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聞報 三天三千
緣由:報導「公民新聞報 三天三千」
時間:103年12月12日(五)
地點:台北
音樂:創用CC by 街頭藝人 桃園大溪橋頭 黃老師
古典吉他獨奏版 0987-182214
參考資料:
1.PeoPo 公民新聞報 http://www.peopo.org/list/post/all/1381/all
4. 感謝「傳播與實踐」
口白:
我是認為PeoPo 到目前報導的...
對社會的 影響力不足
他的 公義性不足
PeoPo公民新聞平台
以標榜「陪伴」公民記者
為其最大特色
於2013年獲得 卓越新聞獎
頒發的 社會公器獎
PeoPo讓公民記者們 自由度很大
沒有審播制度 只要貼文 隨即播出
但在國內九合一選舉後
公民意識的興起
屬於公共電視台的PeoPo
是否 可以扮演 更積極的角色
除了公民記者以外
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深入探討
今天我們和 阿Ben又一次見面了
然後他給我們介紹了
一位非常活躍的
公民記者 謝大哥
來 大家跟 謝大哥認識一下
今天也是 再一次的
為 「傳播與實踐」的課程
然後 因為課程的需要
所以 就再一次的訪問
一個 很活躍的記者
然後我們 就請海哥 來發表一下
他對公民記者的看法
PeoPo成立 2007年 7月成立
他們4月成立 我7月加入
所以我加入PeoPo 的時候
PeoPo 好像只有二、三百人
現在已經八千人了
所以 我算是很老的
老資格 年紀也算是 老的那一群
我想PeoPo裡面 公民記者
比我還老的 可能不多
在PeoPo當然有很多
非常優秀的公民記者
像阿Ben 像欖仁居 還有其他很多人
他們很努力 而且確實報導
也都 做得很好 而且同時
同時他們 也都是模範生
模範生的意思 就是
像老師 挑選出來的 模範生
他一定 有一些標準
那我雖然很活躍
但是 我絕對 不是PeoPo的模範生
因為我不聽話
對
我想這個 也是為什麼
我看到你們兩個 接受 訪問阿Ben之後
我就跟阿Ben說
如果 交換學生 有興趣
我願意 接受妳們訪問
因為聽模範生的講法
跟聽不是模範生的講法一定不會一樣
對不對
如果一樣今天 你們就白花時間了
我們之前 有在考慮 就是在想
PeoPo現在這樣一種模式
然後 他就是鼓勵每個人
去報導自己周邊的事情
這樣會不會 反而模糊化了
某些重要的議題
就是大家 會顯得 更加瑣碎
然後跟PeoPo那邊的人聊
他覺得這樣 是好的啊
就是 一個 長尾理論
每個人都有表達 自己觀點的看法
然後我們是 覺得這樣好像
沒有辦法形成一個
關於可能某些公議題
或特定議題的 討論空間
對
在這一點上 我必須說
PeoPo是失敗的 而且是 完全失敗
因為他不主導 PeoPo他不主導議題
那你要說什麼都行 他完全 不做引導
結果 不做引導的 結果下
就變成 就變成八千位
就是最完整的抽樣
他是一個很好的 實驗樣品
那因為大部分的人 最安全的
就是拍拍照片
拍蝴蝶 拍漂亮的花
或者 到哪裡 去旅遊啦
那Po上去的 這種狀況
那目前在PeoPo上面
應該說是絕大多數
那你想 這絕大多數的報導
他有什麼影響力嗎
會有 少
對 少數
在PeoPo網路平台下
將公民新聞分為
生態環保 生活休閒
政治經濟...等十類
而公民新聞 在整個媒體環境下
要扮演什麼角色呢
一個就是說 因為我們現在 公民新聞的興起
他是由於大家 大部分
對那種商業環境 就是媒體的 商業化
有所就是 有所排斥
就是希望 能在這種商業環境之外
給媒體發展 找另外一種出路
那您覺得 在這個過程中
您所現在 看到的一些公民新聞
他的一種實踐方式 做的怎麼樣
或者說 他應該在整個媒體環境下
扮演一個 什麼樣的角色
可以PeoPo為例
Ok 謝謝
我想一般社會大眾
對於媒體不僅 只是排斥
現在真的是 唾棄 兩個字
因為商業媒體 你需要花錢 去買才看的到
那結果 你花的錢 看到的東西
跟你心裡本來 付出那個錢
想要取得的結果不一樣的時候
當然會生氣啊
跟網路上 不一樣
網路你在臉書上或者 在任何 PTT上面
你看到人家 不管他 怎麼亂寫 亂怎麼...
你連刪 都不需要刪
你就把他 滑鼠一滑 他就不見了
所以網路 不會有這種問題
網路不會有被拋棄或者
讓人說 很失望的問題
對 因為 那個
應該要怪使用者 沒有挑對網路
基本上 我認為PeoPo 不是媒體
PeoPo根本 不是媒體
這個媒體 當然我不知道 妳們在學校老師
告訴妳們 媒體的定義
因為 他根本不是媒體
他就是一個 擴大性的部落格嗎
他就是一個 在網路上一個平台
我認為公民記者 也不是媒體人
雖然我也參加台灣有一個
叫做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
我也是這個 學會的會員
但是 我並不認為 我是媒體人
基本上 記者 我還是會 比較把他
放在那種 商業媒體的 職業性的
去做 採訪或者報導 為特定目的
去報導的那些人
應該 才比較像 叫做記者啦
那公民記者 到底 是不是記者
公民新聞平台 又到底 是不是媒體呢?
這可能 要陷入 白馬非馬的 議題!
這也就是 傳統媒體與 新媒體間的差異
但是 近年來 電視及
平面媒體的 收視率下降
民眾使用 電腦或手機上網的
時數增加 確是不爭的事實
PeoPo每週 會挑出
來自公民記者的 至少十則報導
經製作後以「公民新聞報」型式
分別於電視上的 公共電視台(13台)
及網路上的新聞平台播出
而PeoPo又如何能
增進其影響力與 公共性呢?
這其實 可以是 製作單位與公民記者
共同努力的目標
長期而言 建議PeoPo製作單位
應該要 成立網路平台上「公民新聞報」
點閱率的 推廣傳銷計畫
因為如果 沒有點閱率 如何能 有影響力
而短期內 可以做什麼呢
短期一年內 公民記者可以
自發性的 訂一個目標 就是
「公民新聞報 3天3千」
讓公民新聞報的點閱率
播出後 三天達三千次以上
也可以 藉此目標 凝聚向心力
激發公民記者 更多的熱情
因為公民記者 可以是
報導者 傳播者 及受惠者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