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活助比亞外部落枇杷外銷
走進偏僻幽靜的深山裡,映入眼簾是一大片的枇杷樹。有一群來自愛樂活社會企業的志工,協助部落長老,將收成的枇杷包裝好並帶下山,親自送至消費者的手上。
每年四月,是泰雅族比亞外部落採收枇杷的季節。猶浩長老主張以傳統的耕種農法護地,使蔬果共生,為部落裡推廣有機農業的主要人物。
有機的概念應該是說長老二十幾年前開始,首先大概只有我一個人在做,十年前開始透過部落會議,一方面是在整合,希望部落可以全面做到有機,有機村,所以大概十年前開始,全部就不管是蔬菜水果大概就是還是走泰雅族最傳統的自然農法。
愛樂活社會企業的創辦人張佑輔,帶領這些年輕熱血的志工們,五年前就開始在比亞外部落協助部落產銷,並建立了農產品上網銷售平台。隨著收成越來越好,部落逐漸靠自己的能力將農產品推廣出去。
大概是從八八水災的隔一天就來到部落,陪伴他們一段時間之後,部落提出說希望我們能夠協助他們能夠在做有機農業這塊的銷售,因為他們剛好在做農業,一開始就是說當然量跟我們行銷能力沒那麼好,那慢慢的就是消費者也吃得喜歡了,再加上這幾年食安的問題,好像部落的銷售量就整個打開了。
我們就是希望說可以做到一個友善小農的一個通路,那讓就是像長老這樣的個體的小農可以就是,雖然量少,但是也可以拿到他們的合理的價格,另外就是對消費者的溝通的話,他們也可以知道說,原來有這樣子的小農,在種植就是友善土地友善耕作的農產品然後提供給大家可以吃得健康這樣然後,又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在愛樂活的陪伴之下,從以前不穩定的務農生活,轉變為種植有機的經濟作物,並結合觀光帶導覽以及體驗部落生活的多元化發展。未來,長老希望有機的概念能影響到整個部落。
這個有機的概念還不到十年,在台灣的這個部分。未來的這個五年,甚至十年,希望說還是回歸到百年,甚至千年最自然對土地友善的管理,這是長老未來可能要繼續努力的,當然部落這邊的節奏跟得上跟不上,這是我的期待,這是最終的目標。
將採收的枇杷裝入二手紙袋,落實善『袋』土地的概念。比亞外種的不只是有機,種的更是對這片土地的尊重。
終極目標就是說部落看到的東西都是可以吃的,這大概是我們跟比亞外部落走了五年到現在,我們接下來訂定下一個五年的目標,就是希望部落能往這個自然永續的農業邁進。
張佑輔希望比亞外部落能找出自己的文化及價值,而部落也逐漸靠著自己的努力,發展有機農業外,更將泰雅族的精神傳承給下一代。
淡江新聞 陳昕妤 王思絜 何易儒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