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曬鹽產學合作 永續發展

2008/12/17 22:53
3,40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黃雅屏/嘉義報導】

  嘉義縣布袋鎮昔日是曬鹽的重要產業,由於社會講求低成本而逐漸被進口鹽取代,導致布袋鎮已不再曬鹽。布袋嘴文化協會為了不讓這項文化流失,將重新找回鹽田,讓現在的孩子重新體驗曬鹽的辛苦,也希望藉由孩子的參與,讓曬鹽文化傳承至下一代。

  布袋鎮曾是全台鹽產量最多的地方,如今卻因為曬鹽工作不符合勞力成本、收入不固定,導致布袋鎮的曬鹽產業畫下句點。由於人工曬鹽需耗費許多人力、工作時間長,又因進口鹽進入台灣鹽市場,導致鹽的價格不如從前的好,因此許多老鹽工不願意再曬鹽。除此之外,曬鹽期間若遇到雨天,鹽採收的日期也因此延長,布袋老鹽工許晉誠表示,曬鹽得靠天吃飯,如果天氣差,鹽的收成就差。由於天氣因素導致鹽採收日期延長,鹽工沒有固定收入也是導致曬鹽產業逐漸沒落的原因之一。

 

照片

布袋國小與布袋嘴文化協會合作,讓學生實際體驗曬鹽的辛苦。
記者黃雅屏/攝影
 
  然而布袋嘴文化協會看著曬鹽文化的消失,感到可惜,並覺得不應該讓具有歷史意義的曬鹽文化就此消失,布袋嘴文化協會因而決定尋找鹽田,重現曬鹽文化。曬鹽對於布袋的居民來說,是許多人的回憶,布袋嘴文化協會理事長黃錦財表示,鹽田陪伴許多當地居民長大,也有許多居民是靠曬鹽養家。對於當地如此重要的文化,在現今當地的小朋友生活裡,卻找不到相關的訊息,布袋鎮當地小朋友黃維芯表示,曾聽爺爺說過曬鹽,但自己從沒看過製鹽的過程。因此,布袋嘴文化協會讓學生實際操作曬鹽過程,讓他們體驗曬鹽的辛苦之餘,也能從中了解曬鹽的文化意涵,藉此將其文化傳承至下一代。

  為了讓曬鹽文化可以傳承至下一代,布袋嘴文化協會與嘉義縣布袋國小合作,讓周邊布滿鹽田的布袋國小學生先體驗曬鹽的過程。布袋國小校長杜春松得知布袋嘴文化協會將重現曬鹽文化後,便積極協助布袋嘴文化協會,也非常贊同讓學生參與曬鹽的活動,杜春松表示,如果連在地人都不了解在地文化,則此文化便無法讓它永續發展。布袋國小除了參與曬鹽活動外,也預計將曬鹽文化結合學校課程,藉由老師上課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加了解曬鹽活動。

  雖然曬鹽產業已經不在,但藉由文化結合教育,讓學生了解曬鹽過程,進而將曬鹽文化繼續傳承給下一代。布袋嘴文化協會未來希望可以與更多國小合作,共同來維持布袋鎮的曬鹽文化。除此之外,布袋嘴文化協會也希望藉由學生告知家長,讓當地居民重新重視曬鹽文化。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