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扶助計畫 弱勢學生受惠
【記者陳品汎/嘉義-高雄電訪報導】
教育部於九十五年起實施「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期望由教育部、地方政府與學校攜手合作,共同照顧經濟弱勢以及課業落後的國中小學生。今年高雄縣所有中小學已加入此計畫,達到百分之百的參與率,使縣內弱勢學生有更多機會得到補救教學。
在國內中小學的班級中,普遍有少數學生學習落後的情況,但在大班教學的體制下,教師為兼顧整體教學品質,常無力顧及少數學習落後的學生。而自從攜手計畫開辦以後,教師能利用課餘時間,以小班教學的模式,針對家庭弱勢、學習落後的學生進行免費的學科補救教學。目前全國各地皆已實施此計畫,兩年多來出現很多成功的績優案例,例如高雄縣、臺東縣等偏遠地區的中小學裡,很多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的學生,不僅課業成績明顯進步,更為自己帶來學習上的自信,不再擔心課業落於人後。
透過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弱勢、學習意願低落的中小學生可獲得學科補救教學。
記者陳品汎/攝影
「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是教育部為了擴大政府照顧弱勢學生的理念,希望以此計畫提供課後輔導課程,有效縮短國中小學生的學習落差。在受輔對象中,只要是原住民學生、身心障礙者、中低收入家庭子女等,即具備參與資格。另外,來自單親、隔代與外籍配偶家庭的學生,經學校認定為學習弱勢之國中小學生後,也可參加課後扶助。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第二科科員黃茹慧表示,很多學生因為弱勢家庭的緣故,在學習成效上與一般人有落差,本計畫的精神就是要彌補弱勢學生的學習劣勢。受輔對象除了弱勢學生,只要在學成績為全班最後百分之二十五、學習意願低落的學生,也能申請參加課後扶助。
自九十五年教育部開辦課後扶助以來,受惠學生已超過二十萬人。其中高雄縣第一年不到五成學校參與,但是今年縣內202所中小學已全數加入計畫,雖然課後扶助擴及全縣,但其推廣過程相當不容易。起初由於攜手計畫網站未建置完全,加上地方政府未加強宣導,許多教師不太清楚該計畫的內容。在經費方面,學校須負擔額外的教師鐘點費,才能順利開辦課後扶助,但是從教育部核撥的經費有限,使得學校不能盡早開辦攜手計畫。另外,很多家長認為,每次約一至兩小時的課程份量過少,因此不太認同計畫對學生帶來的學習效果,寧可選擇讓孩子上安親班或補習班。高雄縣曹公國小教務主任高麗珍表示,其實推廣困難不只在高雄縣內才有,全國各地的承辦學校也曾面臨類似的難題。兩年來透過全國各地方政府的努力,目前計畫網站已建置完成,教育部提供各校的補助經費也逐年增加。此外,經地方政府大力宣導計畫理念後,越來越多家長已能認同課後扶助,安心將孩子交給學校輔導。
目前攜手計畫搭配「大學生工讀教學」、「退休菁英再現」兩種方案,作為該計畫主要的配套措施,藉以補充教職人力的不足。「大學生工讀教學」可讓大學生以工讀方式到中小學教導學生,另外退休的國中小教職員工可返回學校為學生作免費教學。透過這兩種方式,大學生的工讀機會增加,退休教師也能有生涯規劃的管道。高雄縣政府教育處學務管理科輔導員林瑩淑指出,攜手計畫搭配這兩種配套措施,受惠對象不僅是國中小學生,更擴及大學生以及退休教職員工。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