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傳統農村 以童玩展現人文村
【記者陳慧萍/嘉義竹崎報導】
嘉義縣竹崎鄉紫雲社區一年前落成童玩公園,將當地由傳統的農村型態,改變成為人文農村的風貌。紫雲社區透過落實童玩,帶領民眾回到童玩世界,並發展社區文化的價值所在。
紫雲社區內建設的童玩公園,同時具備休閒、遊戲和教育3種功能。居民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到童玩公園放鬆心情,裡面的設施,都是以童年的遊戲設計而成的,像是放大型的彈簧弓和風車等。面對現代人生活逐漸科技化,兒童大部分透過電腦遊戲玩樂,使社區的童玩遊戲文化因而逐漸被淡忘、消失。童玩公園策劃人兼前任紫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蕭瑞呈表示,必須用心保存先人遺留下的遺產,像是較年長一輩所玩樂過的遊戲,不然遺產就會跟著歲月流逝而遺失。因此,透過將童玩公園的實體成立,民眾可以偶爾走出戶外,用手親自接觸舊時代的遊戲,從中體驗接近大自然的娛樂空間。為了讓童玩公園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同時發展及延續成社區內獨有的社區文化價值特色,蕭瑞呈致力於延續社區的文化傳承。
童玩公園設計的大型陀螺,是鄉村小孩兒時的童玩樂趣之一。
記者陳慧萍/攝影
透過居民一起處理廢棄物或是搬運石頭等齊力合作,如今的童玩公園,不僅培養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同時也提升了民眾的社區意識,讓他們認知到自己是真正屬於紫雲社區的一分子。成立後的童玩公園,讓紫雲社區擁有自己文化的特色,可以將文化傳承讓外界知曉。紫雲村村幹事陳清和說:「現在的小孩很少在接觸以往的童年遊戲了,童玩公園成立讓他看到童玩遊戲不禁會想起,那就是當年自己小時候一直在玩的遊戲。」童玩公園利用童玩遊戲,帶領較年長的民眾,如同乘坐時空機回到童年。另外,配合童玩公園成立的童玩文物館,吸引很多外界人士透過不同的消息管道前來紫雲社區參觀,以接觸不同的童玩遊戲,讓紫雲民眾可以將自己的社區更進一步推動發展。
未成立前的童玩公園所在地,曾經是一處廢墟,經過不斷開會討論,才決定利用該地成立童玩公園,發展成為社區文化的價值點。因此,童玩公園工作坊的工作人員聯合大小居民,一起努力幫忙清除廢墟的雜物。居民雖然都是協助較小的事務整理,但是透過親身付出,童玩公園所在地才可以迅速的清理乾淨,進而進行環境美化。目前,童玩公園的環境整潔乾淨,和早前的廢墟相比,現在的童玩公園,除了利用環境打造成童玩文化的傳承地方,也讓環境的資源都能物盡其用,不讓空地一直存在廢墟的情況。未改變前的童玩公園影響居民的環境美觀,到處都布滿了垃圾,如今童玩公園不但環境整潔,吸引居民走出屋外散步,小朋友也會到此嬉戲。紫雲社區發展協會現任理事長林清中表示,童玩公園的環境維護,是由大竹圍的志工團體一起維護整理,形成目前童玩公園的整潔美麗景象。
紫雲社區於2年前曾經榮獲全國社區永續發展獎,是社區發展的良好典範,將傳統的農村型態,成功改變成為人文農村型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