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管制寬鬆 輻射食品難杜絕

2015/04/23 20:42
3,191次瀏覽 ・ 1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 上前 万由子/台中報導】

福島核災發生後,臺灣禁止進口福島、群馬、櫟木、茨城、千葉5縣的所有食品,但是今年3月,衛福部發現有業者輸入來自日本受輻射汙染 5縣市的食品,疑似以貼標方式申報不實食品產地,而且被檢舉的產品不斷地增加,目前總計,300多項的產品已經下架。臺灣為日本食品出口大國,許多人喜愛來自日本的格式食品,而輻射食品大量流入市場讓消費者驚訝又害怕,主婦聯盟要求政府應禁止高風險項目的進口,規定日本進口食品檢附無輻射檢測證明,並且增加海關抽檢人力,為人民健康更嚴格地把關。

照片

由於輻射是會累積的物質,就算是檢測值安全範圍內的食品,長期食用恐怕也會影響健康。福島第一核電廠每天釋放出大量的輻射物質,除了空氣上之外,不斷地釋放到地下水層與海洋,而且最近日本的資料顯示,福島核電廠的核燃料早就已經貫穿反應爐,導致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受汙染的區域並不只有福島縣,根據日本公民團體的測量,包括東京的關東地區也測到由福島來的人工核種的汙染。相對於臺灣只限制5縣市的食品進口,韓國限制8縣市的食品及不管哪個縣市一定需要無輻射證明,而美國限制11縣市的食品及全產品需要檢測等許多國家還是嚴格的限制日本進口食品。

輻射物質有人工核種與天然核種,碘-131,鈽,銫-134,銫-137等的人工放射性核種是由人工用加速器創造出來的核種,與存在於土壤等天然環境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如釷-232、鈾-238等不同。目前已有研究顯示人工放射性核種對人體有比較嚴重的壞影響。

根據日本知名醫生肥田俊太郎寫的《内部被曝(扶桑社新書)》,被曝分為內部和外部的兩種。外部被曝是身體從外部遭輻射線而被曝的,內部被曝是,因吃喝以及呼吸,而把輻射物質吸進去體內,讓體內細胞被曝。內部被曝比外部被曝嚴重多了,已有各個國家的許多研究明顯得表示,一旦把輻射物質吸入體內,在體內會累積,而它會導致癌症等疾病及破壞基因及各種細胞。有些人認為,因為有些輻射核種的半衰期短,吃進去也輻射物質會消失,但半衰期不是輻射物質完全消失的期間,而是在那一段時間中減少原本的一半。另外,半衰期比較短的輻射物質是更危險,它所釋出的放射線就越強烈又集中。

 

核災後從福島避難到臺灣定居的昌子女士表示,日本社會對於此次在臺灣發生的輻射汙染區域違規輸臺事件有不少反應。以社群網站Twitter來說,日本網友的意見很分歧,有一些網友寫「讓我很遺憾,難道臺灣變成『反日』國家?」、「別怕,我們也有吃,你們為什麼這麼害怕?」等的留言,不過還有一些人寫了「此次深覺對不起臺灣的朋友們,很遺憾我們沒有辦法阻止而發生這件事情。」、「其實我們也很擔心,不過還是沒有辦法…從國外的壓力可能最有用,請救救我們」等的留言。昌子認為,一直以來日本政府想要掩蓋的並不是受輻射污染的土地,而是「核災終於發生了」的這個事實,因此,對於福島縣及近鄰汙染區的產品並沒有限制,反而推動「吃著災區食品鼓勵福島」之類的活動。

昌子也談到,日本政府和企業宣傳沒有根據的安全,這讓很多人不敢公開表示想避免輻射食品的態度。現在,對很在意輻射汙染的消費者來說這種環境真的很難過日子,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非災區的產品和受輻射汙染的地區產品常常被混在一起販賣,也常看到標示與生產地不符的產品。甚至於消費者勇敢地表示想避免輻射食品,卻遭到責罵或排擠,不少人因而選擇移民到國外。

長期關注輻射食品問題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專員許心欣表示,目前在海關業者申報時,業者自主填報輸入的地區,不過輸入地區是「製造地」而非「生產地」,也就是說,業者可以隨便寫一寫。而且,福島農產品運到大阪加工,業者進口時的標示是來自大阪。她提到,去年主婦聯盟訪問基隆的海關,發現負責邊境抽查的不到50人,對受輻射汙染的日本農產品官方沒有能力把關,因為這麼少的人力,工作量卻非常高,除了要管輻射食品之外、還要關其他進口食品,因此沒有辦法把增加檢測的項目與數量。

去年10月衛福部曾經預告,要求業者出示由日本官方發出的產地及輻射檢測證明,但因業者和日本抗議,過了好幾個月仍未實施。發生這次事件後,3月26日食藥署宣布,現正與日方協調文件格式,官方輻射證明的新措施最慢六月底前一定實施。

許心欣表示,針對這次事件主婦聯盟要求政府,五縣市之外,八大類進口食品需要官方輻射證明或產地檢測證明的政策,並盡速通過;在面對我國進口日本食品量非常大,且尚未規範檢附日方相關無輻射證明之下,即應立即加強抽檢人力與數量;最後,針對國內與國際上常檢出或高風險項目立即禁止輸入台灣。她強調為了消費者放心地生活,政府必須把所有資訊公開,透明化。

昌子擔憂,就算有官方的輻射檢測證明,在日本的時候已經把表示與產地弄成模糊的話根本沒有什麼意義。雖然對於政府的要求也很重要,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選在地之綠色食品、盡量自己煮食等也是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第一步。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