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六) 銀髮游藝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好的訊息廣為傳播。以下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
@@@@@@@@@@@@@@@@@@@@@@@@@
上接:
副刊: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五) 銀髮游藝
http://www.peopo.org/news/268297
---------------------------------------------------------
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六)
在上博竹簡的多篇文章內,讀者都可以看到異體“不”字的使用。但在沒有其他可供參照的資料比對下,一時間很難得知這種異體變化的意義。唯獨《緇衣》一文,既有郭店簡文,又有《禮記》記載可供比對,讀者才能看出上博簡《緇衣》一文內對異體“不”字的特別書寫方式,其實是刻意而為的。也因此種方式,才反映出這些字體所承繼於甲骨契文字體的原有含意。但是這種現象,同時也暗示了幾個潛藏的,足以令人關切的問題:
一是,它反映出古代文化觀念傳承、教授的侷限性。這種侷限性,使得能得到真傳的後續學者數量有限;二是,有些古代人傳寫文章,可能並不完全忠於他所看到原文的思想、概念,而是直接將自身對原文的不同領悟,加以改注,甚至改寫,並往下一代傳授;三是,有別於第二項者,由於講述者的稀少,使得文章背誦、傳抄成為思想傳播的主要方式,所以抄、傳本的解讀,在文字本身具備「多字同音及單字多異義」的古代,發生錯解的可能性大增。《緇衣》一文,顯然便是這種後果的明證。而這種案例,似乎也發生在竹簡《老子》上。
郭店竹簡《老子》裡,有一章同時出現在甲編和丙編之內。但在用字上,有許多差異之處:
此處先討論其中“不”字的用法。
要解讀這兩篇書寫極為類近,但不相同的文章,領悟它們各別可能精神所在之處,關鍵的文句是丙編的「人之敗也」。此處的“人”字,表示的是不認識天道的常人。因此,對照出甲編所討論的,是聖人處世、任事的情狀;而丙編討論的,則是常人對世事的認知以及為事之法。
在《老子》甲編中,文句「聖人欲不欲」的『不欲』一詞,指的是治理生為自然人身,它所具有的一切生理需求以及因生理引起的心理想望;也應該可以更進一步的推廣為;治理那些只考慮人欲需求,所形成的人際間關係。所以,那個“不”字,代表聖人處置一切所臨事務的方式,能如同自然界的本有律則一般(非僅受人欲控制)。接續句,「不貴難得之貨」的“不”字用法,也與此相同。下一句,「教不教」一句的“不”字用法則不然,它是針對眾人臨事時的特定作為而言。指的是:一般人因為不知道天命的指歸,所以行事是依據人身的自然需求所產生的反應;也因此可能招致事後難以彌補的過失。聖人因此依據天命法則,教導眾人如何不受人欲影響,正確行事,所以能帶領大家避免了可能犯的過失。
《老子》丙編,則是從不知道天理法則的常人角度,看聖人行事的風格而言。由於看不到聖人運作事務所秉持法則的全豹,「欲不欲」一詞變成:看到臨事當時,聖人不取人身慾望的情狀;「不貴難得之貨」的“不”字使用表達同樣的概念;至於下一句,則把甲編的「教不教」換成「學不學」,指的是常人認識到聖人所教的特殊之處後,認為聖人所學、所用的,是常人互相間所不能教,也沒能學到的。因此,前兩個“不”字的使用都是針對單一或特別狀況而言;後一個“不”字,專指常人所不學或無法學到的聖人天道之學。
如果這樣的解釋是正確的,那麼郭店竹簡《老子》甲、乙、丙三編,既可能是原書主人對《老子》的體悟後的心得之作,也可能是他教學時所用的教案底本。若然,讀者同時也知道,甲骨契文的“不”字用法,在此處仍然未被遺棄。
這兩篇對比的文章,同時提供了檢視關鍵字組「無與亡」間差異所在的機會。《說文解字》解釋“無”字:
「豐也。…《商書》曰:“庶草繁無。”文甫切…。」
由於解釋文中引用了『《商書》曰:“庶草繁無。”』使讀者得知“無”字古時候能當“蕪”字用,意思是「豐茂」。但這和今天所理解,“無”字表示沒有的意思,似乎看不出關聯性。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此事的解釋,則認為是假借用字的緣故。另外,《說文解字》在【亡部】條目後,對一構型為“無”與“亡”合成的字體解釋作:「亡也。從亡,無聲」,對比來看,現代已經沒有相對的用字。倒是《玉篇》解釋“無”字為「不有也。」以及《爾雅‧釋詁》解釋作:「虛無之閒也。」和現代的認知相吻合。
但是從文字演化的過程來看,“無”字的前身是“舞”字,讀者可以在諸如《今文常用字典》(復文圖書出版社)等,討論古代文字的書籍內看到相關的說明。並且在傳世的商、周時期青銅禮器上的銘文內,多數“舞”字的使用,其含義便是“無”字。筆者猜想古代巫者,因時節不調,如缺雨等,便舞蹈以祈神是經常事,所以可能因此藉著有實質可見的行動“舞”字,來表示人類思想中產生與「舞」連結、不具形象的“無”概念境況。河洛語中常詢問或說人不知忙綠何事,即說「你在舞啥?」,或許也是這種概念的餘緒吧。簡言之,“無”字表示的概念從周代以來,便是「不存有」的意思。
再看“亡”字。
在《金文常用字典》裡對“亡”字最初造字含意的解釋,認為是:「鋒芒的本字,從刀,一點以示刀口鋒芒之所在,當為指示字;如本字,從木,一點以示木本之所在。假借為無有之亡,又借為逃亡之亡,本意遂湮。」。但是,在《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內收羅有“刃”字,字形像“亡”字而不同。“刃”字既然意指刀鋒所在,《金文常用字典》的解釋就只能存疑。《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則對“亡”字的解釋說:「從卜,從∟。卜象人,∟象隱蔽之物。字象人逃在隱蔽之處形。本義是逃,引申義為無」。這個解釋,看來是受到《說文解字》對“亡”字解釋:「亡,逃也,從人,從∟。」的影響。
其實,如果仔細看多數甲骨契文對“亡”字的刻寫方式,筆者倒以為是:「亡,從卜,從∟。」。《說文解字》對符號“∟”的解釋是:「慝也。」,因此,“亡”字最初代表的概念,可能是:卜察所不知的情境。但如同“無”字的假借“舞”字一般,是以有形的完成察知神意的整個卜祭儀式,來表示意念上行為或儀式的終止(對當次的卜祭完成言)或暫止(對恆常的每十日一祭來看)。實際上,卜辭記載中常見的用詞,如:「亡災」,表示的便是:經過卜求得知,將不會有災禍,也就是「不作災」。另外如成串的:「旬亡卜」,說的便是「完成了十日一循環的卜祭禮儀。」。所以筆者認為“亡”字在商、周時期的使用,主要應該表示「不作為」或「行為的終止」。
下接:
副刊: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七) 銀髮游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