。然而,舉槍動作卻是定向飛靶射擊的必要動作,玩家看到泥盤、舉槍、瞄準和射擊,時間不超過3秒,因此從事定向飛靶的玩家,得先花時間不斷練習舉槍動作,所以玩家略少於不定向飛靶射擊。定向飛靶比不定向飛靶多了舉槍動作,玩法有差別,其中樂趣也不同,定向飛靶射擊全國賽第一名的張家豪表示,定向飛靶有8個靶位,花樣較多且射擊技巧也較多變,所以好玩。再來雙不定向飛靶射擊為較新的射擊項目,其射擊規則也較困難,相較於定向飛靶為1發子彈須射中1個泥盤、不定向飛靶為1個泥盤可發射2發子彈來射擊的規則,雙不定向飛靶射擊須發射2發子彈將2個泥盤射中,因此雙不定向飛靶射擊的困難度較高,從事的玩家也較少。「打不中,就越想打。」盧信榮說。不管從事哪一種射擊,皆有其個中樂趣,飛靶射擊可以激起人心中好勝的欲望,這也是讓大部分玩家沉迷其中的原因。

  田寮靶場已於十一月二十八日的全國中正盃射擊錦標賽正式啟用,未來更多全國性的射擊比賽也將會在嘉義舉辦,藉由大型的比賽讓嘉義人民共襄盛舉,進而提升嘉義射擊運動的風氣。然而距離現在最近的精英射手盃將在十二月二十、二十一日舉辦全國射手的排名賽,對射擊有興趣的民眾,不妨去現場體驗射擊的刺激氣氛。

  <註一>射擊運動分為三大項,分別為飛靶、手槍和步槍,本文所指的是飛靶射擊運動。
  <註二>飛靶射擊運動使用的槍枝為散彈槍,可一次在彈夾內裝填2發子彈,依從事的飛靶射擊種類而定,而其射擊的目標物為靶機發射出地泥盤。目前比賽項目有定向飛靶、不定向飛靶和雙不定向飛靶射擊。
  <註三>每一局25個泥盤50發子彈,不定向飛靶共有5個靶位,每位射手在每個靶位上一定得重覆走5回,合計25次,第1發沒有擊中,可立即再補擊第2發,總分125分。
  <註四>每一局50發散彈子彈50個泥盤,於在5個靶位上依順序走位,每一局每個靶位重覆走5回,接著射手報「好」後拋出之飛靶泥盤,射手須於2發內將2個泥盤擊中,總分250分。
  <註五>定向飛靶是由野外狩獵雉雞、飛鳥等動作設計之動作,舉槍、瞄準、扣板機3個動作一次完成。定向飛靶射擊利用8個不同靶位來變化射手之射擊角度,因為飛靶飛行航道固定,因此稱為定向飛靶。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28則報導
2,197則影音
57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2,866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2,762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2,629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4,397
推:
1
回應:
0
2:53

嘉義獨特廟宇文化 民雄騎虎王廟

2024-05-27
瀏覽:
3,261
推:
0
回應:
0
3:00

藝術之後 文物修復的情與理

2024-05-27
瀏覽:
2,750
推:
1
回應:
0

嘉市無形文化資產 隍義堂什家將

2024-05-20
瀏覽:
2,968
推:
0
回應:
0
3:00

麵麵俱到 彩色麵條晒出溫情

2024-05-20
瀏覽:
6,763
推:
2
回應:
0
2:56

樂在其中 三味曲用歌聲療癒長者

2024-05-20
瀏覽:
7,831
推:
1
回應:
0
2:58

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地劇團的變遷

2024-05-13
瀏覽:
8,669
推:
15
回應:
0

田寮靶場翻新 提升嘉義射擊風氣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77篇報導,共12,86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77篇報導

12,86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