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忍辱 族人淨空奇美文物館』讀後

文字-A A +A

臉書上看到有人分享公視新聞議題中心的文章:不再忍辱 族人淨空奇美文物館,感慨萬千!為什麼連台灣的官員都認為什麼人都可以作文化事業?記得在職場時,聽到老闆說他們有意見不作,就全部回家去不要做,到大橋底下找工人,要多少有多少!這就是台灣有錢人的心態,藍領勞力賤,曾幾何時,連白領工作也被這些有錢有勢力的人看不起?不過我自己倒有個經驗,是和對方講半天,對方說不要說這麼多,告訴我作什麼,提供出來就是了。結果一堆人做工,一堆人作數據,完全不理解兩者的關係,而很多所謂的自主管理評鑑制度也是這樣,填很多資料但是這些資料對他們有什麼啟發?發現什麼來讓現況更好嗎?沒有!真是讓人氣結,資料是資料,完全沒有對現況有幫助,也許主管機關要注重的是,這些填出來的評鑑資料,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還更重要一些!

---------------------------------------------------------------------------------------------

奇美部落的地理位置在瑞港公路中間,離公路兩端的兩個部落有12公里遠,雖有少數布農族遷來,但文化主體仍以世居的阿美族為主。如果文物館交給非奇美部落族人擔任,能不靠他人就近無償幫忙,獨自一人擔起營運嗎?中央和地方政府顯然不了解博物館運作,以為單靠一份駐館規劃員的薪資加上為數有限的經費,就能帶動館的營運。

一般小型博物館若有完善制度,尚且需要三、四位人員才能應付得了,奇美文物館之所以連年獲得評鑑優等,又在2013年從20多個原民文物館中唯一獲得評鑑特優殊榮的館舍,絕不是靠一名駐館員的努力,而是文物館所屬之地奇美部落全體族人不自私、不計較的付出,才能把這蚊子館打造成「全臺最感動人的博物館」。光是這些成本計算起來,絕不是原民會和地方政府負擔得起的。

就一般博物館收藏與經營,人、地、物之間往往是切斷脈絡、互相獨立。礙於截斷脈絡的收藏或研究專業的不同面向,解說時往往無法以第一手資料或第一人稱,無法讓人在聽取介紹時留下印象。然而奇美文物館的例子非常特殊,館內所有文物的介紹,只要來這邊聽族人如何從自己的生命經驗談起、從參與部落祭典與年齡階級組織談起,就算站到腳痠,還聽不完。這裡實現了所有小型博物館的理想:人、地、物完整脈絡的緊密連結。沒了與地連結的物和人,那這館留在這裡,是要做甚麼呢?

以上摘自:

不再忍辱 族人淨空奇美文物館

http://pnn.pts.org.tw/main/2015/05/12/%E4%B8%8D%E5%86%8D%E5%BF%8D%E8%BE%B1-%E6%97%8F%E4%BA%BA%E6%B7%A8%E7%A9%BA%E5%A5%87%E7%BE%8E%E6%96%87%E7%89%A9%E9%A4%A8/

 

@@@@@@@@@@@@@@@@@@@@@@@

轉載文章:請點入原報導有圖更精彩

不再忍辱 族人淨空奇美文物館

2015/05/12
[撤下竹筏-奇美文物館抗爭。(花蓮縣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 提供)]

文 / 思乃泱

2015年5月9日母親節前夕,秀姑巒溪的奇美部落(Kiwit)族人,終於在部落文物館外拉起白布條,開始文化抗爭行動,不滿中央與地方政府粗暴對待「部落自主權」。

我看著網站一直被分享的照片和影片,心裡很難過,也很感動,都六、七十歲的「以娜」們(yina/媽媽),頭綁「要自主」黃布條,高舉白布條大喊:「支持部落自主!反對行政暴力!」

一群年輕人把懸掛在文物館內的竹筏拆下,有些人打包歷史照片,以專業對待文物的方式,清空奇美文物館,留下族人的尊嚴。趁著遊子回家過母親節的日子,族人同心一起動手捍衛文化部落的自主價值。

儘管心痛 卻也是一種必要

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部落發展協會總幹事Falahan說這次堅決撤出文物,因為部落不想被官僚體系綁架。協會常務監事Olo’h認為在對公部門溝通協調時,族人們都努力過了,現在為的就是「捍衛尊嚴」。

5月10日母親節當天,一群來自臺北的博物館研究生及志工支持「部落自主管理文物」及珍惜文化財的心情,展開清潔、檢視、測量、登錄、切割包裝材、文物防震與打包運出的步驟,無酸紙、無酸綁繩、氣泡布…一切照著專業程序進行。駐館規劃員Kacaw說:「專業,是對待文物的心意」。以娜們跟著登錄文物、寫檢視表、張貼標號;儘管心痛,卻也是一種必要。地方政府不願尊重部落自主經營,那就讓十多年的心血心志,在尊嚴下全部離開文物館。我想,這種極盡可能做到最好的心意,其實就是行政部門最欠缺的態度。

文物說明牌上寫著提供人:蔡照明、鄭光亮、林來春…,提供單位:花蓮縣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但裡面沒有一件瑞穗鄉公所的財產或物品,從未投注心力的鄉公所,除了擁有文物館建物的地上權外,其它一無所有;或者更正確地說,是「一無所知」。

[趁著遊子回家過母親節的日子,族人同心一起動手捍衛文化部落的自主價值。(圖:花蓮縣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

趁著遊子回家過母親節的日子,族人同心一起動手捍衛文化部落的自主價值。(圖:花蓮縣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

經營文物館 哪有這麼簡單…

原漢之間或地方政府與人民百姓之間,若不知如何面對原住民,至少要保有底線的尊重,雙方便可相安無事。歷任鄉長儘管不懂文物館,但至少讓文物館在當地族人努力下,自行開出生命花朵,扭轉蚊子館的命運,地方政府也跟著享有現成業績。然而,新任鄉長自恃擁有一切人事權和經營權,甚至提出誰擔任駐館員、任何部落經營都可以的說法,實在令人啼笑。經營文物館,哪有這麼簡單…

奇美部落的地理位置在瑞港公路中間,離公路兩端的兩個部落有12公里遠,雖有少數布農族遷來,但文化主體仍以世居的阿美族為主。如果文物館交給非奇美部落族人擔任,能不靠他人就近無償幫忙,獨自一人擔起營運嗎?中央和地方政府顯然不了解博物館運作,以為單靠一份駐館規劃員的薪資加上為數有限的經費,就能帶動館的營運。

一般小型博物館若有完善制度,尚且需要三、四位人員才能應付得了,奇美文物館之所以連年獲得評鑑優等,又在2013年從20多個原民文物館中唯一獲得評鑑特優殊榮的館舍,絕不是靠一名駐館員的努力,而是文物館所屬之地奇美部落全體族人不自私、不計較的付出,才能把這蚊子館打造成「全臺最感動人的博物館」。光是這些成本計算起來,絕不是原民會和地方政府負擔得起的。

就一般博物館收藏與經營,人、地、物之間往往是切斷脈絡、互相獨立。礙於截斷脈絡的收藏或研究專業的不同面向,解說時往往無法以第一手資料或第一人稱,無法讓人在聽取介紹時留下印象。然而奇美文物館的例子非常特殊,館內所有文物的介紹,只要來這邊聽族人如何從自己的生命經驗談起、從參與部落祭典與年齡階級組織談起,就算站到腳痠,還聽不完。這裡實現了所有小型博物館的理想:人、地、物完整脈絡的緊密連結。沒了與地連結的物和人,那這館留在這裡,是要做甚麼呢?

[沒了與地連結的物和人,那這文物館留在這裡,是要做甚麼呢?(圖:花蓮縣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

沒了與地連結的物和人,那這文物館留在這裡,是要做甚麼呢?(圖:花蓮縣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

族人在一個多月來,苦尋各相關部門協調、爭取直接與原民會共同自主管理的訴求,但卻遭到官官需要相互利用或主事者不願得罪彼此、推託緩辦,摸頭壓制,不肯真正面對。族人深覺已淪為被體制霸凌的替死鬼,於是拒絕再玩,用自己的力量衝破僵局,因為文化就是母親,孩子們要守護到底。

既然官方要收回蚊子館,那就還你原來的蚊子館,堅壁清野,一乾二淨。當地方政府認為把裏頭的文物搬出來正好,他們會再找其它部落把文物放進去。我真不知道,未來這館要如何繼續生成有脈絡、有人性、有情感的展覽?經營文物館,哪有這麼簡單…

5月10日下午,一批批從辦公室清理出的書籍、物品,超越地方政府有限的束縛。物與空間,本來就是可以變化的,人的意志可以成就這一切不受限制。

Falahan表示部落原有持續經營的「文化泛舟」、「溯溪」野炊、坐在輪胎上隨河漂流的「漂漂河」等觀光遊程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鄉公所除了這棟建物,甚麼都沒有,外圍的各種發展還是屬於族人。部落深度之旅會繼續運作,遊客朋友同樣可照吃風味餐、石頭火鍋與野菜水餃,也可到後方部落教室欣賞影片,或到東管處景觀樓看族人的照片聽導覽。部分文物自今年8月起至明年5月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出,因此到史前館就看得到。

「鄉公所拿回文物館,沒關係,以後我們對遊客解說時,就把這段文化抗爭行動也說進去,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如何爭取自己管理的過程。」Falahan說。族人已開始討論是否籌募經費,打造不受外來體制挾制的文物館。裹足不前的原民會及地方政府,已在這局裏被拋到雲外。

累了一天的以娜們坐在空無一物的文物館休息哼歌。

奇美部落的名字kiwit指的就是生命力極強的攀緣草本植物「海金沙」,當年祖先從聖山下來時,發現這區域生長很多海金沙而得名。奇美部落將如海金沙堅韌,面對突如其來的大洪水,也會再度新生,創出更感人的未來!
 

本文作者為部落文化研究員。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PNN 奇美部落相關報導與文章。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不再忍辱 族人淨空奇美文物館』讀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