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桃文化 創造樂活經濟
開發多項文創產品製造商機 並維持社會公益
【記者黃雅竺/嘉義市報導】對於月桃故事館董事長何勇魏而言,月桃有很深刻的意義,在他還未上學之前就藉由砍伐月桃,兄弟拿去販賣賺取收入,這是他的第一份賺錢工作。何勇魏懷念小時候砍月桃營生歲月,因此決定開設有關月桃以及以各種天然特色植物製作的故事館,這也是嘉義市第一家觀光工廠。
月桃其實是隨處可見的植物,屬於薑科月桃屬的單子葉多年生草本,除了落地生根,也由地下部的走莖延伸繁殖新的分枝。廣佈於舊世界熱帶,在台灣的分佈也很廣,全島及離島的低海拔地區都可見到。莖葉部分富含纖維,被大量使用在食物資材上,可以包粽子及食材,葉鞘可作編製品,塊根可做香料、薑的替代品及中藥材,整株皆可利用。
何勇魏解釋,塊根煮過後讓小孩吃下還能讓孩子排出蛔蟲。花期主要在五月至六月,呈下垂狀的圓錐花序,月桃花可以拿來料理,其功效有健胃開脾,利尿解渴,可被稱為山寨龍眼;果實則為球形或橢球形的蒴果,果實成熟呈現橘色,種子外層包覆著灰白色的假種皮,因為具有清涼解毒的特性,亦可以拿來當成製作「仁丹」的其中一味成分。
月桃容易保存,把葉子曬乾後可煮茶外,也不易脹氣,其葉鞘除了能做繩子,也能做漁網及繩子,與麻繩不同的是,麻繩在浸泡海水後容易爛掉的壞處,並未出現在月桃所做的漁網上,何勇魏解釋,是可以使用到一年都不會壞掉。除了漁網及繩子,葉鞘還能拿來編織成搖籃、皮包、皮夾、玫瑰等多種文創產品,這些編織物是由月桃故事館在網路上找到,來自於屏東縣來義鄉義林村的「原裳工作坊」負責人─河蘭英老師做製作的。
河蘭英從小跟著長輩學習編織及刺繡的手法,擁有靈巧的手及獨特的藝術眼光的她某一天突發奇想,回憶起小時候睡在族人用月桃莖製成的涼蓆上很涼、很舒服,何不加以裝飾成排灣族人的特色工藝呢?因此心地善良的她,便集結了一些無法出外工作的婦女一起共同創作,即便在八八風災受到重創,她依然帶領婦女走過低潮,經由原裳工作坊製作的編織包包更獲得「原住民LV」的美名。商品包含搖籃、皮包、皮夾、玫瑰、筆記本、嬰兒吊床、吊飾等多種文創產品。
在雙方溝通後,在月桃故事館也能夠買到由原裳工作坊製作的多種文創商品,除了編織物外,月桃故事館也和學校進行產學合作,其核心是經由天然植物利用,未來還會推出茶包、洗臉慕斯、卸妝幕斯、手工皂等多項開發產品,以及結合植物的故事以及意象,利用新型研發技術,繼續營造以健康、永續發展及樂活為主旨的觀光工廠。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