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宛欣、鄭詠/基隆市報導】「大哥哥、大姊姊,愛心手工餅乾每包五十元,請幫幫我們建家園。」在台北各個捷運出口,常可以看到有智能障礙的憨兒,提著裝滿餅乾的籃子,不斷的喊著相同的字句。即使疲倦卻還是掛著燦爛的笑容,期待路過的人能夠購買他們製作的手工餅乾。他們是一群來自基隆的智能障礙朋友,靠著販賣自有招牌「熊米屋愛心烘焙坊」手工餅乾,期望有天能創建屬於他們的教養家園。
憨兒們在街上認真叫賣的場景
「熊米屋」成為憨兒的第二個家
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成立於一九八O年,以基隆市身心障礙者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多項服務。為了使輕、重度憨兒能有一技之長,開辦了烘焙基礎及餐飲服務訓練課程,由於憨兒在高中特教班畢業後,大多數礙於身體上的障礙無法繼續升學,烘焙坊的成立,讓這些憨兒們能有新的生活目標,而非只是活在家長的呵護下。
總幹事趙又琳提到,由於憨兒們的認知理解能力和一般人有非常大的差距,反應能力也較慢,甚至無法對一件事情做出正確的反應,因此表現出來的言行才會和一般人有不同。因此就算他們順利考到了烘焙執照,也無法在競爭性很高的職場工作。考慮到未來的出路,於是才決定要從單純的烘焙訓練班發展出一個事業體,讓憨兒們能長久地在烘焙屋工作。
走出烘焙屋 到捷運站叫賣
為了讓憨兒們養成規律、有目標的生活,他們必須每天八點前到達烘焙屋,並且在前一天接收志工媽媽們分配的工作,讓他們提前知道隔天必須進行的任務。烘焙屋會依憨兒們的能力來做分組,有些能力較好的可以幫忙師傅製作瓦片餅乾,能力相對較差的也可以執行包裝餅乾的動作,每天一到上班時間,便必須自己到達烘焙屋進行打卡、整理儀容、清潔雙手準備製作餅乾,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都必須透過教保員們耐心的教導,一遍又一遍地示範、帶領,一段時間後憨兒們才能完全學會。
為何會有讓憨兒走上街義賣餅乾的想法,其實是希望能讓憨兒更加社會化,而不是每天關在同樣的生活圈,協會決定訓練適合的憨兒開始學習接觸人群,也讓社會大眾學習更接納這群心地善良的孩子。
然而隨著叫賣的捷運站點越來越多,許多人也對此行為產生誤解,認為協會在利用大眾對於智能障礙者的愛心,實質進行營利行為,因此協會也經常遭到檢舉。每當有人檢舉,警察便必須到場了解情況,許多原本透過接觸人群而變得更加開朗的憨兒因為這樣自信大失,不敢再叫賣,志工媽媽們就必須從頭再鼓勵這些孩子,勇敢地去接觸大眾。
教導憨兒們製作手工餅乾的師傅說,和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一起工作覺得很快樂,並不會感到疲倦,看著他們認真想學好做餅乾的模樣,常常覺得很感動。經理王琦君也提到,事實上製作、叫賣餅乾不僅可以讓他們獲得微薄的經濟來源,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活化他們的心智和身體機能,延緩他們老化的速度。憨兒比一般人更容易老化,若生活上沒有活化,則容易生病,所以由志工陪他們上街叫賣並不是想要利用他們牟利,主要是為了活化他們的身體機能和心智,讓他們可以維持基本健康。
建立夢想中的「教養家園」
一包五十元的手工餅乾,對民眾來說不是個大數目,但對他們來說,卻有很大的幫助。這些販賣餅乾的收入一方面會在憨兒們工作表現優秀時發給的獎勵金,而熊米屋的最終目標是一個建造計畫,希望未來能夠替憨兒蓋一座教養家園,同時也想替協會裡的憨兒們存私房錢,為憨兒們的老年生活作充足準備,也讓也許無法陪伴憨兒們到終老的家長能有一個放心寄託的地方。
憨兒們能有這樣的生活目標並不容易,要訓練他們接觸人群也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協會希望大眾們能給予這樣的行動支持與鼓勵,而不是一味地認為他們是需要被保護的一群人。 一包五十元的手工餅乾既便宜又美味,但並不一定要透過買餅乾的方式來鼓勵這些認真工作的憨兒們,也許走出捷運站遇見他們,可以走過去給予溫暖的擁抱,或是一句加油,讓這些勇敢接觸人群的憨兒們得到更多的正能量。
延伸閱讀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