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和零死
臨死和零死
網路上流傳一則有關日本人選擇『零死』,死後不舉行葬禮,不要墳地的訊息 http://m-miya.net/blog/japan-funeral.html 。有感而發。
台灣各地大小醫院,病房嚴重短缺,急診室裡需要住院的患者,甚至要等待一兩天才有病房,門診病人更是只能疵疵的等。病房應該是優先讓給有急病卻還救得活的病人使用,而不是被明顯瀕臨死亡甚至已經彌留狀態的病人佔據。
如果這樣的殘忍說法無法說服你的認同,換個故事來說:
有一位媽媽和他的兒子,同時需要一顆心臟,幾天內換心才能活命。終於有一顆寶貴的器捐心臟出現,配對結果母子兩人都合適。如果你是那位媽媽,你會如何決定?
當醫師告訴家屬,醫療已經盡了力,情況不可能好轉,可能出院幾天後就會去世。為什麼需要等到最後一秒鐘?我們當然可以將自己對於已經被病魔折騰多時的高齡長輩的愛,轉化成沒有條件的大愛去拯救他人!將病房讓給更需要的人,提早一天出院,或許就可以讓一位病人獲救,雖然你不認識他,他也沒機會感謝你。
這是兩個月前寫的:
媽媽出院後,因為不再有點滴,手腳的水腫很快就退去了,一定輕鬆了許多。當晚兄弟姊妹輪流值大夜班兩個小時看顧著媽媽,我坐在床邊,輕握媽媽的手,傾身在媽媽耳邊輕聲誦唸佛號,希望媽媽時候到來時不要有罣礙。從小媽媽握著我們的小手,到處去玩,要我們歡樂。如今,我卻只能輕輕的將媽媽的手心放在我的手心上,用感恩的心告訴媽媽我們都很好,不要掛念。媽媽出院回家兩天後很安詳的在家中去世。
母親節將到,這是我第一次沒有母親的母親節。
瀕臨死亡的老人留在醫院,是嚴重的醫療浪費,不如將這些健保負擔轉移作為鼓勵回家的政策配套經費。家裡沒有空間辦喪事也是不敢回家的原因之一,修法強制三日內火化的措施,可以將家庭空間問題降低到可以忍受的三日之內。
鼓勵器官捐贈,剩餘的臭皮囊由政府代為火化後可由家屬領回或委由政府集體辦理海葬。死亡本身並不可怕,死後在殯儀館理的費用和繁雜的禮俗才是嚇人。
媽媽最後幾年臥床不起,雖是折磨卻也沒有說出他有什麼病痛,倒是因為臨終提前出院回家的決定以及去世後的諸多繁瑣細節,在兄弟姊妹之間為了媽媽所產生的意見爭執,其痛難以彌平。將親情疼痛勇敢說出來,希望大家重視這些每個人都無可逃避的大事。我已經在健保卡上作了大體捐贈註記,晚輩沒有辦喪事的煩惱。
http://www.peopo.org/news/267811 (閱讀全文:媽媽走了)
http://www.peopo.org/news/267267 (閱讀全文 我的老人大夢)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5-04-21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