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我們都是空污難民:加強路邊監測PM2.5,面對空污的事實

文字-A A +A

中國記者柴靜發表的空污報告 《穹頂之下》,帶來巨大迴響,還記得影片一開始不久柴靜背了一台24小時監測儀器,紀錄自己一天的PM2.5暴露。我們一天之中絕大多數時間在室內,剩下時間會出去街上,到底我們一天暴露了多少PM2.5,所能依賴的數據,大多來自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在哪裡呢?

你可能不知道,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的位置通常設置在高樓上,例如,去年全國PM2.5濃度最嚴重幾個都市,第一名的雲林縣斗六測站(34.4ug/m3, 推估手動值)測站於斗六市斗六高中三樓頂,採樣口離地面高約12米,距離主要道路105公尺。第六名嘉義測站(32.5ug/m3, 推估手動值)位於嘉義大學新民校區管理學院B棟頂樓,採樣口高度17.5公尺,距離主要道路30公尺。第四名南投埔里測站(33.2ug/m3, 推估手動值)位於埔里國中教室之三樓頂,採樣口高度19.5公尺,距離主要道路25公尺。一般空氣品質監測站的目的,是作為空氣品質環境背景值。

我們知道PM2.5的來源,除自然的海砂以及地表揚塵,工業排放,有部分來自交通排放。然而事實上,國內目前只有台北市、新北市和高雄市有交通空氣品質監測站,分別為鳳山、三重、中壢、永和、復興和大同。香港在銅鑼灣、中環和旺角各有一座路邊監測站(交通監測站),採樣高度在3米到4.5米之間。反應路邊即時空氣品質,尤其交通工具影響。

(圖為洛杉磯交通汙染嚴重)

台中市明年也將完成一座交通監測站,中南部幾個重災區,從南投到嘉義,連一個都沒有。雖然說一般監測站和交通監測站各有其功能,然而,對多數每天行走或騎乘機車的民眾而言,路邊監測站(交通監測站)才能真正反應民眾生活空間的空氣品質,不是嗎?尤其本身是沒有大型固定污染源城市,例如嘉義市、斗六市或埔里鎮,才更需要釐清,環境背景值與交通工具的影響之間差異,才能採取有效的因應對策。例如,友善空氣的綠能大眾運輸系統。民眾對居住空間空污的實際狀況有知的權利,是最基本的人權

(能見度練習:時常觀察遠方地標,山和雲)

或許我們無法家家戶戶,發給一台24小時監測儀器。對於一些間歇性污染源,例如,國小家長接送區、塞滿機動車的菜市場、廟宇燃燒鞭炮以及露天燃燒稻草,只要可以信任的小型監測儀器,在社區內定期定點的巡迴監測,讓數據教育民眾。如果你早上起來就要看一下空氣品質,其實就像311核災之後,核災難民面對輻射塵的生活一樣,我們都是空污難民。空污難民必須學習去認識視而不見的汙染物細懸浮微粒(PM2.5)。學習從能見度改變,去觀察當下空氣品質;學習在哪裡?甚麼時候?PM2.5對易敏感族群傷害最大,如何趨吉避凶,甚至我們對空間的認知也必須改變。空污難民和核災難民,其實沒兩樣

(圖為 核災後輻射塵示意圖,對小孩傷害最大)

資訊公開、透明和即時,才能喚醒民眾的 風險意識(Hazard Awareness)。建立有意識的公民社會,才是環保部門推動空污減量的最佳助手。中央政府應大魄大力在中南部重災區設置交通監測站,地方政府應積極建置巡迴監測,搭配環境教育,合力落實空污減排減量,讓台灣民眾早日擺脫 《穹頂之下》的陰霾。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book

感謝報導
大家應更注重空汙問題

7

加入時間: 2008.08.19

醫學青年不離棄

加入時間: 2008.08.19
131則報導
29則影音
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武漢肺炎的家庭防疫(紅點消毒法)

2020-03-01
瀏覽:
7,733
推:
668
回應:
0

日本ACP研習與在宅醫療倫理四象限

2020-02-15
瀏覽:
9,694
推:
200
回應:
0

日本在宅醫療界新生代領袖人物小倉和也醫師

2019-09-17
瀏覽:
4,636
推:
116
回應:
0
0:05

(日本在宅)原來褥瘡是一種生活習慣病

2019-06-24
瀏覽:
4,310
推:
196
回應:
0

(共生社會系列) 專訪東京最大在宅支援診所 悠翔會

2019-01-26
瀏覽:
7,364
推:
553
回應:
0

(共生社會系列)專訪東京LCS水道橋東口診所

2019-01-26
瀏覽:
4,671
推:
309
回應:
0

百歲人瑞醫師日野原重明,平穩死,享壽105歲

2017-07-19
瀏覽:
6,383
推:
162
回應:
0

穹頂之下我們都是空污難民:加強路邊監測PM2.5,面對空污的事實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6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6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