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屏除刻板印象 再現東南亞文化
【記者 蔡晴猗、葉瑋玟/台中報導】
近年來,位於台中市火車站旁的第一廣場已經逐漸轉型成為了具有「小東南亞」之稱的區域。這裡有著各式具有東南亞特色的商店,道地的小吃;進口的商品,走在街道上看到的招牌大多都寫著異國的文字。每逢週末,這裡更是因位置的便利而吸引來自台灣各地的外籍人士。第一廣場即中區沒落之後,現在因東南亞文化的注入成為了台中中區一道充滿色彩的風景。
「大週末」或「Super Sunday」是在地店家對發薪水後的第一個週末所取的名字,因為這一天的人潮將會是最熱鬧的。許多外籍人士都會在領到薪水後,不用上班的這天來到這裡消費。在地的小吃店老闆們都會在一大早就準備好豐盛且分量十足的食物,迎接大批的客流量。一位越南小吃店的老闆,Danny就表示,有時單靠一個「Super Sunday」的收入其實就幾乎足以讓他應付一整個月的店租了。
第一廣場周邊的小吃店為數最多的是來自於越南,其次是印尼,再來便是菲律賓。當中在青草街上的「阿貴印尼小吃」是在這裡營業了最久的印尼小吃店之一。只要一到了週末,在「阿貴」的門外會擺放著一台烤肉的機器,讓顧客能夠自助烤肉串。這個用印尼話稱為「Satey」的肉串是印尼的一種特色小吃。香味撲鼻的烤肉串配上特製的印尼花生醬料,在「阿貴」門外看到一大排的人龍排隊等候是常出現的畫面。
然而有趣的是,若是平日到第一廣場,這裡的氣氛其實與週末的時候大不相同。許多店家的大門都沒開,而正常營業的少數幾家也出現了門可羅雀的現象。反觀週末的熱鬧,平日的第一廣場可說是冷清的。顯然的,第一廣場主要的經濟流動是來自於每逢週末聚集在此的外籍人士。他們所帶來的大量消費,正讓這塊沒落的區域從新甦醒。
第一廣場與國際化接軌
為了影像創作而在第一廣場進行了長達一年田野調查的導演馮安認為,東南亞文化的注入是第一廣場翻身的契機。一個沒落過的地方,需要有新的東西進來它才會有新的可能。東南亞文化就是這股新的能量。「這麼多有能量的東西進來,它可以讓這麼小的地方,可以讓人家能看到國際的存在。」馮安覺得,語言的隔閡及文化的差異是我們對於他們最大的誤解,讓我們看不到東南亞朋友的熱情。
大眾普遍對於第一廣場的想法都停留在「沒落」的想像。然而這裡每逢週末的人潮其實並不遜色於台中著名的逢甲夜市或一中商圈。或許我們都因刻板印象而忽略了外籍人士為第一廣場帶來的經濟復甦。當我們因西方國家國際化的加入而感到興奮時,似乎也不應該忘了東南亞文化國際化的無限可能。第一廣場的東南亞文化風采也可以是台灣邁入國際平台的另一步。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