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芒果樹 陪伴大學路70年
【記者林佩儀/嘉義民雄報導】
大學路除了是中正大學主要的連外道路,更是239株已屆古稀之年的芒果樹之家。這一條綿延長達一公里的綠色隧道,陪伴民雄鄉三興村、豐收村的居民70年。對中正大學的學生來說,大學路是上學時的必經之路,但對當地老居民來說,是一段充滿回憶與感情的道路。
70年前的民雄鄉,農地遍佈,居民多為務農。大學路在當時就是東興村、三興村、豐收村居民往來民雄市區的主要道路。因為當時農村環境艱苦,民雄鄉公所為促進地方建設,便選擇大學路兩旁種植芒果樹,三興村村長莊柏桐說:「當時鄉公所將芒果樹上 的芒果,送去標價販賣,賺來的錢拿來作為地方使用。」隨著大學路兩旁239株芒果樹的茁壯,綠葉滿枝,樹蔭濃密的芒果樹成為經過此段道路的民眾最佳乘涼、避暑之地。走路上學的學生、拉著牛車的農夫、挑著扁擔的小販來往於大學路上的情景天天可見。大學路上的芒果樹因為與當地居民息息相關,也因此有「珍貴的行道樹」<註一>之名。
對當地老居民而言,大學路充滿過往回憶。近90歲的三興村耆老郭文龍回憶當時的大學路,路面不像柏油路般好行走,尤其是日正當中返家走在無遮蔽物的路上,但有了芒果樹蔭的遮蔽讓暑氣消了大半。每到芒果成熟的季節,路過的行人總會隨手摘取芒果,邊走邊吃。住在三興村溪底部聚落的翁金寶提到芒果樹,手舞足蹈的說當時小時候和同學一起爬樹打芒果的情景,「別人打,我就負責撿啊!」芒果樹除了是小朋友嬉鬧的場所,它更有一段廣為流傳的美談。53年前,大學路上的一株芒果樹下,住在豐收村的陳鄭菊在此放上一張凳子、一只水壺與茶杯,提供茶水供過路人解渴,陳鄭菊的奉茶一擺就是52個年頭。而民國八十年,中正大學開始興建,由於中正大學大門口正對著芒果行道樹,勢必得將此段道路拓寬、建設。而兩旁的芒果樹也成為道路建設的難題,在當時可能移除芒果樹的情形下,透過村民積極地與校方交涉,大學路兩旁的芒果樹才得以保留。
70歲的芒果樹樹蔭繁密,村民以前常在樹下納涼。
記者林佩儀/攝影
芒果樹陪伴當地居民70個年頭,每到了夏季芒果成熟時,有許多的村民習慣到大學路上打芒果,郭文龍說:「打芒果已經是我們的習慣了。」以前上學走在大學路上,隨手摘下芒果去學校的回憶,讓已高齡90歲的郭文龍,在經過大學路看到芒果成熟時,仍會順手撿掉落地上的芒果。傳播四林意婷則表示,看到鄉民拿著長竹竿打芒果的景象覺得很不可思議。除了當地人會打芒果,也有中正的學生會趁凌晨來往車輛較少時到大學路上打芒果。社福二廖慧茹表示,曾聽打過芒果的學生說,那邊的芒果沒有很好吃,但鄉民打芒果也是中正大學附近的奇景。而無論有無看過附近居民在大學路打芒果,中正大學的學生也常互相討論此番景象。
位於中正大學大學路上的239株芒果樹,被地方居民稱為「綠色隧道」,也與地方建立起70年的情感與地方回憶,為此,芒果樹證明了道路拓寬與保護路樹並不衝突,並有著地方文化資產的意義。因此以前是鄉公所資產的芒果樹,現在已為嘉義縣政府所列管,以維護這段「珍貴的行道樹」。
<註一>民國七十九年,台灣開始執行老樹保護計畫,前省政府農林廳調查全台平地及山坡地村落附近的老樹,只要符合三項標準中一項條件,就能被稱為「老樹」(一)胸高直徑1.5公尺以上,胸圍4.7公尺以上。(二) 樹齡一百年以上。(三)特殊或具區域代表之樹種。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